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多少不重要 「存錢效率」纔是你該重視的指標

薪資調整幅度可以說是大部分人生活水平在多年後體現出差距關鍵點。(圖/pixabay)

●Mr. 西城現任杏一諮詢藥師利用下班的時間寫文章經營個人品牌,希望有招一日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成爲一個有價值的Influencer。

身邊很多剛出社會朋友,都很喜歡比較自己工作月薪,尤其是名校出身的朋友,通常第一份薪水平均值38K要來的高,總是會想找機會炫耀一下。

確實,月薪很重要,在未滿30歲的工作前期,薪資(主動收入)是你存下第一桶金、打造被動收入和創業的一切基石。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更想強調「開源」「節流」的平衡,畢竟月入百萬的人如果花錢流水,也有可能成爲月光族喔!

▲薪水就像一間公司營收一樣,必須持續成長,纔算是健全的狀況。(圖/pakutaso)

效率一、薪資調整幅度

以下節錄自這篇文章中的段落

假設在職涯前期,我們不進行任何的投資理財行爲,純粹以主動收入的增長爲財富自由的手段(全部活存),最後可以累積多少財富呢? 第一個年輕人固定22K的薪水,經過40年可以賺多少呢?,答案是一千萬。假設另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薪水也爲22K起跳,他的收入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經過40年後可以賺多少呢?答案是一千九百萬!」

3%的成長很難嗎?其實還好,真的只有一點,22K的1.03倍才22.66K,也就是每個月多660塊,這點差異卻會在多年後經過長期主義的複利效應變成絕望的差距。

經過Excel計算,光是每年多一點的薪水經過40年的累積,年薪從26.4萬成長爲83.6萬,將近三倍的差距,且累積資本也差距將近千萬。這個起跳值只是22K,現在大部分年輕人的起薪絕對不只這樣(最低薪資已提升至23K),我身邊就認識好幾個人出社會幾年後年薪就破百了。 」

薪資調整幅度可以說是大部分人生活水平在多年後體現出差距的關鍵點,許多人忙着投資搞房地產,卻沒有重視自己的主動收入有沒有隨着時間出現合理的增長,甚是可惜。

效率二、存錢比例帳戶分配

一個月薪10萬,每個月可以存下2萬塊的人,對比一個月薪4萬,每個月卻能存下2萬的人,誰的財富累積速度比較快?

兩個每個月都可以存下2萬塊的人,一個人分配一萬塊投資、一個人分配五千塊投資,哪個人會比較快邁向財務自由?第一點對應指標是存錢比例,第二點對應的則是投資比例,這兩者比例越高的人越容易提早實現財務自由。

因此我提倡使用%數而不是絕對數字做儲蓄,例如剛出社會時的我月薪可能是三萬塊,每個月存下30%薪資做儲蓄,所以我每個月可以存9000塊;多年後我的薪水來到十萬塊,我一樣每個月存30%,每個月可以存三萬塊。

知名作家艾爾文曾經說過:「不要讓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大於你存錢的速度!」利用存錢、投資比例控管好你的薪水,善用多帳戶理財法合理分配,就能一邊享受生活一邊無腦存錢囉!

▲除非打算工作到100歲,不然就趕快思考怎麼創造被動收入吧。(圖/pakutaso)

效率三、被動收入佔總收入比例

人不可能一輩子工作,《斜槓青年》、《零工經濟來了!》、《復業時代》、《一週工作四小時》......這幾本近年來很夯的商業、自我成長書籍,都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除非你打算工作到100歲,不然就趕快思考怎麼創造被動收入吧!」

隨着醫療與科技技術的進步,人們平均壽命只會越來越長,相對的,我們的醫療支出也會隨着歲月不斷地膨脹。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17國人的平均壽命已達80.4歲,相比十年前多了三歲,男性約77.3歲,女性約83.7歲,若以65歲退休來看,至少要存下15年的退休金才能在去世前剛好用完。

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2017年全臺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增至21086元,其中更以臺北市28560元最高,乘以15年至少要514萬元纔可以,就算不吃不喝把薪水全部存下來,以38K的薪水也至少要存12年......

這就是爲什麼被動收入這麼重要,我認爲合理的規劃之下,每年打造一條月收入1000塊新臺幣的被動收入應該沒問題。在退休前至少要讓你的被動收入佔總收入的50%以上,最好還能打平生活支出。

效率四、資產負債

有在投資股市的朋友們一定知道,價值型投資人在觀看財務報表時候,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負債比例。負債比例高的公司,財務槓桿過高,容易在景氣差的時候破產,通常不會是我投資的選擇。

放在個人也是一樣,一個人的負債比例過高,若是工作被辭退、受傷生病無法工作,那生活水平就會出問題;如果一個人擁有許多資產,他就可以把一些資產賣出去,或者是依靠資產產生的現金流度日,因此可以安心度過這段沒有工作的時間了。

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除了檢視收入之外,也得檢視負債,這就是現金流的概念

▲以經營公司的概念自我檢視財務狀況,可以更清楚問題所在。(圖/pixabay)

把自己當作一家正在成長的公司經營

這一整篇的主體概念,就是建立在把自己當作公司經營這個想法上。

一間有潛力的公司,營收必須成長,也就是「主動收入」或是薪資必須成長!一間善於管理的公司,盈餘不會亂搞,應該拿來發給股東、轉投資,或是投入研究、擴廠......。我們的「盈餘管理」也是一樣!存下的錢應該拿來投資在有用的地方。

一間成熟的公司,不可能只有一個商品,因此我們的「收入必須多元化」。一間風險低的公司,自由現金流不該常常是負值,也就是我們應該更關注自身現金流的流向,以降低財務風險。從公司營運觀察自身的整體財務是否健全,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熱門文章》

►爲什麼月光族難擁有真正的快樂?

新冠肺炎發威 我該繼續投資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方格子「西城投資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