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扶貧到電商扶貧 創新給公益帶來了什麼?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社會創新與扶貧公益結合在一起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
在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公益慈善研究院公益社創試驗室主任李勇最近出版的《社會創新在中國——友成十年》一書中對該問題進行了解構式探討。他以友成基金會十年發展評估爲案例,剖析了作爲社會組織的基金會在目前社會創新實踐中如何組織運作、服務、治理以及創新。
李勇認爲,以友成爲代表的公益性組織代表着中國社會創新組織對社會創新的創新發展,尤其是基於貧困這一世界難題所嘗試的思路。同時,李勇口中的這家基金會也是中國第一家由內地、香港、臺灣企業家共同發起的基金會。
公開資料顯示,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簡稱“友成基金會”)成立於2007年,是經國務院批准,在民政部註冊的全國性慈善組織。2010年,該基金會首次提出新的社會、經濟和技術時代條件下的新公益七大趨勢。2014年,友成研發以人爲本的多維度的社會價值評價體系——三A三力(目標驅動力、方法創新力、行動轉化力)投資標準與評價體系,搭建線上平臺。2011年-2012年開班友成大學。截至2018年底,該組織累計公益支出達到4.1億元人民幣。
過去幾十年,在中國從事公益的組織和項目並不罕見,這類型組織通常會把籌集過來的錢或物品向有需要的家庭或地區進行捐贈,而友成的邏輯與他們不同的是,它既不是資助型公益組織,也不是實操型組織,而是要做一家平臺型機構——打造一個生態,把資本、政策、公益與移動互聯網下的新技術集合起來,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發揮平臺作用,使更多企業、更多的人蔘與進來,讓更多人受益。
“真正解決從0到1的過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秘書長零慧說。
零慧介紹,過去12年裡,友成圍繞教育所做的公益項目包括“常青好老師”(與互聯網教育合作,利用精品微課等培訓方式引入教育教學資源和課程)、“雙師教學”(直播的方式把人大附中的課程通過互聯網課堂在貧困山區分享)、“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通過互聯網爲返鄉青年做電商等課程培訓)等項目就是把更多資源、更多做互聯網教育的企業納入到貧困地區的教育當中,通過遠程網絡教學、農村電商學習平臺、MOOC慕課等方式把教育與扶貧項目融合在一起。
將單個產品轉移到生態系統,建立一個不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平臺和一個社會價值投資支持平臺,並由此形成一個持續創新的生態系統,在友成2017年進行的一個名叫“青椒計劃”的項目中,可以輕易窺見到這種通過搭建平臺、運用新技術組織開展的創新案例。
零慧舉例,比如把一些師範學校的專家學者和老師組織起來,通過MOOC慕課的方式爲鄉村青年教師提供線上課程的培訓和幫助。這個項目就是在教育部教師司的指導下,依託“集合影響力”與“新木桶理論”的概念,由友成、北師大、滬江“互+計劃”等30多家公益界組織、高校及教育類企業等聯合發起通過提供資源與培訓、平臺和機會發現優秀教師人才,實現教育公平的。
依託衆多企業,通過互聯網工具傳播至偏遠地區覆蓋更廣泛人羣。同時爲了吸引學員,在項目中充分運用包括微信羣、小程序、簡書等互聯網小工具,青椒計劃收穫了不錯的成績單——截至2019年1月,項目已開展兩屆,覆蓋了20個省級行政單位、202個市縣區、8678所學校的近6萬名教師。
李勇在他的新書裡評價到,“在這個計劃裡,既有政府機構與各類組織的互動,也能看見線上與線下社羣的結合和互動,這是友成社會創新事件中躍遷至下一個階段的標誌性項目,是最小可行性產品試驗、節儉式創新的典型案例。
而對零慧和友成而言,讓系統看見系統,讓每一個鄉村青年老師都能被整個系統看見,對提升他們的教學熱情、教學能力更爲重要和有意義。
“我們一直希望能有一個系統性變革,這種系統性的變革需要我們和很多利益相關方一起來行動,包括企業、政策、高校人才、專業志願者的加入,合力形成齒輪共同推動系統性的變革對社會產生影響。”零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