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學賦彩體育名片(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

圖①: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   圖②: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   圖③: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   圖④: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呈現出絲帶飛舞的效果。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進入倒計時一週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亦進入關鍵期。活力中國,再次吸引世界目光。冬奧形象景觀設計,也成爲公衆關注的焦點。

從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初步探索形象景觀設計,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構建起一套完整的形象景觀設計系統,在大型體育賽事中,形象景觀設計理念和體系不斷成熟,成爲世界認識中國的直觀窗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中國體育設計的亮點所在。如何以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展現國家形象、詮釋體育精神,成爲當代設計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薈賽事特色 展中國韻味

設計區別於純藝術創作,需要直接服務社會大衆。特別是體育設計,需要依據不同賽事的性質、任務和特色,展開創意設計

一些體育設計,以“立象取意”的方式,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擇取適合的文化意象,突出賽事特色,展現國家形象及城市性格。比如,南京2014年青奧會會徽選用活潑明快的色彩,將南京明城牆城門和江南民居輪廓,藝術地組合在一起,勾勒出“NANJING”字樣,既彰顯舉辦城市的文化氣質,也洋溢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青春氣息。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是廣泛普及田徑運動的重要契機。在設計吉祥物時,團隊選擇大衆喜愛的、具有北京文化特質的沙燕風箏作爲主要視覺元素之一。吉祥物“燕兒”充滿生機,線條流暢,代表了田徑運動員矯捷靈敏的身姿,體現出此次賽事的鮮明特徵

當下,國內不少體育設計以漢字爲主要元素展開。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鮮活載體,其豐富的形態變化推動了藝術發展,美學內涵深厚。如何將漢字巧妙轉化爲兼具美感、表現力和傳播力的視覺符號?如何避免同質化設計?這需要設計師在深入理解設計項目定位的同時,鑽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對相關元素進行整理、歸納和提煉。

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將運動人形與漢字“京”相結合,將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和韻味融入“Beijing2008”字體設計,巧妙借用傳統印章形式,表達北京將“舉辦一屆歷史上最出色的奧運會”的莊嚴承諾。

在設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時,設計團隊同樣以漢字爲基礎,着力呈現厚重的東方底蘊。同時,爲向世界展現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設計團隊創新設計手法,賦予視覺形象以國際化的現代風格。

當設計師選擇同一個漢字時,立意和表現更需有的放矢。比如,北京2022年冬奧會申辦標識與會徽的設計靈感都源於“冬”字,但設計理念並不相同:申辦時,更加強調實力、文化和承諾;舉辦時,更側重“以運動員爲中心”的理念,表達對冬奧會以及每一位運動員的重視。因此,申辦標識更寫實,而會徽則更抽象、更有運動感和力度。兩個標識,既一脈相承,又富有不同寓意,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形態。由此可見,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設計,並不是一味拷貝、堆積傳統文化意象,而是對傳統文化合情合理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融運動形神 尋文化根脈

古人有自己的設計觀――“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古老的智慧隨着時間流淌,匯入中華文明歷史長河,傳承至今。今天的體育設計,不僅要展現運動的形與神,更需追尋文化的根脈。

在構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形象景觀設計系統時,設計團隊的首要工作便是尋找能夠支撐這一系統的文化根源。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成爲設計團隊的靈感源泉。它像一根線,貫穿設計工作始終,體現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作爲奧運會和殘奧會形象景觀的重要構成元素,“核心圖形”是連接會徽、吉祥物、體育圖標、口號等形象元素的關鍵紐帶,主要應用於場館內外景觀、城市景觀等領域。爲做好這一重要元素的設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設計團隊將京張賽區山形及長城形態,與象徵傳統文化的青綠山水長卷、充滿動感與力量的線條、書法的韻味,以及運動員的激情、賽場的滑道和前沿科技融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國風韻的冬季美景。與此同時,團隊就如何使其“動”起來這一問題提出過許多構想,“道法自然”――遵循地球的運轉規律,成爲共識。依據自然法則運動的動態圖像,呈現出天、地、人和諧共處的立體空間。當觀衆走進比賽場館時,他們不只是在觀看景觀,更是在“參與”景觀的形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大自然留下的豐厚遺產,比如傳統礦物顏料。從古至今,傳統礦物顏料廣泛應用於壁畫、彩塑等中國傳統藝術中,成就無數佳作。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色彩系統,以傳統礦物顏料色彩爲基礎,結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對三個賽區城市冬季色彩、春節文化色彩的調研,最終確立而成,形成人文與自然相互交融的多彩視覺呈現。

無論是會徽設計、吉祥物設計,還是色彩系統設計,其本質都是運用現代設計符號表達傳統文化背後的關鍵支撐點。設計師要想做出有中國韻味的體育設計,必須沉潛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去,對書法、繪畫、雕塑、器物、傢俱等都有所瞭解、吸收,把握思想精髓,然後才能化一爲萬,在轉化創新時得心應手,成就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精神的體育設計。

向未來求變 促協同創新

伴隨時代發展,人們觀看事物的方式不斷改變,設計也必須隨之而變。

“面向未來”應成爲大型體育賽事形象景觀設計的重要理念。可以預見,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5G、4K/8K超高清等技術,將在未來幾年迎來快速發展期。因此,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形象景觀設計團隊在設計會徽時,着重考慮了圖形的技術延展性和立體可能性,經過無數次修改和推敲,運用現代設計手法,結合漸變色彩,使會徽更具“未來感”,爲新技術應用留出空間。

設計不僅要融入新技術、瞄準新空間,也要面向新受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的主要受衆羣,是“00後”甚至“10後”,他們成長於互聯網時代,對吉祥物的創新思維和表達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在設計吉祥物“冰墩墩”時,設計團隊以熊貓爲原型,用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徵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賦予整體形象以“創造非凡、探索未來”的寓意,展現出濃濃的科技感。北京冬奧組委還聯合專業設計團隊,推出吉祥物微信表情包,讓吉祥物“動”起來,走進大衆生活。在設計體育圖標時,考慮到移動終端傳播效果與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團隊同樣選擇將源於篆刻、古文字的二維圖形轉化爲三維動畫,既展示出現代冰雪運動的蓬勃生命力,也讓更多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有了全新認識。動態體育圖標設計,可以說是傳統藝術、現代設計與科學技術跨界融合的生動體現。

設計師,本來就不只是單一領域的專家,還是肩負多重責任的組織者。今後的設計師更需充分了解不同領域,把各領域人才集結在一起,協同完成設計工作。比如,在動態圖形設計中,團隊便集合了物理專家、數學專家、計算機程序員、動畫設計師、平面設計師等,一起展開協作。

未來,持續推進跨媒介、跨學科、跨領域多元合作,激發體育設計靈感,促生基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體育精神的新創造,將不斷爲世界體育運動貢獻獨特的中國文化符號,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國開放自信、熱情友善的良好形象。

(作者爲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本報記者馬蘇薇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