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海歸碩士自創漢服品牌:與子同袍,瑤之光華

“知道漢服爲什麼這麼火嗎?因爲,小時候看古裝劇披牀單仙女女孩長大了!”吳竹逸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海歸碩士。可她自我介紹時卻說:“我是一名設計師,一名漢服設計師。”14日,面對採訪,1993年出生的吳竹逸笑稱,她就曾是披牀單的女孩,只是長大了,這份對漢服的熱愛變成了創業的動力。如今作爲“瑤光漢服實驗室品牌創始人,吳竹逸這個非服裝設計科班出生的“海歸碩士”,卻在專業設計展中大放異彩。

吳竹逸繪製漢服圖樣陳愛娣

與子同袍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吳竹逸說,從一開始和同學去影樓拍古裝,到翻遍學校圖書館裡所有漢服文化書籍,她對漢服也經歷了從“看顏值”到“重內涵”的蛻變。“漢服的袖子皆爲圓袖,意爲天道圓潤交領處則成矩形,以應地道方正,代表做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吳竹逸講述着漢服裡承載着的中國文化,她說:“所有愛好漢服的小夥伴們有一個特定的稱謂‘同袍’,這不僅是一種稱謂,更體現着我們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和崇拜。”

因爲深深的熱愛,在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統計學的吳竹逸,花了半學期自學繪圖軟件,隨後便開始嘗試設計漢服。2017年底,她畢業回國。擺在眼前的似乎是兩條既定的路:手持海外名校畢業文憑,在北上廣深找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抑或是,回家幫父母打理家族企業

幾乎是沒怎麼思考,吳竹逸就選擇了“第三條路”,她拿着一份詳實的可行性報告,向母親爭取了6萬元創業資金。2018年2月,“瑤光ALKAID漢服實驗室”網店開張。和那些沒有被社會“磋磨”過的年輕人一樣,吳竹逸一頭扎進了“夢想”。

模特展示吳竹逸的設計。陳愛娣 攝

瑤之光華

“瑤光”,北斗七星之一,古代象徵祥瑞。“‘瑤光’裡,還藏着我的家鄉‘遙觀’。”吳竹逸說,希望自創的漢服能夠“瑤之光華”

然而,從紙上設計,到身上成衣,一切,並不如理想中的簡單。

一件漢服的誕生,需要經歷立意、繪圖、配色選料、製版、繡花、裁剪、成品、成品、熨燙、包裝、入庫等10多道程序,再加上請模特拍宣傳圖、網店上新、客服、發貨售後……“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

因爲量少且“挑剔”,吳竹逸光本地合作的服裝廠就換了三四家。聽說廣東的繡花工廠更有經驗,她隻身一人前往,憑着手機導航裡“繡花廠”三個字,一家一家找上門。

家境優渥、名校留學,外人眼中的“小公主”,卻在漢服的創業道路上屢屢碰壁。“沒有經歷過創業,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堅強。”吳竹逸笑說,她把店名定爲“實驗室”而不是工作室亦或設計室,正是因爲“實驗”,意味着“試錯”。

憑着這份精益求精的態度,吳竹逸的漢服小店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第一期上了3套設計,賣出了80件漢服。一想到有人正穿着我設計的漢服行走在某個城市的街頭,就很開心。”她說。

願“瑤光”傳遞傳統文化之美

“漢服作爲文化的載體,本身就是承前啓後的。現在設計的漢服,在保留傳統漢服嚴謹形制的基礎上,應該有一些現代的元素。”懷着對漢服文化的敬畏,2018年9月,吳竹逸一邊經營漢服實驗室,一邊赴北京服裝學院進修。一年後的《解碼畢業設計展上,她設計的5套作品登臺亮相、豔驚四座,是所有畢業生中被選中登臺作品最多的。

“我自己最喜歡的是一套大袖衫水彩雲龍’,以西遊記爲主題,融入了芭蕉扇、避水金睛獸龍宮等元素,使用的是手繪水彩和印花工藝結合的面料,還手工縫製了珍珠,寓意滄海明珠’。”吳竹逸說。

目前,吳竹逸設計並製作了“風花雪月、宣和遺韻、神話、紅塵四合”4個系列。解春風鸚鵡洲、夜光杯、暮春令……每一套漢服,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

“喜歡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表明當下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文化自信的增強。我希望通過‘瑤光’,把對傳統文化美的理解傳遞給更多的人。”吳竹逸說。作者 陳愛娣 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