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限塑令"倒計時!地方政策升級加碼 替代品擴產漲價

(原標題:最嚴“限塑令倒計時地方政策升級加碼替代品擴產漲價……)

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近日對外公開徵集意見,將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

距離最新版“限塑令”實施大限已不足2個月,地方基本上都已發佈具體方案,主要涉及農膜回收、可降解塑料材料攻關、綠色積分等方面

同時,市場對於傳統塑料替代品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其中,可降解塑料與紙包裝最受關注。隨着需求的增加,替代品價格上漲,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企業也在忙着擴產備戰。

“減塑”提速 範圍遠超此前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

與此前的限塑政策相比,此次號稱最嚴 “限塑令” 不再只針對塑料購物袋,而是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也遠遠超過以往。

同時,發展改革委還聯合九部門發文,要求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截至目前,各地差不多都已發佈具體方案。

具體來看,地方方案主要聚焦農膜回收、可降解塑料原材料攻關、綠色積分等方面。比如,河南考慮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城市開展試點示範,支持企業攻關PLA(聚乳酸規模化、連續化生產關鍵技術,完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全產業鏈關鍵技術集成,降低應用成本

在諸多省份中,廣東已於今年9月1日正式執行限塑令,這也早於國內其他省份明確的執行時間海南則於今年3月率先發布了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生產銷售使用名錄,並定於年底12月1日實施。由“限”到“禁”,海南的方案被認爲“最嚴格”,其推進過程也最受行業企業關注。

供需矛盾 替代品漲價擴產

此次“限塑令”既提出了禁止、限制類的管制要求,也明確了鼓勵與引導方向,落實到包裝領域,環保紙包裝、環保紙塑包裝及其上游產業已經開始受到影響

據瞭解,可降解塑料包裝的原材料能夠實現商業化使用的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在國內實現量產並有潛力持續擴大產能的也集中在PLA和PBAT兩類。

上海證券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相較不可降解原料成本,可降解塑料原料成本大約是前者的3倍左右。目前除了部分企業已進行可降解塑料替換,其他企業(主要是佔多數的中小塑料企業)還在觀望中。

除了可降解塑料原料成本,企業談及更多的是“有沒有貨”。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是,由於政策導向,原本供大於求的可降解塑料原料市場一下子供不應求,一些被認爲是僞可降解塑料原料的產品(價格相對便宜)也充斥着市場。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專家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國內可降解塑料原料以前主要供應海外市場,“限塑令”今年出臺之後,國內可降解塑料原料產能水平短期內難以滿足國內及全球需求市場。

以PBAT爲例,目前國內只有幾家企業能夠供貨,包括金髮科技等上市公司。對於PLA來說,其原料生產對技術要求更高。其中,丙交脂主要依賴進口。此外,國內目前能夠生產PLA的廠家有海正、豐原等,但都因丙交酯供應不足,導致PLA生產量上不來。

金丹科技今年7月底在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提問時曾透露,公司丙交酯生產技術已經通過專家鑑定,目前該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從金髮科技、金丹科技、中糧科技等公開信息也可以看到,其新增產能投產時間基本都在2021年二季度以後。

“如若政策落地嚴格推進,產能供求不足等因素導致可降解塑料原料成本持續高位,預計明年4月份前後或有一小波漲幅。”上述專家認爲,主要還是看“限塑令”的推進程度,以及產能投放的速度。

在一次性塑料製品方面,可降解塑料的替代作用更爲明顯;而在非一次性塑料包裝製品方面,紙包裝的替代作用也在增強。

在消費升級、白紙替代和“限塑令”的影響下,目前白卡紙需求大增,供需矛盾促使晨鳴集團、博彙紙業等廠家多次提價。此外,由於白卡紙的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不少造紙公司也已開始在國外投資建設木漿基地。

編輯: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