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尾款人……2020年度十大“網絡熱詞”出爐

2020年終於要過去了,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奇怪的詞語又增加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詞”不同。近日,爲了探究青年們的精神世界和背後的文化延伸,《青年文摘》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網絡熱詞,並總結成了一句順口溜――“雙節尾款人,後浪集美工人。雲監工行者專業工具網抑雲。”

01.打工人-職場人的羣體共鳴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彷彿在一夜之間,無論藍領白領,還是明星網紅,都在自稱打工人。“生活中有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在打工人語錄裡,一半寫着充滿幹勁的鼓勵,一半寫滿現實生活的無奈,但他們始終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工人”是一種黑色幽默,也是成年人在職場競爭和生活重擔雙重壓力下的強烈共鳴。

02.尾款人-剁手黨的羣體狂歡

李佳琦熬夜賺錢白天補覺,尾款人熬夜花錢早起打工”

“尾款人付訂金的時候,感覺自己什麼都買得起。”李佳琦一聲鑼響,尾款人通宵搶貨,不到2小時,天貓上就有100個品牌成交額超1億。尾款人瘋狂搶貨不是因爲有錢,他們認爲現在不買以後更貴,拼單湊滿減、提前付定金都是爲了省錢。尾款人和打工人,幾乎是同一批年輕人。打工人的內核是苦中作樂,而尾款人則是買中帶淚。

03.雙節棍-年輕人的單身亞文化

光棍節都成雙了,我還是單身”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網上流傳着一個段子,過完雙節還是光棍就叫“雙節棍”。巧合的是,脫胎於“光棍節”的天貓雙十一今年也變成了“雙節棍”(分兩波售賣)。雙節棍一詞再度走紅,並被延伸爲“過兩個雙十一還是單身的人”。從光棍到雙節棍,單身的表達越來越含蓄。年輕人一邊渴望愛情,一邊創造新梗自嘲單身,形成了獨特的亞文化。

04.後浪-誰能定義當代年輕人

“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着你們”

五四青年節前夕,B站邀請了著名演員何冰寄語年輕一代:“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青年不想被代表,“少部分人的優越並不代表我們”;有的青年不想被定義,“青年人不需要中年人代表他們發聲”。後浪該如何定義仍然懸而未決,可能在每一位青年的一言一行中。

05.集美-逐漸萌化的暱稱文化

“集美們,衝鴨”

集美原是廈門市的地名,寓意“集天下之美”。今年因爲某快手主播把“姐妹”讀成“集美”,由此成爲網絡熱門稱呼,打開微博隨手一刷就能看到女孩們互稱“集美”。還有網友把集美解讀爲,“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親”“兄dei”“集美”“小姐姐”……網絡上已經誕生了一大批新稱呼,有的呈現出方言化,更多的則是逐漸“萌”化。

06.專業團隊-後疫情時代的生死觀

黑哥一笑,生死難料。棺材一擡,世間白來”

4月份武漢開城,被疫情打斷的生活開始全面恢復。與此同時,一段小視頻火爆全網。視頻中加納人肩上擡着棺木鼓掌跺腳,用狂野的舞蹈送別逝者,被中國網友稱爲“專業團隊”。加納人在葬禮上,更喜歡用歡笑來代替眼淚,這跟莊子在妻子葬禮上“鼓盆而歌”不謀而合。這種生死觀,給忌諱談“死”的國人帶來了強烈的精神衝擊。

07.工具人-被異己需求物化人格

“工具人受夠了被當工具,但還是脫不開身”

職場工具人,是公司中的小透明,處事秘笈就是“收到”“明白”;情場工具人,是女神的千斤頂,連做備胎的資格都沒有,低到塵埃任她差遣……工具人的本質是人格被物化,失去了自我被當成工具使用。在當代語境下,“工具人”被泛化到各個領域。年輕人自稱工具人,是以此來消解自己所面臨的無奈,也表達了想擺脫這一尷尬處境的願望。

08.網抑雲-當喪文化遇上正能量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

熱評文化爲特色的網易雲音樂,因爲出現大量消極評論,被網友戲稱爲“網抑雲”。此前,隨便點開一首民謠,評論區裡總會出現頹廢、矯情的“傷痛文學”,活像一本《人間失格》。不少網友認爲,故意賣慘裝文藝對真正的抑鬱症人羣會造成巨大傷害。“生而爲人,我很快活”,越來越多的網友用正能量回懟“喪文化”,把網抑雲變成“網愈雲”。

09.雲監工-現象級直播下的新身份

“這不是監督,這是一種激勵”

疫情期間,超1億網友看直播“監工”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造,見證着攻堅克難的中國速度。這場慢直播還被融入了飯圈文化,網友們紛紛爲叉車剷車挖掘機起名。無獨有偶,今年天貓雙十一開啓的快遞直播,也吸引了超1億人次的“雲監工”。與“叉醬”“藍忘機”因爲勤快走紅不同,快遞機器人“199”因爲偷懶而成爲網友的重點盯防對象。

10.逆行者-和平年代的英雄楷模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當別人在設法逃離疫區的時候,他們逆向而行:不問歸期、不懼兇險、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從死神手裡搶人,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俠之大者”。逆行者,不止是抗疫的醫護人員,也是救火消防員、是抗洪的戰士、是抗震的志願者……是英雄們的總稱。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這種“逆行”精神將被永遠傳遞。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這些喜歡通過網絡熱詞來讚美、調侃和自嘲的年輕人,恰恰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還能主動紓解和釋放內心壓力的人,是熱愛生活也熱愛這個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