鄧超俞白眉:家鄉不是抽象概念 是具體的人和事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2019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由甯浩陳思誠徐崢沈騰等優秀喜劇創作者分別帶來五個與家鄉有關的故事,其中鄧超俞白眉創作的《回鄉之路》將故事背景放在了陝西毛烏素沙漠。

曾經,作爲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地,是接天連地的“黃色”,黃沙一眼望不到頭。1959年以來,當地人爲了改善這種“沙進人退”的狀況,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植樹造林、改造沙地的巨大工程

歷經陝西榆林幾代人60餘年的不懈治沙後,這片曾被稱爲“壞水”的不毛之地,出現了很多林地草地良田,真正地從原來的“沙地之都”變成了“綠洲”。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的《回鄉之路》單元,正是以毛烏素沙漠巨大的變化作爲故事切入口,講述了時代洪流中,“離家者”與“留守者”對於家鄉的共同情感

導演俞白眉表示,雖然他的家鄉並不是毛烏素沙漠所在的陝北地區,但作爲陝西人,他自小聽說太多陝北治沙的故事,很多人通過努力改變了這塊土地面貌,這令他感動。包括這次演唱電影推廣曲《父的三北》的歌手鄭鈞,他父親正是中國最早一批投身三北防護林事業人員之一。

“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人物原型,雖然電影沒有辦法拍出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但是這其中的情感卻是相通的。家鄉對於我們來說,從來都不是抽象概念,它是具體的人和事。”俞白眉說。

俞白眉告訴我們,《回鄉之路》中“沙地蘋果經銷商樹林的原型正是榆林人張炳貴現實中,已經年過70的張炳貴老人,經過多年種植沙地蘋果的努力,終於在2018年成功申請了全國第一個沙地蘋果商標——“蘆河沙地蘋”。

《回鄉之路》在情感上是深沉的,嚴肅的,但表現方式卻是喜劇的,導演鄧超和俞白眉均表示,電影爲了平衡形式與情感,做了非常多的嘗試與努力。除了劇本上的多次修改,在表演設計上也是費盡心思。其中鄧超扮演的喬樹林在造型上的個性設計,不僅提供了喜劇功能,更因其真實性,讓人在其中讀出與現實關聯意義

劇本、造型以外,演員們的方言表演也讓電影更加鮮活。鄧超透露,爲了說好方言,劇組找了方言老師,特意給大家培訓。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演員王源,他爲了演好陝北青年教師私下裡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學習方言、曬黑自己等。

主創們的努力是值得的,《回鄉之路》最終呈現了一出讓人又哭又笑的悲喜劇,讓我們對於家鄉的情感在觀影中得到宣泄。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去年11月開始準備,過程中遇到疫情爆發,俞白眉坦言,疫情改變了電影人的工作方式,不僅讓大家更加珍惜在一起工作的機會,也讓每個人重新思考了自己與家鄉的關係。(文/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