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老師相加超300歲 農村教師爲何留不住(圖)

孫集小學的趙文娟老師坐在自己的牀上。由於條件有限,學校新來的三位青年女教師,合住在這一間由教室改造成的宿舍裡。

離開還是留下?在皖北鄉村做教師的年輕教師經常會面臨這樣的糾結。

鄉村凋敝,學校凋零。一幅幅凋敝凋零的畫面不斷襲來,不獨皖北鄉村的基礎教育現實不容樂觀,其他鄉村的基礎教育同樣令人心痛辛酸

青年教師不願意呆在鄉下,不得已也是多數在“走讀”。鄉村教職不過是他們一點也不喜愛的餓不死的飯碗而已。

年輕教師能留下來踏踏實實地教書,就很不容易了

4月7日傍晚,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王莊中學教師黃媛接回在鎮上幼兒園上學的女兒,準備回家做飯。27歲的黃媛帶着女兒住在學校的教師宿舍裡。去年,她辭去了在江蘇一所私立學校的工作,通過固鎮縣教育局統一考試,成爲了王莊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她的婆家在固鎮縣城,一到週末,她就得趕班車回去,丈夫在外做生意,孩子和公婆都由她來照顧。

“在這裡當老師,比較穩定,但也清貧。”黃媛說,自從她做了老師,丈夫就開始經商,希望能多賺點錢。

王莊中學是鎮裡目前唯一的中學,全鎮孩子都要在這裡完成初中的課程,高中則要到縣裡就讀。從王莊鎮到固鎮縣城大約有40分鐘的車程,這裡的老師只能一到兩週回一次家。全校65名教師,年齡40歲以下只佔到40%,校長鬍新雲覺得這些年輕教師只要能留下來踏踏實實地教書,就很不容易,學校門口的滾動字幕上寫着他的“名言”:“認真就是水平,負責就是能力,落實就是品質”。

青年教師缺乏的問題在小學更加明顯,王莊鎮中心校校長任青山說:“141名在職老師中只有30%是40歲以下的,其中一個教學點,5位老師加起來有300多歲。”據介紹,王莊鎮中心校統管王莊鎮內的10所完整小學和一個只有一二年級的教學點

小學教師老齡化問題嚴重,年輕教師又難以留住,任青山說:“2000年前,縣裡統一分配老師,並將一批民辦教師統一轉正,之後直到2008年,縣裡才又開始統一分配老師,這兩年,我們這裡來了20多位年輕老師,教師緊缺的問題緩解了不少,但要留住這些青年教師也不容易。”去年有個姑娘,考試通過了,分配到村子裡的小學,她父親帶着她來看了一下,嫌從學校回家太不方便,人就沒來報到。

對於不少在當地教書的老師來說,同樣面對這樣的難題:離開還是留下。王莊鎮是全國聞名的“花生之鄉”,王莊一小學校舊址曾是明清時候的驛站。現在這所學校已經搬到離舊址不遠的樓房裡,全校有19名老師。吳振柳是這裡的一名英語老師,鄉村學校英語老師普遍緊缺,吳振柳要教三到五年級的英語課。她的丈夫也是一名鄉村教師,孩子今年1歲了。最近她和丈夫在準備參加公務員考試。

“我們想試試,我丈夫家在淮南,回去當公務員,環境會好些,待遇也能好些。孩子現在小,以後上學還是去市裡讀好,我媽身體也不好,看病都不敢用太好的藥,我們在這裡房租每年1500元,孩子奶粉1個月就要近1000元,我一個人每月的工資也就1000多元。” 作爲英語老師,吳振柳覺得教學有難度:“農村孩子很多都不喜歡學英語,覺得不好學又沒用,有的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就說以後要出去打工,他們認爲打工比老師掙的錢多。”

小李小學自2008年以來,陸續來了4位年輕教師,學校在教室的後面裝上薄薄的隔板,爲老師隔出一個小空間,老師做飯、睡覺都要在這裡。“我們實在沒地方,只能讓老師勉強住了。這裡距離王莊鎮11公里,各種資源都比較缺乏,最近修了水泥公路,有了私人開的班車,好多了。”校長陳志飛說,過去每週他都要騎着摩托到鎮子上接老師過來,好不容易有年輕老師來,學校要想盡辦法留住他們。

學校辦公室的角落裡放着兩個舊舊的籃球,桌上的電子琴上已經落了一層土,“沒幾個老師會彈琴,音樂、美術、體育課都是我們輪着帶的。”陳校長說。電教室裡鎖着一臺電腦,兩臺電視。校長說:“電視、電腦要讓各班輪着來看,去年我們這裡有了網絡,年輕老師有時候從網上弄些東西給學生看,教學內容豐富多了。”電教室的一角堆着幾個大紙箱,陳校長拍拍紙箱:“有個企業搞捐助,結果弄來的都是些破衣服,還有些沒用的書,學生們根本用不上,只能這麼堆着。”

孫集村小學的趙文娟老師,畢業於阜陽師範學院數學系,在學校既要教數學也要教語文,每週要上20多節課。她的家在城關鎮,每次回家先要從村裡騎車到鎮子上,然後坐班車到縣城,再從縣城坐班車回家。趙老師今年26歲了,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回家爸媽總會關心男朋友的問題,每天在這裡,接觸面太窄了,也不容易找。”趙老師說,平時用的東西都要從縣裡買了帶過來,每次從家裡回學校都是拎着大包小包,倒車挺費勁的。和趙文娟一起分配來的共有4名青年教師,他們大多是大學一畢業,就參加了縣教育局的統一考試,然後被分配到了這裡。其中3名女老師同住在一間教室裡,牀頭的桌子上擺着瓶瓶罐罐的護膚品,不遠的窗前放着燃氣竈廚具,旁邊放着學校唯一的電腦,3個人做飯、睡覺和備課都在這一間屋裡。“學校現有條件實在有限,沒有教師宿舍,她們只能在這裡湊合了。”孫集小學校長馮國雲無奈地說。

王莊中學數學老師李新,上個世紀90年代從固鎮縣湖溝鄉來到這裡,妻子也是一名老師,在楊廟鎮工作。現在他們已經決定留在王莊鎮,並且把父母也接了過來,兒子在王莊中學上初二。對於目前的生活,李新說:“住在學校的宿舍,還是比較方便的,房費也省下了,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生活是夠的。每天面對學生,還是覺得挺有意義的,老師這份工作,恐怕不會輕易放棄。”

鄉村學校凋零絕非國家之福

青年教師不願意呆在鄉下,不得已也是多數在“走讀”。鄉村教職不過是他們一點也不喜愛的餓不死的飯碗而已。呆在鄉下有什麼好處呢?工資不多拿,還風裡來雨裡去,尤其是女性,安全和戀愛都是大問題。中學好歹有個大教師羣體大家在一起熱鬧些,小學就全變味了,放學了,守着孤零零校園,夜晚青燈照壁,這份孤獨和荒涼放在如今,無疑是一種折磨。

呆都懶得呆下來,還會“吸引”優秀的教師來講奉獻麼?鄉村學校的師資如此凋敝,顯然和城鄉分化有關,和城鄉差距有關,和傾斜農村教育的政策落不到實處有關。

城鄉分化和差距這裡就不談了,廣大農村青壯勞力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女人留在家裡惶惶度日,這種狀況早已揪心多年。單看傾斜政策這一點,大多華而不實,要麼是每個月定補一點錢來表表心意,要麼就是撒撒胡椒麪弄個先進給個竹竿扶着。多年來就沒有真心實意過。比如,就徹底來個傾斜,收入高高跟城區拉開距離,翻上一番也未嘗不可;所有提職人員沒有在鄉村三五年的奉獻經歷免談。如果來這些貨真價實的傾斜,就不信鄉村學校“吸引”不來優秀師資。

57歲的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李烈成爲國務院參事,可以向溫家寶總理“講真話,察實情”了。實際上,教育領域裡的問題一抓一大把,許多問題總理也早有耳聞。可是,近年來鄉村學校迅速凋零,李校長未必知曉。中國農民還有八億之巨,他們在鄉下的孩子依然比城裡的孩子多。誰敢忽視對農民子女的教育?日前叢飛遺孀邢丹之死令人唏噓,那三個15歲到19歲的孩子竟然愚昧到在高速路邊向車輛投擲石頭取樂,誰敢說這沒有教育失敗的原因?其實連失敗也談不上,據說他們連小學都沒畢業。

鄉村!鄉村!中國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短板!如果鄉村凋敝,學校凋零,這可絕非國家之福。然而,一幅幅凋敝凋零的畫面不斷襲來,不獨皖北鄉村的基礎教育現實不容樂觀,其他鄉村的基礎教育同樣令人心痛和辛酸。看看那些從鄉村逃離的孩子吧,看看那些仍然在鄉下閃爍着蘇明娟大眼睛裡渴望的孩子吧,他們的希望不該破滅,我們必須時刻提防着。

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亟需加強

由於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體制造成的城鄉差距,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制約着農村教育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村教師老齡化的現象突出,中年教師斷檔;學歷基本達標,但初始學歷層次較低;學科結構不合理,“教非所學”現象嚴重,教師專任率不高,這都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農村教師的編制、補充機制不完善,優秀教師外流,農村教師資源配置問題突出。

教師編制制度存在缺陷。目前的編制標準,使很多農村教師跨學科、跨年級教學,甚至有些班級因缺少教師而無法開課,出現“超編缺人”的矛盾。二是在許多區(縣),學校中流動人口子女較多,有的學校達到70-80%,學生流動性較大,當前的教師編制制度很難適應流動着的學生。三是隨着現代化農村建設,撤鄉並鎮,農村學校也在合併,學生人數急增,教師編制卻始終不變。農村學校教師補充機制不完善。隨着各地相繼取消了中等師範學校,農村小學的教師難以補充。

農村教師逆向流動更顯優秀教師資源不足。教師待遇(工資、津補貼、住房、培訓、晉升等方面)以及生存環境的差異,導致優秀教師從農村地區向城鎮或其他省份的經濟發達地區流動,向條件更好、收入更多的學校流動,向待遇好的民辦學校流動。

教育行政部門將優秀教師集中於城區打造“品牌學校”,也導致農村教師流失。爲此提出以下建議:——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非各級政府統籌、推動難以奏效。各級政府要把教師培訓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建議建立教師培訓專項基金,並能夠持續性投入。

——科學制定農村教師編制,解決“超編缺人”的困境。實行城鄉一體化的教師編制,解決城鄉師生比例倒掛問題,均衡配置教師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同時,要從農村學校實際出發,根據農村地區特點配齊、配足教師,保證農村學校開齊、開足課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完善農村教師補充機制,拓寬引進農村教師的渠道。一要嘗試與本地相關院校簽訂定向培養協議,爲農村學校定向培養教師,特別是當前農村學校緊缺的音、體、美等學科要加大培養力度。二要加大優秀大學畢業生的招聘力度,有計劃地引進各個學科的教師,特別是能在農村學校任職的教師。

——形成雙向教師交流機制。城區骨幹教師下鄉服務,農村教師進城學習。

——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需求,加大師範院校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改革力度,加強綜合實踐課程、科學課等綜合性較強課程教師培養,針對農村教學實際需求,培養全科型小學低年級教師。

增強教師培訓的專業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實施“義務教育階段農村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對音、體、美、小學英語等緊缺學科農村教師的專項培訓,提高教師培訓的普惠性;大力建設爲義務教育階段農村教師共享、免費的教學資源庫,豐富教師培訓的網絡資源,加強農村教師的遠程培訓;實施對教師進修機構的督導與評價,提升教師進修機構的培訓質量。

——切實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吸引和留住農村優秀教師。在職稱評定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向農村教師傾斜的優惠政策,落實績效工資。建農村教師公寓,改善生活狀態,減輕生活壓力。完善農村教師津貼補貼,設立“邊遠地區農村教師工作津貼”,激勵和吸引教師積極到農村地區從教。(綜合中國青年報、人民政協報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