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星堆出圈看文博遊

近日,隨着四川三星堆考古新發現火爆全網,三星堆博物館也一改往日的枯燥嚴肅,成爲大家趨之若鶩的旅遊目的地。

新發現 遺址瞬間變“網紅

3月20日,國家文物局、四川文物局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上通報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重要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間,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500餘件重要文物。

被譽爲“世界考古第9奇蹟”的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鴨子河南岸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

一時間,這個神秘的古蜀國度霸屏網絡。多個平臺數據顯示,“三星堆遺址”新發現不僅再次受到世界矚目,更走進了大衆的心裡。截至3月28日,短視頻抖音平臺上,關於三星堆話題的播放量爲12.4億次;新浪微博數據顯示,話題三星堆遺址考古重大發現有11.9億閱讀量,14.4萬人次參與討論。

三星堆的新發現也直接引發驢友的追隨。攜程數據顯示,3月20日至21日週末兩天,通過攜程平臺預訂三星堆博物館門票遊客數環比上週末(3月13日至3月14日)增長近12倍。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遊客不惜打飛的前來一睹神秘的“古蜀文明”,從門票客源來看,約五成遊客來自四川本省,此外,江蘇、北京、廣東、重慶、上海的遊客訂票最多,其中“80後”“90後”成爲三星堆博物館遊覽的主力軍。與此同時,四川省內幾個重要的博物館也受到了極大關注,熱度排名前三的博物館有成都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等。

趁熱打鐵,3月25日,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公開表示,三星堆博物館與四川省考古院將聯合建立一個開放式文物保護修復館,預計4月份試運營,5月18日正式開放。

據悉,三星堆文物保護修復館設有文物儲藏室、陶器修復室、玉器修復室、金屬類修復室、象牙修復室等,可以對不同類型的文物進行保護修復。開放後,遊客可以在這裡直觀感受到文物的修復過程、方法和技術,瞭解文物修復與保護知識。

文博文旅融合下的消費升級

“我每次逛故宮博物院都穿上明制漢服,像一次歷史穿越,欣賞古建築和文物,心靈在與傳統文化對話。我家的佈置風格和居家裝飾也越來越古風了。”“80後”姑娘方芳說。當下,許多年輕人把參觀博物館視爲一種新風尚,不斷增強着對中華文化認同感

“文博熱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在中國旅遊研究院區域所黃璜博士看來,一方面,在文旅融合、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人們的需求也進一步升級,在經歷了多次傳統的山水風光旅遊之後,將慢慢走向下一個階段;另一方面,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經歷了疫情之後,我國廣大人民羣衆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這種文化自信的驅使下,消費者們更加關注文化軟實力方面的內容,文博旅遊恰好滿足人們對文化的求知若渴,帶給遊客更多的是內心充實的愉悅,逐漸走向大衆的視野屬於正常現象。

文博遊熱的背後是文旅融合下的旅遊消費升級,人們對文化求知若渴,有了更多元的選擇,除了山水風光遊,文博旅遊是文化消費,帶給遊客更多的是厚重綿長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內心的充實愉悅。”黃璜說。

“各地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做了很多的人造景觀,其中也不乏一些地區拆了真文物,建一些仿古的建築甚至假文物,這類東西看多了以後,總想要去看一看真跡,所以文博遊未來會越來越受到大衆的歡迎,這是大勢所趨。”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表示,“不過,文博旅遊屬於較爲專業的細分市場,可能在某一個時間段,像三星堆、海昏侯墓、張獻忠沉銀現場等重大發現可能會在短期內吸引公衆的目光。但這樣的發現畢竟珍稀,而其他一些品類不多、規格不高、美學價值相對較弱的出土文物,公衆就不太關注了。文博旅遊要發展成像風景觀光旅遊一樣的大衆市場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出圈後 未來之路怎麼走

近些年,隨着《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文博科普節目的播出,博物館火出圈的消息層出不窮。但面對日新月異時代,大衆對文博類旅遊的需求日益多樣且細分化,則也對開展“考古旅遊”的博物館在運營和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研究水平、導遊系統,以及安全保護等方面。

“我們在博物館中隔着玻璃窗看文物,這是考古成果的展示,但文博遊僅僅侷限在文物資源、考古資源的展示層面顯然不夠,還需要結合普通大衆的需求,加強體驗環節。”黃璜表示,在文物與旅遊結合的過程中,要處理好知識性趣味性的關係問題,創新參與形式。特別在數字化時代,要利用科技手段豐富觀展方式,爲觀衆營造出身臨其境之感。“敦煌研究院運用各種新技術,實現了莫高窟智慧導覽和‘窟內文物窟外看’等體驗形式。”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馬聰玲認爲,未來的文博類旅遊,需要滿足兩大方面:一方面是用戶體驗的創新,從考古、到展品、到演藝、到文創的一個文化旅遊產業鏈條正在形成,既有公益的部分,也有產業的內容。另一方面是博物館的數字化管理,比如對文物的保護修復、監測評估等多個環節。

她認爲,目前,文博類旅遊消費者需求和市場產品的匹配度仍然有着較大的差距。國內文旅類旅遊想要像歐美一樣將博物館文化鑲嵌到整個城市的文化體系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