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遊戲產業調查報告:銷售收入446億

1.1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011年中國遊戲市場(包括PC網絡遊戲市場、手機網絡遊戲市場、PC單機遊戲市場等)實際銷售收入446.1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了34.0%。

數據來源: GPC and IDC, 2012

1.2中國PC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011年,中國PC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包括了客戶端網遊網頁遊戲、社交遊戲及遊戲平臺的市場銷售額)爲428.5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了32.4%。預計2016年中國PC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將達到858.0億元人民幣,2012年到201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4.9%。

數據來源: GPC and IDC, 2012

1.3中國PC網絡遊戲帶動相關產業增加的收入

2011年,電信業務受PC網絡遊戲帶動產生的直接收入達466.0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了15.0%,爲PC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的1.1倍;IT行業由此產生的直接收入達155.4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了11.0%,爲PC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的36%,此項收入的主要來源是PC、網絡遊戲服務器、網絡及存儲產品、軟件及服務等;出版和媒體行業產生的直接收入達到111.8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了30.0%,其主要來源是相關網絡媒體與雜誌書籍的廣告銷售收入。

數據來源: GPC and IDC, 2012

1.4中國客戶端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011年,客戶端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66.9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了30.2%。預計2016年客戶端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將達到711.1億元人民幣,2012年到201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4.2%。

數據來源: GPC and IDC, 2012

1.5大型角色扮演類客戶端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011年,大型角色扮演類客戶端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50.8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了23.4%。預計2016年大型角色扮演類客戶端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將達到429.9億元人民幣,2012年到201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1.4%。

數據來源: GPC and IDC, 2012

1.6休閒類客戶端網絡遊戲實際銷售收入

2011年,休閒客戶端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6.1億元人民幣,比2011年增長了47.9%。預計2016年休閒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將達到281.2億元人民幣,2012年到201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9.4%。

數據來源: GPC and IDC, 2012

1.7中國自主研發PC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011年,中國自主研發的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71.5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了40.7%,佔中國PC網絡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的63.4%。

數據來源: GPC and IDC, 2012

1.8中國自主研發PC網絡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2011年,總計有34家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131款PC網絡遊戲進入海外市場。實現銷售收入3.6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了56.5%。

數據來源: GPC and IDC, 2012

2.中國遊戲產業分析

國家空前重視文化產業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二五規劃),規劃首次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爲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各級地方政府根據“十二五”規劃所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要求,爲扶持中國遊戲產業行業發展,設立了各種扶持政策,各種配套法律法規得到進一步完善。

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先後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確提出了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重大意義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原則要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未來的中國文化產業要進一步着力提升文化產品服務的內涵和質量,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文化產業發展主體。通過與科技的結合,以及“走出去”和“拿進來”的指導方針,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後勁,和打開文化產業發展的廣闊空間,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要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完善政策保障,爲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各級部門開始逐步落實“十二五”規劃。

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等方面展開了討論研究。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六中全會之後,有關部門將建立部委聯席機制,從國家層面上制訂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框架。據透露,未來的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框架,總體包括七大重點產業方向、五大文化事業重點工程、三大實施平臺。

未來五年到十年,國家將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演藝娛樂、數字內容和動漫等七大重點文化產業。同時,國家將建設三大平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即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加強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特色文化產業羣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程、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程、傳播體系建設工程、重大文化實施工程和紅色旅遊重點景區建設工程。

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完善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對未成年人健康遊戲的保障

爲進一步擴大“家長監護工程”覆蓋面,鞏固和深化企業與社會、家長與未成年人的互動機制,文化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經研究決定,自2011年3月1日起在網絡遊戲行業全面實施“家長監護工程”。2011年4月1日,文化部重新修訂的《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正式施行,其中增加“網遊企業註冊資金不低於1000萬元”等規定,並對部分違規情況加大處罰力度

“家長監護工程”由原來的試點變成全面實施,旨在進一步加強對日益嚴重的未成年人沉迷網遊現象進行有效控制與防範;《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由試用變成正式施行,旨在對網遊低俗現象進行遏制,提高網遊行業准入門檻。

身份信息驗證與公安部門聯網,網遊防沉迷力度進一步加強

新聞出版總署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啓動網絡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工作的通知》,網絡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於10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施。通知規定,公安部所屬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需承擔全國網絡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工作。按照規定,網遊企業需要按照流程及時報送需驗證的用戶身份信息,並且要將經過實名驗證被確認爲“提供虛假身份信息”的用戶納入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

但是,網絡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工作目前僅涵蓋所有在線使用的網絡遊戲,不含手機網絡遊戲。

部分地方政府規劃區域遊戲產業發展規劃

各地爲扶持當地遊戲產業的發展,出臺了各種扶持政策:寧波市政府出臺了《寧波市作品著作權登記政府資助試行辦法》,並於10月1日起實施,寧波政府將有針對性地對部分版權作品登記以政府資助的形式進行扶持;安徽省政府與新聞出版總署簽署了《加快推進安徽新聞出版強省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在新聞出版總署支持下成立了版權交易中心,通過構建產權交易平臺,積極推動推動遊戲版權與資本對接;海南省發佈了《關於支持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將從土地政策、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市場準入政策和人才政策五個方面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其中游戲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領域。

(來源:遊戲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