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中和抗體效價依然是判斷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標

陳建仁中和抗體效價依然是判斷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標。(示意圖資料照)

高端疫苗日前完成二期臨牀解盲,不過有專家認爲,中和抗體效價僅供參考;前副總統陳建仁今表示,接種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與疾病死亡率的下降有密切相關,且中和抗體效價依然是判斷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標。

陳建仁今在臉書指出,各國爲加速有效安全疫苗的上市,紛紛祭出「緊急使用授權」的嶄新管理規範。2020年研發領先的新疫苗,包括mRNA和病毒載體疫苗,在完成二期臨牀試驗,確定血清「中和抗體陽轉率」高、「中和抗體效價」高,而「接種不良反應率」低,達到藥物管理單位設定的目標,就展開三期臨牀試驗。

他說,當時無法得知「中和抗體效價高,是否確能降低發病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因此必須利用三期臨牀試驗,確認抗體效價高,確實具有降低疾病率和死亡率的保護力,還在臨牀三期試驗期間,有鑑於疫情嚴重緊急,就同意發給緊急使用授權(EUA)。

他指出,2021年5月已有很多疫苗公司發佈三期臨牀試驗的數據,刊載在國際一流期刊《Nature Medicine》的研究論文指出,「中和抗體效價越高的疫苗,有越低的疾病率和死亡率,也就是越高的保護作用。」例如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平均值,高達恢復期病人的中和抗體效價平均值二至四倍,疾病保護力也高達90%以上。

他說,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才召開「COVID-19免疫橋接研討會」,討論免疫橋接的可行性,也就是研議是否以中和抗體效價的高低,作爲判斷疫苗保護力的「相關指標」。

他說,免疫橋接已經應用於B型肝炎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等多種疫苗的藥證核發。2021年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的時空背景,確實不同於2020年,因爲醫學界已累積很多新知識和新證據

他指出,最近國內一家公司的解盲結果,發現接種疫苗者的「中和抗體效價幾何平均效價」爲662,是相當好的成果。中和抗體效價的測量,最理想是在相同實驗室,以相同的檢驗方法、實驗試劑標準血清來分析

他說,目前國內二期臨牀試驗的受試者,及接種過兩劑AZ疫苗者的血液檢體,都在同一個實驗室以相同方法來分析,這樣的檢驗結果會更具有可比較性,也更適合用來推斷新疫苗的保護力。

他表示,在已經有了有效疫苗的今天,實施三期臨牀試驗應該以施打已經上市疫苗作爲對照組,然後比較施打新疫苗和上市疫苗兩組間,在安全性(不良反應發生率)、免疫生成性(中和抗體效價)、疾病保護性(疾病及死亡率)的差異,中和抗體效價依然是判斷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