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項目覆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70%的“國賽”首考

伴隨着青春的激情與吶喊,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國賽”)落下帷幕。

12月10日至13日的廣州,86個比賽項目同步開戰,爲全國36個代表團的2557名選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競技殿堂和表演舞臺。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

一組數據印證了大賽的重量:86個項目覆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70%。所有比賽項目服務於實體經濟,有超過半數的項目屬於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項目,近半數的項目屬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參賽選手平均年齡21.8歲,最小的16歲,30歲以下的佔90%。

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這注定是一個浸透汗水的賽場,一次書寫光榮的比拼。每位選手,都在此印下奮鬥的足跡。

最終,共291名選手獲得86個項目的金、銀、銅牌;選拔出630多名選手入圍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

有人說,首屆國賽,是世界技能大賽的練兵場;有人認爲,這裡是發現人才培養問題、提升教育水平的“診斷室”;還有人覺得,國賽更像是一份“樣題”,爲技能人才培養樹立風向標

跳出賽事本身思考:大賽到底代表、傳達什麼,能改變什麼,反映哪些問題,有何深遠意義和價值?

記者走進國賽現場深入採訪,試解這張“考卷”。

鼓舞:新老工匠造夢傳承

比起爭金奪銀的競賽,大賽更像是一個“造夢場”,選手們將工匠精神詮釋到極致。要將鏡頭聚焦得更深、更遠,才能看清其中不易捕捉的細節。

木工(國賽)項目,58歲的張井巖就是一個純粹而踏實的表演者。作爲本屆大賽年齡最大的選手,他的比賽方式確實“與衆不同”。

刨子、斧子、鋸子,他的工具都從自家帶來,刨子是半個月前手工打造。木工項目的考覈內容是製作木製“小蠻腰”(廣州塔)模型。

當其他年輕選手還思索畫圖紙的時候,老張已經挽起袖子開幹了。“14歲開始做木匠活兒,圖紙早已進了腦子裡”。

造型最複雜的塔身,老張純手工打磨,提前兩個半小時結束戰鬥,但到了底座環節,要用機器裁剪,他顯得吃力,漸漸落了下風。

年輕人用機器‘咔咔咔’確實快,我太傳統了。”老張告訴記者,參賽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外面的氣候”,領教全國高手的水平,以後教徒弟也有方向

4年前,老張在天津開辦了一所木工學校,向社會開放,只收學員的木材損失費和住宿費。幾年來,在他那拜過師的徒弟有30多個,老張說,他尤其喜歡“指着這行吃飯”的學生,而不是純圖個樂子。

比賽之外,老張和年輕選手、媒體記者聊起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他總是強調:“對每個活兒不能有一絲一毫馬虎,不幹則已,幹就要幹好,幹到極致。”

“大賽氛圍很好,看到一羣年輕工匠傳承老祖宗的手藝,我真的很欣慰。”他透露,自己今後可能不會參加比賽了,要讓徒弟或徒弟的徒弟來參賽。

同樣收穫欣慰和感動的,還有焊接項目裁判長、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景鳳。3天執裁,她的嗓音已經沙啞,但與記者聊天時還是不停地感慨:“每天都有亮點。”

這些年,她總擔心年輕選手沒有規則意識,但比賽中,從戴好防護工具、勞保用品,再到擺放工位上的輔助工具,選手每一步操作都非常規範,注重每一處細節。

本次國賽,焊接項目的考覈更加細緻完善,嚴格扣分標準,讓每一個錯誤都有處理標準和依據,讓競賽過程更加公平、透明。

“除了操作規範性,明顯感覺,選手技能水平比以往比賽有很大進步,拔尖兒的年輕人多了!”在劉景鳳看來,連續多年世界技能大賽的訓練選拔,對年輕選手有良好的激勵作用。

她認爲,大賽舉辦,讓職業技能工作者備受鼓舞,助推提升青年技工的職業素養、精神風貌和技能水平。

診斷:“新基建”迫切尋找校企合作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相比公衆熟知的木工、焊接等傳統制造項目,大賽中,“新基建”元素同樣佔有一席之地。“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系統佈局新型基礎設施。

大賽執委會副主任、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陳奕威介紹,大賽充分銜接新基建,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社會民生領域,包含工業4.0、軌道車輛、移動機器人、汽車智能化、光電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項目。

室外場館,一輛專門定製的“世賽列車”引起圍觀。這是世界技能大賽新增項目軌道車輛技術的比賽現場。圍着一個黑色的轉向架,選手兩人一組,一人手拿記錄卡,一人快速“閃轉挪騰”,檢查故障

這是一個年輕的比賽項目。項目裁判長、中車集團長客調試車間高級診斷組技術負責人羅昭強介紹,項目考查軌道車輛的製造、運營、維護等全鏈條要素,讓選手感知、提高對專業的認識。

除了受電弓檢修調試、車門安裝調試等基本功,D模塊考整車的設備調試及故障處理,選手要充分認識各單元零部件結構功能和原理,每個操作背後都有指導標準。

“哪怕一個螺絲釘,都和列車運行安全緊密相連。項目的核心是考驗選手綜合分析能力。車輛出現故障,選手第一時間在大腦裡構建對車輛的理解,快速識別故障點。”羅昭強觀察,賽場上強手如林,各組選手間差距細微,如果重新比一遍,排名結果可能會顛覆。

軌道交通是中國製造的“金名片”之一。1990年,18歲的羅昭強就進入中車集團擔任維修電工,後轉爲技術調試崗位。30年來,他對行業傾注了無限熱愛和深情。此次國賽,他還有一個小夢想:吸引更多年輕人瞭解、學習軌道車輛技術,進而產生興趣,讓更多人投身這個行業。

這個夢想的前半部分已經實現了。

2018年開始,技能工作者和相關部門一直奔走呼籲:在上海舉辦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上,要出現中國軌道車輛技工的身影。今年,項目申報成功,軌道車輛躋身世賽大家庭!

羅昭強坦言,雖然很多軌道交通專業學生還沒畢業就被用人單位“預定”,但當下企業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青年技工現狀遠不能滿足行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缺口。同時,行業向着更智能、環保的方向發展,對運營維護者又提出更高要求。

“學生在校所學所考的大多還是基本技能。”羅昭強表示,賽事訓練能讓學生積累經驗,但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的關鍵路徑。“光操作到位不行,還要精準、專注、堅韌、責任,校企必須深度合作,讓青年技工獨當一面解決問題,才能站得穩、走得遠,引領更多優秀人才加入這個行業”。

賽場內外,爲校企精準合作而奔走努力的,還有信息網絡佈線項目裁判員、中國通訊服務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紅偉

近年來,我國通信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大家享受的高速、優質的信息服務,基礎都是信息網絡。

“家庭需要裝寬帶,辦公室需要鋪設網絡通信……”楊紅偉介紹,行業需求遍佈城市角落。同時,信息網絡是5G建設的基石,也是5G的重要配套工程,未來“大有可爲”。

楊紅偉是該項目爲數不多的來自企業的裁判。賽場內外,他最想了解:技工院校在教育方面關注什麼?

他坦言,行業技術更新換代快,需要大量技術型、操作型人才,一些院校注重理論培養,教學和應用契合不緊,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鉤。“以往,行業企業更習慣於前往電子科技類名校招生,對學歷等要求比較高,和技工院校的溝通還是太少了”。

記者瞭解到,信息通信化行業對應綜合佈線、傳輸線路、光通信、接入網等專業,學生走向社會,就業對象爲各大運營商的服務商、支撐單位及信息化集成項目,需要較強的技術操作能力。此次比賽中,來自企業的選手解決方案多、應變能力強,學校學生則表現出做工速度快等特點。

“一些技工院校沒有和行業頭部企業建立緊密聯繫,導致用人單位急需專業人才,但畢業生卻找不到就業方向。”他呼籲,一方面,用人企業要降低招工門檻,主動“沉下身子”找人才;另一方面,校方應結合企業市場需求調整專業方向和知識結構,讓專業更“熱門”一些,體現人才示範效應。

“比賽之餘,我一直找機會和學校老師溝通,瞭解校方人才培養模式,和他們聊行業標準理念、技術規範意義等,商量派企業導師去學校教學。”他告訴記者,學校對此很感興趣,他已和幾所院校初步達成合作意願。

楊紅偉的訴求反映共性問題。有數據表明,“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達400多萬。連日來,記者觀察,“新基建”項目不少專家和企業方都提出,深化校企合作路徑與方法,培養更多上手快、理解能力強、企業喜歡的技能人才。

窗口:“新職業”渴求綜合性人才

如果說新基建項目建設、製造業產業轉型背後,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是助力“法寶”,那對於近幾年涌入視線的新興職業來說,複合型、綜合性人才無疑是“香餑餑”。

在國賽現場,很多項目中展現最前沿、新潮的技術,高大上的操作讓觀衆紛紛表示“看不懂”。實際上,這些技術充分銜接市場,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一個獨立的隔間,兩臺電腦,若干“站着”“坐着”的先進儀器設備,選手安靜地操作,不明就裡的人,可能會以爲這是“網吧現場”。

“物聯網技術項目跨專業、跨領域,和電子信息沾邊的,都能擱進這個框框裡。選手得學會用電子信息技術去解決問題,使人的生活更美好,企業生產過程更完美。”該項目裁判長、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教師韋思健參與考題設計。他說,選手要做出智慧農業溫室、智慧倉儲、智慧樓宇等樣板。

“這些都是常見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場景,一個月前,就將考題發給選手,讓他們學會閱讀用戶需求。”他舉例,拿智慧農業溫室來說,二氧化碳含量多了,可以設置排風;太少的話,光合作用就沒有來源,選手得自主設計、安裝、調試。

比賽中,該項目選手要用不同網絡去連接不同設備,完成對現有環境的改造升級,項目做完了,要向“用戶”展示,看成果能不能正常工作。

韋思健坦言,出題稍微有點難度,按照專業公司項目經理的水平標準。但他反覆強調,新興職業項目不能變成“應付考試”,不是出幾道題、考分解知識點就完事了,一定要注重綜合思維。

“接到用戶訴求,選手必須尋找邏輯關係、執行機構、傳感器類型等知識,不僅跨專業,還跨領域。電子技術,機械材料、營銷都得精通,就是成爲企業項目經理的角色,行業‘小專家’。”他感慨,學校應該按照一個領域的需求和崗位設置來調整培養方向,不能太僵化,只按照學科培養。

去年,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和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被納入新職業。新職業對從業人員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也爲人才培養設置新課題、新方向。去年,人社部數據預測,如果不加強人才培養,到2025年新型職業人才缺口將突破1000萬人。

在雲計算項目賽場,31位選手在電腦前盯着屏幕,敲擊鍵盤,賽場科技感十足,似乎與動手能力相關的“技能”二字不沾邊。

該項目裁判長、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繫系主任劉翔舉例,電商網站促銷時,訪問量瞬間暴增,需要多個服務器後臺支持。平時,將服務器資源搬到“雲上”,在多個企業間調劑餘缺,便是雲計算的功能所在。

對選手而言,要在“雲端”部署一個自適應系統並維護和優化,讓系統在維護數據安全的同時,不斷預測和應對挑戰。就好比“打遊戲時闖關升級”。

“考量選手綜合理解和構建思維,要力爭達到‘完美架構’。”劉翔說,雲計算聽起來是個很“高大上”的職業,對企業而言,學生學歷只是一方面,更多是對能力的認定。

結合經驗,劉翔建議,學生不能只瞄準單個領域,關鍵要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豐富、構建知識體系。“能力就好比‘蹺蹺板’,要多方面平衡,才能達到最優”。

採訪中,雖項目不同,但“綜合性”“複合型”成爲很多專家口中的“高頻詞”。他們渴望大賽能向企業、學校傳遞一個理念:勞動技能是培養基礎,但要培養跨領域、跨專業的全能人才,才能引領新興行業前進和變革。

魅力:讓大賽的影響歷久彌新

近年來,中國在世界技能大賽中表現優異。國內很多院校對標世賽經驗和標準,形成以賽促學、以賽代練的火熱氛圍和培養體系,走出一批金牌教練和選手,也推動了技能教育的發展。

首屆“國賽”,填補了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競賽的空白,其長遠的輻射和引領作用同樣值得關注。

“要進一步破除觀念偏差,摘去有色眼鏡。”江蘇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李建方認爲,社會上一度存在“唯學歷論”偏見,認爲技工院校學生或企業技工都是“成績差的人”。

2012年開始,江蘇每兩年舉辦一屆技能狀元大賽,職工組一等獎選手由省政府授予“江蘇技能狀元”稱號,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享受省勞動模範待遇,可謂“重磅獎勵”。

“技能比賽是扭轉偏見的有效辦法之一,可以幫學生提高經濟和社會地位。”李建方觀察到,近年來,在該省,有普通操作工通過技能大賽脫穎而出,成爲項目經理甚至企業負責人,還有學生放棄去高校學習的機會,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他呼籲,大賽後,應圍繞政治待遇、社會地位、晉升通道等環節,出臺相應激勵措施和配套政策,以此加強相關部門、院校之間縱向聯繫,及企業和學校之間的橫向聯繫,讓更多技能人才“香起來”,享受技能紅利。

“競賽能倒逼老師及時發現教育教學問題。”江西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院長楊樂文也有類似體會。他告訴記者,學校連續16年舉行技能競賽節,每年年底,學生像過節一樣喜慶,沉浸在“我能出彩”的自信中。

楊樂文在校工作30餘年。他感慨,招收的學生或許基礎不好,但培養、成就一個學生,就能致富一個家庭、繁榮一個村莊。這是技能教育的底色和亮色。“技能教育是打‘移動靶’,社會需求不斷改變,而競賽面向產業設置項目,因此,競賽成績應成爲檢驗學校辦學成果的指標,營造比學趕超氛圍”。

他認爲,有關方面應加深對技能競賽的認識研究,挖掘更深層次的價值,儘可能擴大覆蓋面積,不僅是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學生,企業技工、高校人才也可納入參賽範圍。

爲此,他呼籲相關部門加大政策推進力度,落地技能人才待遇保障,進一步打通地方“糧票”和國家層面激勵和獎勵政策的聯繫。“說到底,政策背後要多體現技術能力導向,和對技能人才的重視程度相匹配”。

“藉助大賽影響‘趁熱打鐵’,建立專家評聘機制,爲技能人才設置多維發展通道,提升從業尊嚴。”大賽設備合作單位、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認爲,大賽後,要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和學校爭做推動技能教育改革的領頭羊。

記者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