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省錢是一種美德

環球時報比利時特派記者 牛瑞飛印象中的歐洲精英人羣似乎是穿着名牌服裝,手提奢侈品牌的包包,在米其林餐廳裡吃着牛排鵝肝、優雅的女士手端着拉菲……直到來到歐洲工作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各階層人士打交道,歐洲人真實的生活狀態才展現在我的面前。可以說,真實的歐洲人消費觀完全顛覆了我腦海中的印象。在這裡,無論窮人富人省錢都是一種美德

歐洲的一家二手服裝店

夏季打折季是重要時刻

剛從國內來到歐洲時很不習慣。二月的布魯塞爾天天下雨,而且還伴隨着大風,路人皆穿着防雨衝鋒衣,於是我也跑去商店準備買一件,一看價格,200歐起步,再乘上8的匯率,我真有點崩潰。當地朋友告訴我,歐洲人一般很少在正價的時候購物,大家喜歡等到打折季再出手,特別是在夏天的那次打折,折扣相當大,很多歐洲人會利用這個機會把來年需要的東西都買上。我也看過媒體的報道,說是夏天打折季是唯一一個允許商家虧本銷售時期

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比利時的夏季折扣季比往年來得晚一些,8月1日正式開始,爲期一個月。打折季第一天正好是個週六,我早早趕了過去。商店到處掛滿了七折、五折、三折的牌子,讓人不覺熱血沸騰。最終,我以三折的價格買到了兩件歐洲知名戶外品牌的衣服,感覺賺到了。在我離開時,店裡的顧客漸漸多了起來,試衣間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開始後悔自己買少了,但因爲比利時政府要求購物限時30分鐘,實在沒時間再多挑上幾件了。購完物,我和在門口抽菸休息的售貨員小姐姐聊了幾句,她告訴我,每年夏季打折季的一個月銷售額能佔到全年的40%以上,今年由於疫情,商店在三四五月都停業了,所以今年夏季打折季折扣更大,商家把全年的銷售期待都給了它。

之後,我又去了一家鞋店,一位年輕的媽媽給孩子買了25到28碼每種尺碼兩雙鞋,她提了一個大袋子,還拉了一輛買菜小車,看到我驚訝的眼神,她說,孩子長得快,這些衣服鞋子平時不打折太貴了,趁着有折扣囤上一年的,可以省不少錢。“每年夏天的折扣季是生活中的重要時刻,我總會把度假時間與折扣季錯開,特別是折扣季剛開始的幾天,因爲之後尺碼和樣式都不全了。”

二手衣服按斤賣

記得有次逛街,我發現了一家生意特別好的服裝店,這裡衣服都很好看,而且價格非常便宜,只是有一點比較奇怪,就是所有樣式的衣服只有一件。問了以後才知道,這是一家二手服裝店,品質較好的名牌衣服只要10到30歐元,而普通的衣服稱重售賣,15至30歐元一公斤。而且消費的人羣都是年輕的姑娘小夥兒。之後,我和房東女兒,一位不到30歲的姑娘聊起了這個話題,她是一名律師,收入很不錯,她告訴我,她也常買二手衣服,因爲在她眼中,二手衣服環保又便宜,何樂而不爲呢?

在歐洲人的生活中,二手物品一點也沒有受到歧視,反而成爲一種環保和節約的代名詞。而且二手物品的法語直譯就是“包含機會的產品”,就是購買二手產品你就抓住了省錢的機會。歐洲的家長很少購買新的兒童手推車,二手、三手甚至四手推車都很正常;二手書書店新書書店生意更好;幾千歐元的二手汽車也比新車賣得快;逛逛銷售二手物品的跳蚤市場更是歐洲人最愛的休閒方式。

5月時,我去超市購物,因爲疫情,超市限流,很多顧客都在門口排隊。排在我前面的一位六七十歲的比利時老人和我聊起天來。她告訴我:“你應該利用排隊這段時間下載一個這家超市的手機應用,再填好資料成爲會員。”她把自己的手機應用打開展示給我:“你看,註冊了會員會有很多優惠,比如這種意大利麪,價格是1.5歐元,但會員如果購買3袋以上,就可以有30%的折扣。成爲會員後,每兩週超市都會把最新的廣告摺頁寄給你,你可以根據打折情況有計劃的購物,能省不少錢。”我這纔想起每次購物交錢時,總會發現前面排隊的顧客手裡攥着好幾張彩色的紙,原來這是他們從報紙或網上剪下或是打印的折扣券。歐洲很多國家都有這種折扣券,而且全國通用,使用非常方便。

節儉生活有傳統

歐洲一直有一種理念,即對生活做減法。節能有機的生活理念也是歐洲居民的共有追求。早在15世紀時期,勤勞、節儉的思潮就在歐洲紮根了。19世紀早期,德國就開始在學校內進行大規模的節儉美德教育。像法國、荷蘭、瑞士,祖輩就是農業起家的,這些人從貧困走向富裕,逐漸培養了後輩務實勞作、居安思危的美德。

法國有句諺語“節儉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買能充分利用、物有所值的東西。”歐洲人一向有節儉的傳統,在他們眼中,浪費是沒有教養的顯著表現。比如,吃飯時,歐洲人光盤以後,還常常用麪包蘸着盤子裡的湯汁吃掉,如果在外就餐剩下不少飯菜,會被認爲是不禮貌的行爲。即使在歐洲的皇室,節儉也是一項傳統,比如比利時國王家的幾個孩子,衣服都是大孩子穿小了,小孩子接着穿,記者經常會拍到時隔幾年後,一件衣服又穿在了另外一位小王子、小公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