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需應對全球通脹風險

雖然疫情影響漸行漸遠,但國際形勢更加複雜多變,美債收益率提升,創下近一年新高,無風險收益率提高,外加通脹擔憂,全球流動性有收緊要求。部分汽車企業資產負債率接近100%,存在現金流斷裂危險。流動性擴張導致上游材料大幅漲價,通脹襲來,汽車企業發展存在隱憂。

4月14日,美債收益率繼續高位徘徊,10年期美債收益率1.632%。10年期美債是全球資產定價之錨,反映中長期資產價格變化趨勢,一般該收益率在1.5%以上就預示着有全球通脹風險。自3月下旬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到達近一年高位1.776%後,便一直陷入盤整拉鋸行情中,過去近一個月的波動範圍基本在1.60%~1.75%之間。爲抑制通脹趨勢,各國央行將採取加息等收緊流動性的方法。換言之,未來幾年,全球都將是流動性收緊的過程

那麼,這會對汽車產業和企業產生哪些影響呢?一是全球資產會優先買入美債等無風險收益產品。當前,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超過3%,無風險收益產品收益率的提升將吸納部分資本進入,造成包括汽車企業在內的實體制造業“失血”。二是在全球應對通脹、開啓加息進程的背景下,車企融資成本會相應推高。三是美元資本回流,國內上市車企估值將回歸,市值大幅下降,將降低車企直接融資額

結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宏觀政策的總體要求,我國在貨幣政策上作出了“不急轉彎”的定調,貨幣政策比2020年收緊將是板上釘釘。金融流動性收緊對於高負債汽車企業極不友好,一方面融資成本提高,另一方面融資難度加大。數據顯示,儘管2020年我國汽車製造業資產負債率相比高點有所降低,但仍位於60%附近的較高水平,部分車企資產負債率更是接近100%,存在現金流斷裂的可能。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1~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95.5萬輛和507.6萬輛,雖然同比增長83.1%和75.1%,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5.2%和3.6%。可見,剔除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乘用車銷售並未明顯復甦。

2020年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爲應對疫情衝擊,開啓無限量流動性寬鬆政策,爲穩定宏觀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可是,全球貨幣超發不可避免會引發通脹,而且需要相當長時間去消化。去年下半年以來,各類資源價格快速上漲,不斷推高汽車生產製造成本,在存量博弈時代,汽車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及消費價格戰雙重壓力。根據中汽諮詢的數據,新能源汽車電池核心材料鈷的價格近一年來由24.95萬元/噸上漲到現在的33.55萬元/噸,漲幅34%;鋼材價格也創下近年新高,2021年2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黑色金屬材料同比上漲11.6%,有色金屬材料同比上漲10.3%;生產芯片的核心材料稀土價格指數由342上漲至564,漲幅64.9%。這些均是生產汽車的重要原材料,其價格上漲將明顯推高汽車加工製造成本,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如果主機廠產品競爭力不足,只能面臨犧牲利潤的窘境

而從汽車產品售價看,一方面受到成本影響,另一方面受制於供需雙方的量價博弈。當前,汽車消費仍處在波動調整階段,需求並未明顯上升,呈現明顯的買方市場特徵,汽車產品供大於求,這一點從經銷商的庫存數據就能看出。

另一方面,我國汽車產能利用率降至低點,產能閒置造成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同樣推高汽車的綜合成本。根據乘聯會的數據,2020年底,我國乘用車產能利用率降至48.45%,創歷史新低。產能利用率小於60%的企業高達101家,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爲21.58%。未來幾年,會有大量企業被淘汰,存量博弈下,“二八法則”將是車市競爭的主要特點。

在買方市場上,汽車企業與消費者手中的貨幣博弈並不佔優,那麼成本上升如何消化呢?無外乎四個渠道。一是通過提升管理技術水平,降低全流程成本,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物流成本、渠道費用等;二是將上升的成本轉嫁給上級供應商;三是轉嫁給經銷商,但經銷商承接壓力有限,當前虧損經銷商佔比近三成;四是實施產品升級戰略,提升競爭力,獲得終端產品溢價權,但這需要漫長的過程。哪種方法更好,又或是兼而有之,相信每一家車企都有自己的判斷。

面對全球通脹風險,筆者想對車企提出四條建議。一是拓寬融資渠道,可通過發行企業債、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等,降低資金使用成本。二是穩健經營,避免繼續加大金融槓桿,做好現金流管理。流動預期收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忌盲目擴張、舉債發展,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現金流斷裂,甚至威脅企業生存。通過多種策略,降低資產負債率是當務之急,對於車企來說,60%以下的資產負債率是安全區間。三是調整產品結構,增加溢價能力。我國正面臨消費升級趨勢,豪華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持續提高,由2017年的7.4%提升到目前的14%,產品平均售價也有明顯提升。通過智能化等多種技術路線賦能,提升產品競爭力和溢價能力,是抵抗成本上漲的有效方式。四是集約化發展,提高產能利用率。集約化發展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車企應削減不能盈利的無效產能,如果某款產品市場需求量極低,應果斷調整,將資源向優勢產品聚集。

(作者單位: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李新波 《 中國汽車報 》(2021-04-19  0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