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石伯睡蓮田保護不了 「臺北赤蛙」三芝今年只剩一隻

臺北赤蛙。(圖/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提供)

地方中心/新北報導

被譽爲水中精靈的稀有保育類「臺北赤蛙」,因棲地破壞及人爲捕捉瀕臨絕跡,新北三芝地區數量最多時達200多隻,但這幾年蛙跡稀少,研究人員今年至今只記錄到一隻,蛙鳴快變絕響。點這裡看更多臺北赤蛙

臺北市立動物園研究人員1999年在三芝農民文石阿石伯」的睡蓮田裡,意外發現大量臺北赤蛙,說服他放棄使用農藥,改以有機種植。蓮花田裡的臺北赤蛙數量直線上升,2004年數量達最高峰,使得「阿石伯」蓮花田知名度大增變觀光景點,引來不少地方媒體民衆前來參觀,甚至捉蛙回家飼養。

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人員林宣佑指出,2005年開始「臺北赤蛙」因人爲捕捉數量開始減少,屬兩棲類動物的「臺北赤蛙」原先雄性數量多於雌性,捕捉民衆都會抓一公一母回家繁殖,使得赤蛙性別更不平衡,雄蛙找不到交配對象,數量便開始下降,只能逐步走向滅絕。

林宣佑表示,當地梯田經常有休耕時期水田也逐漸變成旱田,同區強勢物種如斑腿樹蛙虎皮蛙、紅耳泥龜也漸漸遷移到「阿石伯」的睡蓮田生活,臺北赤蛙生存空間變小,甚至蝌蚪成蛙被吃掉。但他也解釋,臺北赤蛙出沒時機天氣溼度相關,今年記載的唯一一隻是科學數據,並不代表真實生態數據。點這裡看更多臺北赤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