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就是過年的規矩

刻在骨子裡的教養,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資產。帶孩子開心過大年,先從學習遵守規矩開始。

作者 | Moon

《論語》中有一則非常經典的故事,叫“過庭訓”。

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兒子孔鯉看到後,想偷偷溜走。

孔子攔下他問:“今天學禮了嗎?”

孔鯉答:“沒有。”

孔子便教導兒子說:“如果不學習禮儀,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過程中,留下了不少規矩。

春節期間,人來客往,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透露着禮貌和教養。

今天,我整理了一些過年期間應該注意的規矩,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有所借鑑。

不說破話

老一輩人常說:萬物莫不有規矩。

國有國法,行有行規,說話自然也有說話的規矩。

尤其是過年期間,大家免不了要走親訪友,家裡也會有很多客人來拜年。

如果孩子不懂說話的禮儀,難免會說出一些令父母尷尬的話。

不僅讓人覺得孩子毫無教養,甚至影響到對大人的看法。

所以在春節這樣一個闔家歡樂的日子裡,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哪些話不該說:

在飯桌上

相信每年春節,大家都會在飯桌上遇到這樣的孩子:

霸佔自己喜歡的菜,不讓別人食用;

肆意拉桌布、推桌子、丟食物、撒潑哭鬧;

沒吃幾口就亂跑,從客人身邊擠進餐桌……

孩子的家長見怪不怪,習以爲常。

而作爲旁觀者,通常第一反應會是:這孩子沒什麼教養。

有人說,從一個人拿筷子的樣子就能看出他的出身,一個人在吃飯時不經意流露出來的舉止最能看出他的修養與內涵。

僅僅是一頓飯的時間,就能看出孩子背後的家教。

春節聚餐前,父母一定要提前告訴孩子,飯桌上該注意的幾件事:

有客來時

《常禮舉要》中說:及門先趨,爲客啓闔;入門必爲客安座……

客人來了一定要講禮儀,守規矩。

孩子作爲家庭的一員,自然也有義務幫助父母招待客人。

在迎來送往的過程中,孩子也能懂得更多禮儀規矩,鍛鍊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從而逐漸成長爲一個言行得體、懂事體貼的人。

到別人家

知乎有一個關於熊孩子的熱門話題。

三千多條回覆,幾乎都與春節親戚串門有關。

其中一位網友說:

“想想這些熊孩子的父母真可憐,能生養,卻不會教養,以爲是愛他卻是在害他。自己視若珍寶、溺愛着、巴不得供起來的大寶貝,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個令人厭惡的煩人精。”

網友的評論固然有些尖銳。

但身爲家長,如果沒有好好教育孩子,難免他以後不會被人嫌棄。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會藉着春節的機會教會孩子做客的規矩: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傳統禮儀之邦,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是中華文明的傳承,往往蘊藏着深刻的做人之道,處事之法。

春節時期,也是教孩子做人的好時機,刻在骨子裡的教養,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資產。

點個贊吧,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把尺,讓他懂分寸,知禮儀,守規矩,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