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期待「雙城論壇」成爲「多城論壇」

▲此次雙城論壇上海市副市長周波出席。(資料照/記者魏有德攝)

趙春山/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兩岸和平發展是維持現狀的最佳途徑,認爲臺灣不應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缺席

臺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於本(12)月20日登埸,因時值臺灣「九合一」選後,故備受外界關注。對岸雖把這次選舉視爲臺灣內部事務,刻意保持低調;但中共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卻認爲選舉結果「反映廣大臺灣民衆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針對國民黨的獲勝,國臺辦更喊出「歡迎城市交流」的口號,對象限於「在對兩岸關係性質、兩岸城市交流性質有『正確認知』的那些縣市。」

對於國民黨的勝選,對岸不會有「見獵心喜」的感覺。雖然韓國瑜「人進來、貨出去」的口號,有劍指對岸的意味;但在各地的選戰過程中,「中國因素」始終被視爲「票房毒藥」,參選人避之唯恐不及。前總統馬英九在「馬習會」三週年研討會提出的「不排斥統一的可能性」,這個說法還被黨內同志批爲「豬隊友」。而事實證明,民進黨確實在選舉造勢時利用這句話大做文章,只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對論壇高度重視

上海市長應勇因行程滿檔未能出席這次「雙城論壇」,但派出的代表,上海常務副市長周波,位階也相當高,而且是分管經濟方面的工作。上海對這次論壇的高度重視顯而易見,會前還由上海臺辦主任李文輝率團來臺進行相關準備工作。北市邀請的與會人士則遍及臺灣的產官學各界,希望爲兩岸的城市交流起帶頭示範的作用。

「九合一」選後,中共的對臺政策將以「區別對待」的原則,採中央地方區隔、政黨區隔、官民區隔和政經區隔,來處理兩岸關係的相關事務。

柯文哲與上海市長應勇。(資料照/記者徐政璿攝)

民進黨執政後,中共即片面關閉與蔡政府所有官方之間的協商對話管道。離總統大選只有一年多的時間,要恢復接觸幾乎沒有可能。中共也不會放寬與民進黨的交往限制,最多是循以往舊例,對特定人士做選擇性的交往。國共之間已存有溝通的平臺,國民黨勝選後,雙方的接觸會更爲加強。

「九合一」選後臺灣的政治版圖,已形成「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中共加強與藍營執政縣市的交往,更能凸顯遠近親疏的不同。尤其是,透過「區隔式」的經貿互動,會讓藍綠執政縣市的民衆有不同的感受。

突破僵局人心思變

北京涉臺工作人士對臺灣政治生態的「突變」,應有始料未及之感,但對落實「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訴求,應更有自信,也讓那些主張武統」的急進主義者,更覺師出無名。對岸許多人忽視,在民進黨執政下,包括官方所做的民調在內,都顯示臺灣民衆主張「急統」和「維持現狀後走向統一」的人數,竟然超過主張「急獨」和「維持現狀後走向獨立」的比率。造成這項民意變化的因素:一是臺灣的人心思變,希望突破兩岸僵持的現狀;二是兩岸交流讓民衆對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有感;三是對岸把推動「兩岸一家親」和「兩岸心靈契合」的工作,深入到整個臺灣社會,尤其是強化兩岸青年交流的工作。

期待雙城擴展爲多城

我們預期,類似「雙城論壇」的兩岸城市交流,將在選後如雨後春筍般接踵而來。我們希望把交流的面相,從雙邊擴展爲多邊,即從「雙城論壇」擴展爲「多城論壇」。城市之間合作的內容要有具體的規畫,尤其必須強調文化的領域,避免陷入唯利是圖的重商主義泥沼。規畫必須具有整合的概念,即加強縣市的橫向聯繫,切忌大家各顯神通、各自爲政。

最後,我們認爲兩岸城市交流要從兩岸關係的正向發展來考量。地方交流須符合臺灣整體利益,即不能跳過政府公權力,而造成「以民逼官」、「以商圍政」的不良印象。臺灣幅員狹小,對岸推動城市交流也應超越藍綠界線,並展現包容力,把「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界定爲不分顏色的全體臺灣人民。

熱門點閱》►蔡柯會圖窮匕見 綠白合作破局時►柯蔡會前的橄欖枝

►看更多【趙春山】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