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趣聞:那些知名網遊工作室成名之前……

本站遊戲頻道獨家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講述起源故事總是能讓我着迷,特別是當這些故事讓我對曾經吸引我的事物產生全新的觀點時。比如說,我特別喜歡看演員們最早拍的影片,也特別願意去了解雅達利、微軟這樣的大型公司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關於MMO遊戲工作室起步的故事很多,誰會想到一個曾經專門紅白機遊戲的工作室如今成爲地球上最大的MMO遊戲開發商?而另一些在上世紀80年代不曾加入MUD(文字網遊狂潮業餘遊戲愛好者,最終卻成了PVP遊戲的革命人。今天,我們回到當今最著名的幾家MMO遊戲工作室剛成立時候,讓本站遊戲頻道的小編帶大家去簡要了解一下他們的成長史。也許看完這篇文章以後,你對它們將完全改觀。

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

在《魔獸爭霸:人類獸人(Orcs & Humans)》之前,這家工作室還不叫暴雪。1991年,三個剛剛畢業開始工作的大學生成立了名爲Silicon&Synapse(以下簡稱S&S)的工作室,專做遊戲移植和重製。S&S的首個項目是紅白機遊戲《瘋狂賽車(RPM Racing)》,1985年同名8位元電腦遊戲的重製版。另外,早期他們做過的遊戲還有《失落的維京人(The Lost Vikings)》和《搖滾賽車(Rock 'n Roll Racing)》等。

直到1994年,這家工作室纔開始有所轉變,改名爲暴雪娛樂,推出了第一部《魔獸爭霸》遊戲。有趣的是,在更名爲暴雪之前,他們曾想過叫Chaos Studios(混沌工作室),但是發現已經被人用了,不得已才換了現在這個名字

神話娛樂(Mythic Entertainment)

就像《戰神金剛》是由多個部件組裝起來的一樣,Mythic工作室同樣如此。它之所以有今天,旗下的幾個團隊缺一不可。最初,Adventures Unlimited Software和Interesting Systems兩家工作室合併了,他們中各自都有在1980年代製作MUD遊戲的老人。Mark Jacobs的《阿拉達特》(Aradath)》 和ISI的《黑暗降臨》則是後來神話娛樂的《亞瑟王的暗黑時代》的靈感來源。這些工作室當時都大量利用GEnie和AOL這些在線平臺出售遊戲,獲取利潤

神話娛樂於1995年成立,20世紀90年代,他們製作了大量不爲人知的遊戲項目,比如《ID4 Online》(獨立日OL)、《Splatterball》(雷霆)什麼的。直到2001年《亞瑟王的暗黑時代(Dark Age of Camelot)》面世,後來作爲網遊代表作的《戰錘OL》更是宣告了這個工作室在網遊方面貢獻

Bioware

Bioware在遊戲行業的崛起是一個既簡單又有趣的故事。幾位在當時非常成功的醫生,因爲業餘愛好相同,決定成立一個工作室。是的,每個醫生都有愛好,而Ray Muzyka、Greg Zeschuk和Augustine Yip的愛好是遊戲。

1995年這三位醫生在希臘語中選了個單詞意思大概是化學什麼的,自己花錢成立了Bioware工作室,然後他們開始製作首部遊戲:《新共和國伊烏族》……哈哈,開個玩笑,他們的處女作是1996年的《超鋼戰神(Shattered Steel)》,《機甲戰士山寨版,這個遊戲表現的不錯,賺了足夠的錢讓工作室繼續存活,之後,醫生們開始探索真正熱衷的遊戲類型:RPG。兩年之後,《博德之門》面世,再後來《無冬之夜》大獲成功,自此,Bioware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至今未曾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