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會聚焦】楊開煌/主動式促統取代互動式和統

兩岸關係美中較量緊密相關。(圖/路透)

【「三臺會」日前登場,《雲論》本週推深入專題,邀請多位專家,帶您綜觀兩岸情勢。】

一、回顧:

俗稱「三臺會」的年度性「兩岸關係研討會」,是自1991年以來已經連續27屆,此「研討會」不同於大陸其他相關機構或團體所舉辦的「兩岸關係」會議,除了屆數長、人數多、有規模、有品牌之外,此一年度性聚會,也一直反映了兩岸關係與兩岸發展的變化。

從兩岸學者發展來看,我們清清楚楚地感到,在上世紀是兩岸差距比較明顯的年代,新世紀是兩岸差距不斷縮小的年代,上世紀的研討會一般而言,大陸學者的發言,比較是政策說明和強調,時間的掌握也比較隨性;相對而言,臺灣學者比較採用的是學術研討會的規範

論文格式內容來看,大陸學者的文章比較是政令宣導的心得報告性質,臺灣學者比較採用學術論文的格式和規範。新世紀以來兩岸學者論文從形式來逐漸趨於一致,從內容來看,也可讀到更多大陸學者的創見與獨見。但是兩岸經濟發展則與之相反,在上世紀是兩岸差距不斷縮小,新世紀以來,兩岸差距不斷擴大,如今兩岸的各自發展,已經不是一個級別的實力。

從研討會的過程來看,臺灣學者從驕傲地捍衛自己正統性到不斷爲臺灣向中共爭利益;反之大陸學者不斷從臺灣學者瞭解臺灣,到自信地論述中美之間、兩岸之間的差異和大陸自身的不足與作爲。

從研討會的參與者來看,臺灣學者在國民黨執政時代,參與的層面比較多元,特別是偏綠的學者也所見不鮮,反而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偏綠學者集體的、公開的登陸則不多見,大陸拒邀自是主因,然而以往的相互猜忌也是客觀存在的障礙;結果變成相互瞭解的越來越加深,相互猜忌的也越來越互疑。大陸的學者近30年來,可謂新人輩出梯隊完整,而臺灣學者則略顯青黃不接,相對與兩岸關係對己方重要性而言,臺灣的情況頗令人憂心。

從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在中國大陸官本位的社會中,研討會的規格基本上是由官方參與者的官銜是一個參考的指標,也客觀反映出官方對會議重視的程度,在上個世紀的研討會,一般都有一位以上的副部級的幹部參加,三家主辦單位領導人蔘加,再加上地方副首長參加,近幾年的以來,「三臺會」一方面是兩岸的學術交流的渠道日增,不再特殊,另外也因爲兩岸關係不確定因素增加,「三臺會」的性質功能,也有所調整,去年在太原召開們「三臺會」可能是因爲中共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初任臺研會會長出席會議,所以另外兩家的領導人也出席,山西省的官員也都派人與會。

二、調整:

今年則不論有意或無意,竟然三家的領導人沒有一位出席,地方官員只是參加開幕合照,唯一兩岸熟悉的參與者是退休兩年的孫亞夫副主任,從規格論,有些純民間氛圍,然而兩岸關係在中國大陸依然是高度敏感的政治問題,沒有官方領導的參與,代表重要性的下降,從早期的精英論壇,已經成爲精英聯誼,這樣的安排也正符合當前兩岸交流的形勢,只有民間往來。也說明了問題官方沒有接觸。然而更加重要的是當前習近平領導下的「國家統一」作爲,已經出現以下的轉變:

第一是從處理兩岸關係到處理臺灣問題,在馬英九時代雙方有了「九二共識」,因而在涉臺事務上不能不顧及馬政府和國民黨的執政,因此,中共的「臺辦」在出臺各項措施時,是以處理兩岸關係往和平發展的方向爲主,有些事可以等,可以忍,可以協商;如今沒有了「九二共識」,對中共而言,就沒有協商的對象和必要性,那就是單方面處理「臺灣問題」而己。因此,不再因爲顧慮國民黨的選情而自縛手足,在促統的道路該做什麼,做什麼,該何時做,就何時說。

第二是從共促和平統一到主動推進祖國的完全統一,在以往中共的和平統一是兩個寄希望,特別是寄希望於臺灣當局,一開始是兩黨談判,之後是談判中可以聽取、吸收臺灣其他黨派的意見、看法,之後是兩岸談判,然而40年來,實踐證明可以談的黨不敢談,敢談的黨不能談,如今看來,沒有臺灣人民的認同,談判式的統一,完全無法啓動,啓動也沒有效果;因此,只能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以民促官和談,所以互動式的統一,就轉爲主動式的和平促統,因爲是主動促統,所以「反獨、惠臺」兩手都要硬,讓臺灣人民理解反獨沒有選舉假期,紅線絕不可逾越,臺獨絕對行不通。同時也提供臺灣人民的出路,惠臺肯定更主動,落實也必然更加效率。長期貫徹,以求效果。所以纔有學者倡議和平協議的研究。

第三沒有武統政策但有武統準備,準確而言,是武力反獨的準備,中共的「反分裂法規定了「和平促統,武力反獨」的唯一性,「反分裂法」規定只有三種用武的時機,所以嚴格而言,中共依法理臺是不能以武促統的,但是可以武力反獨,當然更可以非武力反獨,所以在國際必須以有效手段應對臺獨隨時隨地的;如對臺獨的武力威脅,則是針對美國的干預,特別是川普政府頻頻對臺灣事務公開釋放錯誤信息之際。武力反獨的準備也隨之提升,因此容觀而言,解決臺灣問題的不確定性、危險性是在提升。

三、結論:

當然,「三臺會」畢竟是學術性的交流活動、聯誼活動,可以感受當下的氛圍,但非政策的發佈,氛圍是隨客觀環境,當下事件而變動,氛圍未必成爲政策,政策也不必然依據氛圍,然而氛圍的營造和積累有可能形成政策的壓力,兩岸關係走今日,已經是各自逼在牆角,雙方皆出現退無可退,接下來就是比籌碼的時期,其中一方自己的籌碼有限,只能靠美國這個外來的干預,偶爾提供一些有代價、看似對臺的「好」處。

所以,這一場籌碼的對抗不會是兩岸之間的勝負,而是中美之間的較量,何時及如何讓美國被迫或自願退出,則兩岸之間自然要出現一種長期、穩定的政治安排,至於在當前的形勢下,臺灣恐怕雖是身在其中,但只是關鍵性的「邊緣人」而己。

【三臺會聚焦系列評論】

【三臺會聚焦1】趙春山/三臺會氣氛詭譎 慎防兩岸因誤判而擦槍走火

【三臺會聚焦2】趙春山/以「和平協議」規範兩岸「和平競賽」

【三臺會聚焦4】陳一新/兩岸簽訂「和平協議」難在哪裡?

●作者楊開煌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