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漩渦中的華晨汽車:平靜之下期待重整“新生”

(原標題現場漩渦中的華晨汽車:平靜之下期待重整新生”)

聯社瀋陽,記者 劉陽)訊,十一月末的東北早已是寒風刺骨,華晨中華工廠廠區內也顯得格外凋敝。早上8:30,幾輛員工通勤車開入廠區,與下車後走向東側華晨寶馬車間的三五成羣的工人相比,去往對面中華車間的工人寥寥無幾。

這一天是11月25日,五天前,華晨集團被瀋陽中院做出了破產重整的裁定。

“當年是多麼的意氣風發,現在卻無疾而終。”遠在千里之外的一位華晨老員工發出了一聲嘆息。

“無疾而終”其實並不準確。“(破產重整的)出資人基本上已經有意向了,但現在還處於保密階段。”有接近華晨集團的人士透露,債委會方面也在等待華晨進一步的重整方案

華晨向西,寶馬向東

跟隨通勤班車進入廠區,東西兩處的車間對比愈發明顯。

位於廠區西側的華晨中華總裝車間,停產狀態已持續了數月之久,生產線上的工藝設備覆滿了塵土。即便已是上班時間,與之相連的辦樓內仍是漆黑一片,只有門口停車場陸續趕到的幾輛私家車表明了這裡還有生產活動。

“現在只有衝壓車間在做外包件的生產,其他工人只是偶爾來下,但也沒什麼活兒。”廠區內,一位華晨中華工人說,這兩年來中華上班的基本上是行政及領導。對於五天前被宣佈破產重整的華晨,這位工人沉默良久,“這個我們早有準備。”

與生產車間現狀相對應的,是中華工廠物流處的窘境。在叉車作業平臺區,“禁止行人穿行”的警示標語格外顯眼,但諷刺的是,如今這裡空無一人。

中華對面的華晨寶馬車間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燈火通明、機器轟鳴,一如兩家公司的業績對比。

發行於今年1月的“20華晨01”的募集說明書顯示,由於“中華”品牌生產銷售業務欠佳,導致2016-2018年末,華晨母公司報表口徑的淨資產爲-11.5、-26.4和-35.6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1.4、-9.8、和-3.6億元。

華晨寶馬填補了這些虧損。同期,華晨寶馬經營利潤爲80、105和125億元,合併華晨寶馬淨利潤後,華晨同期年均歸母淨利潤爲3.96億元。

然而,僅憑華晨寶馬“救”不了華晨。數據表明,今年前10個月中華品牌銷量僅約2100輛;華晨方面自己也承認,“企業多個自主品牌近幾年陸續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自主品牌僅有中華V3、V7兩款產品生產,且銷量低迷”。

11月13日,因欠款1000餘萬元,零部件生產商格致汽車一紙訴狀把華晨送上了破產重整之路。

“重整,對於華晨來說是件好事。聽說那樣就可以重新輕裝上陣了。”華晨中華那位工人說,自己和工友們都不願意看到奉獻了十幾年青春的單位走到如今的地步,“如果還有機會,我們更想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上。”

在沉默中等待

“自從法院做出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的裁定後,華晨內部員工都接到了‘禁言令’,什麼也不能說。”上述接近華晨集團的業內人士說。

“(華晨集團債權銀行)債委會方面並沒有新的進展,大家都在等華晨汽車重整的進一步方案。”另有某國有銀行瀋陽分行內部人士表示,其所在銀行向華晨方面貸款數額較大,造成的損失勢必不小。

數據表明了這一點。截止10月22日,華晨存續債券規模爲172億元,其中2021及2022年到期及回售的債券金額合計分別爲65億元和92億元。

“華晨集團是遼寧省重點國有企業,不僅僅是老東北工業基地的一個象徵,背後更承擔着就業、稅收以及省級社保等重任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招銀國際研究部研究員白毅陽看來,企業重整有助於甩掉歷史包袱,不僅可以降低負債率及恢復融資能力,融資成本下降也將帶來盈利能力回升。“如果重整引入戰投或者債轉股,未來企業管治上也將進一步優化,尤其是在重大投資決策上更加專注。”

目前,華晨整體資產和負債規模爲1933億元和1328億元。但此次裁定進入重整程序的只有華晨母公司的459.7億資產和523.8億債務,佔整體資產和債務規模的23.8%和39.4%。

“華晨集團在重整過程中,除了考慮此次如何度過難關,更需要考慮未來長遠發展。未來會有三種重整方案,分別是遼寧交投爲主體、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地合作。”白毅陽說。

白毅陽提到遼寧交投在此前已浮出水面。今年5月和7月,華晨先後以每股0.01美元的價格向遼寧交投出售了共計6億華晨中國的股本,佔華晨中國總股本的11.89%。

“從目前組織架構來看,最有可能以遼寧交投爲主體完成重整。但混改有望提升公司管治水平,而遼寧省此前也成功打造過央地合作模式,成爲全國樣板。因此也不排除存在其他兩種可能性。”白毅陽分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