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好更易成功 ——致想給孩子立規矩的爸媽

本文爲本站教育頻道獨家約稿 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父母孩子前行的時候,也意味着是父母要學着放手了。在放手之後,如何確保孩子獨自朝向正確的目標前行?引導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必不可少。​

那又怎樣給孩子建立規矩意識?先要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控力,就是我這篇文章要聊到的話題。

漫畫裡展示的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著名實驗,延遲慾望滿足。這是關於自控力的一個早期研究:​

讓十名孩子,單獨呆在一個房間裡。房間的桌子上擺着孩子愛吃的糖果。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可以選擇立刻吃掉糖果,也可以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這樣就可以再得到一顆糖果爲獎勵。實驗結果是,三分之二的孩子不到三分鐘就放棄了堅持,把糖吃掉了。其餘的孩子則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承諾,整個過程大約15分鐘。​

實驗並未到此結束。研究人員繼續對當年的實驗參加者進行跟蹤研究,直到他們35歲以後。研究表明,當年不能等待的孩子,成年後有更高的體重指數,並更容易有問題行爲。相反,願意等待的孩子長大後,生活質量更高。​

而且,此實驗的研究人員後來指出:除去遺傳因素的影響,孩子們自我控制的能力其實是可以培養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若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延遲滿足,鼓勵孩子去等待和自我控制,並且讓孩子明白等到和自我控制是有價值的,那麼,孩子就能更好地建立規則意識,並獲得把握自己生活幸福的能力。​

孩子的自控力好,更容易建立規則意識​

規則就是各種規範、準則,是一種界線。置身於社會張大網中,如何把握好“我”與“他人”、與外部世界的關聯,設定好合適的界限,使得我們和外界都能夠處於一種相對舒適、和諧的狀態,這就是規則的核心意義。​

通俗理解,自控力,就是孩子根據社會現實能接受的方式、規範等去行爲處事的能力。自控力,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大人,都至關重要。在生活中爲了更好地與人相處、實現一些既定目標,成人必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反應,控制自己的一些想法。孩子同樣如此。​

還是漫畫中的那個實驗,有研究者跟蹤了大概有兩百多個孩子,從他們3歲一直跟蹤到13歲、23歲和33歲。最後發現,如果在3歲的時候這個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比較好的,那麼他們到了22歲和33歲的時候,會取得更多的成就,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人際交往、家庭關係上,都取得更多的成就,擁有別人更羨慕的那種很美滿的狀態。​

那麼,如何訓練孩子的自控力呢?​

用說“是”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不能爲了立規矩,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讓孩子看到、體驗到控制的“好處”

大人做榜樣

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給出孩子解決辦法

爸爸對於孩子自控力和規則建立很重要​

避免和孩子的正面衝突

用說“是”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說“不”是父母們用起來最順手的一種教養工具。今天,我們需要轉換思路了。​

所謂說“是”,即順着孩子去管理孩子。當父母以否定的方式,給孩子設立很多的條條框框時,看似孩子很聽話,控制住自己的行爲了,但其實多半是假象,因爲強制的規矩並未內化到孩子心裡,孩子之所以聽從其實是種“屈服”。一旦父母不在,孩子立刻會扔掉那些套在自己身上的“規矩”,自控力全無。​

我的建議是:孩子的所有需求,父母不直接否定和阻止,而是給孩子做“排序”。要明確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媽媽不讓她做,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這樣避免了跟孩子起正面衝突,還順便教會孩子學習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慢慢習得自我控制能力。​

比如吃零食這件事。不是不讓孩子吃,而是在保證孩子三餐吃飽的前提下,讓孩子完成一個“任務”後,再吃零食。“任務”可以是等待個5分鐘10分鐘的時間,也可以是學一個小本領才能吃,或者是聽媽媽講完一個故事才能吃。這其實也是在對孩子進行延遲慾望滿足的訓練,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安全感在前,自控力訓練和規則建立在後​

不能爲了立規矩,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知道規矩、懂得把握和遵從規矩的人,更容易被社會接納、認可。所以規矩帶給人的就是安全感。而訓練孩子的自控能力、建規矩,就是爲了讓孩子獲得來自社會上的安全感。​

明白這個邏輯很重要。因爲我常聽一些父母跟我描述他們給孩子建立規矩的場景:吃飯的時候,就必須得坐在固定的地方,吃着吃着就跑開玩去了,肯定是不允許的,需要嚴厲批評才行。夜裡睡覺當然是要睡自己的小牀,不能去哄,別把孩子給慣壞了。可是,如果不能和孩子之間保有一種親密又自由的氛圍,那麼你強加給孩子的規矩,永遠不能讓孩子心悅誠服地去內化爲自己的東西。爲了建立規則意識,反倒犧牲了孩子的安全感,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父母在訓練孩子自控力的時候,必須要先關注孩子的情緒。就算是必須要堅持的規矩,也沒必要一旦涉及到需要“控制自我”、“立規矩”的事兒,就一定需要黑着一張臉,或者大聲訓斥才行。而且,父母必須要想清楚你的規矩都有哪些,列出來,不要凡事都是規矩。規矩太多,等於沒規矩。因爲肯定執行不好,只會損傷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沒法活得自在。​

而且,像孩子吃零食、玩兒、和小夥伴有衝突以及不小心犯錯等,基本都是允許的,只是父母在吃的量和時間上,給孩子做好“排序”和“規劃”就好。​

讓孩子看到、體驗到控制的“好處”,以及不控制的壞處

留給孩子自己去內化、習得自控力​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孩子也是。實際上,很多孩子會意識到,若遵守某個規則,能夠得到某種好處,比如更多的快樂,那麼孩子就會往前走一步,成長一步。相反,若因爲沒有控制自己和遵從規則,受到了“懲罰”,孩子同樣也會自主地去思考、學習和調整自己。​

比如獨立吃飯這件事。從孩子有意願拿勺子和筷子開始,父母就要有意引導孩子學習吃飯的規矩了,包括吃飯應該坐在飯桌邊上,吃晚飯纔可以玩玩具等等。孩子不是大人,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常常回吃了幾口,就跑開了。這時候,避免囉嗦,還可以跟着再喂孩子兩口飯,最後,跟孩子確認——是不是吃飽了?

孩子確認後,父母就可以收起飯,只不過同時要記得告訴孩子,要餓了的話,就只能等到下一頓飯了。整個過程,父母沒有說不,沒有批評,孩子自己選擇,並承擔了自己選擇的後果。通過體驗,孩子會更容易理解“專心吃飯”的重要性。​

遊戲是訓練孩子自控力的最佳方法,可以很容易讓孩子明白,有規則,纔有自由和樂趣。比如大人陪孩子玩兒棋類的遊戲,如果所有時候我們下象棋都認爲這個棋可以隨意悔棋,甚至可以把棋盤子掀掉,那麼下象棋的人就沒有什麼樂趣。只有遵守象棋的規則,馬必須走日,相必須走田,如此才能在過程中獲得樂趣。​

所以,建議父母多陪孩子玩兒一些簡單的親子小遊戲,在遊戲中制定一些規則,然後陪孩子玩到開懷大笑,那樣孩子就會在一種非常愉悅的氛圍中懂得,嘗試去等待、遵從一些規則,沒有那麼面目可憎,它是和快樂劃等號的。​

大人做榜樣​

展示給孩子日常的規矩和規則​

社會禮儀等是一種最基本的行爲規則。在孩子那裡上升不到道德層面。讓孩子看到大人如何做,並且不要給他們心裡負擔的時候,孩子一般都能自然而然學會。​

比如見到年長的人,我們要去喊爺爺奶奶好、叔叔阿姨好、老師好,當然,這也有個時段,有些孩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甚至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他就是不願意喊,他不願意喊沒有關係,不去強迫孩子,因爲孩子再大一點,等他進到幼兒園,他會看到很多孩子都開始喊老師好的時候,他也就開始跟着喊老師好了。同時也要給他建構這樣的一些規則,比如說綠燈行、紅燈停這樣的一些交通規則。​

所有這些基本的日常規範,都需要父母先以身作則。​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給出孩子解決辦法​

孩子遇到一些問題開始大發怒的時候,脾氣特別大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接納孩子的情緒,並嘗試引導孩子:“寶貝,你現在很生氣,媽媽知道,但是你這種方式可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結果。”如果孩子具有語言表達能力,就需要去跟他溝通。如果孩子不能具有語言的表達能力,就要去同理孩子的情緒,然後讓孩子安靜,待孩子安靜以後再跟孩子去講,有些什麼樣的需要是可以給孩子滿足的,有些什麼樣的需要不能立刻馬上滿足。​

爸爸對於孩子自控力和規則建立很重要​

在建構孩子自我控制的過程中,父親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爲什麼這麼說?媽媽對於孩子的最大意義,是照料;爸爸對於孩子的最大意義,是陪玩。如我上文所說,玩兒中訓練孩子的自控力和規則意識,最容易。​

比如,爸爸和孩子一起搭積木,我搭三層、你搭六層,說到做到。這時爸爸就是在給孩子做自控力的訓練,從而建立規則意識。​

比如給孩子解答一道數學題的時候,媽媽可能會告訴孩子這個該怎麼做,但爸爸可能更多的時候會啓發孩子從另外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男女性思維方式的差異,生理上的原因決定了他們思維上有差異。所以,爸爸的視野更開闊,提供的可選擇辦法更多,這種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控事件進展,也會強化孩子的信心,逐漸習得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