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仔爬累了呼呼大睡 夢中介紹穿吊帶「臺北赤蛙」

圓仔學爬好累,倒頭呼呼大睡。(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27表示,大貓熊寶寶「圓仔」正在學爬,有時練習可看到牠努力蹬起後腿,但有時爬累了,就呼呼大睡,餓了會哇哇叫呼喚媽媽圓圓」,模樣非常可愛。在臺灣其實也有一個綠色、會攀爬、跳躍的可愛小不點,但現正面臨着生存危機,牠們是「臺北赤蛙」。(看更多~超級療愈小圓仔)

動物園表示,正在學習爬行的「圓仔」活動力越來越好,當牠趴在木板上練爬時,會努力的蹬起後腿撐起前肢想要努力前進,有時爬着爬着就累到睡着了。但是越來越大隻的「圓仔」仍然是個媽寶,一旦肚子餓了,還是會哇哇大叫,呼喚媽媽「圓圓」餵奶。

動物園指出,臺灣也有一個綠色、會攀爬和跳躍的可愛小不點「臺北赤蛙」,牠們現在正面臨生存危機。園方研究人員在1999年於臺北縣三芝一處睡蓮花田發現臺北赤蛙棲息,同時記錄到包括臺北赤蛙共15種蛙類,以及許多水生植物和昆蟲,隨即就在當地設立長期調查樣區,進行臺北赤蛙生態研究。

▼最佳無毒生活環境代言「蛙」─臺北赤蛙。(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多年來研究人員發現,曾活躍在臺灣西部田地與埤塘的臺北赤蛙,因棲息地破碎化、消失與掠食者捕食危機,目前面臨快速消失的危機,北臺灣僅在臺北三芝、桃園楊梅龍潭有少量族羣分佈。

動物園說,研究人員迄今仍持續觀測三芝與楊梅的臺北赤蛙族羣,也和當地居民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合作進行保育計劃以及人工覆育定期進行野外族羣調查與棲地調查,也開始進行人工覆育;透過多年來試驗,已能掌握保育繁殖需求,併成功繁殖臺北赤蛙。

臺北赤蛙體型瘦長,背部黃綠翠綠色,帶兩條鮮明金白色背側褶,像是穿上了吊帶一樣,模樣可愛。成年雌蛙體長約4公分雄蛙略小爲3公分;後肢具有蹼狀構造。臺北赤蛙因在臺北發現而命名,隨水草草叢而居,是最佳無毒生活環境代言「蛙」。

看更多~超級療愈小圓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