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頗具神秘的牛文化 神聖不可侵犯

對於印度人來說,“牛”可以說是他們的老祖宗,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既可以自由自在地踱步於街頭巷尾,又拉又尿;又可以當街臥倒睡上一覺,絕沒有人敢驚擾它的美夢。即便進入農田肆無忌憚飽食或踐踏未成熟的莊稼農戶也不能驅趕。現在某些印度人,如果能過上牛一樣的日子,那就是天堂……

印度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度,充滿許多神秘色彩。印度教占主導地位,印度教徒數量達到人口總數的80%,從絕對數字上看,印度教徒的行爲方式就代表了印度社會生活風貌。

在印度,你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三五成羣的牛大搖大擺地在大街上游蕩,有的乾脆橫臥於街道中心,對往來於此的行人和車輛一概視而不見,那副悠然自得、唯我獨尊的表情,簡直會讓人產生羨慕嫉妒恨。

印度是個多牛國家,據說全國有5億多頭牛,約佔世界總量的1/4。在旅行途中踩到牛糞,千萬別以爲自己交了好運,如果沒踩到的話一定比較幸運,倒是可以考慮去買張彩票試試手氣。

印度教徒崇拜牛,尤其視母牛爲他們的聖靈,所以牛在印度人的社會中就具有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城市,神牛可以自由自在地踱步於街頭巷尾,累了就地臥倒,睡上一覺,絕沒有人驚擾它的美夢。即使隨便走到一戶人家,或是一個菜市場,馬上就會有人把“飯菜侍候”,甚至還會有人每天定時送食物。在農村牛可以隨便進入田間,甚至可以肆無忌憚飽食或踐踏未成熟的莊稼,農戶卻不能驅趕。

看着印度人對牛的態度,真覺得在印度做牛真好。老一輩中國人在回憶舊社會的苦難時,常用“過着牛馬不如的生活”來比喻當時生活之悲慘。而現在對於某些印度人,如果能過上牛一樣的日子,將求之不得。

在印度教的教義內容中,牛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母牛與印度神學中的轉回轉生教義有關。從一個惡鬼輪迴到一隻母牛要經歷86次轉生的過程,再多一次轉生的話,靈魂便可託生爲人形。而一個殺了母牛的人的靈魂將要輪迴到全程的最低一級,重新開始輪迴生命

爲了幫助一個所愛之人的靈魂走向拯救之旅,親人們捐獻錢財用於飼養印度神廟中的牛羣。他們相信死者必須穿越一條火焰河,而他們的捐助會給予死者抓住一隻母牛尾的權利,以使他順利地遊過火焰河。因此,正統的印度教徒在臨終之前會要求得到一隻牛尾巴

印度教認爲神靈活在母牛之中,神學家們把一隻母牛身體內的男神和女神的數量確認爲3億3千萬。所以,印度人相信從母牛身體中出來的一切都是神聖的。在慶祝黑天神爲牛的守護者的節慶儀式上,祭司用牛糞製成神的模型,將牛奶倒在神像的肚臍上,然後在廟中的地面上圍繞着神像爬行。

祭司們還製作一種神聖“蜜漿”,以牛奶、黃油、牛尿和牛糞爲原料,塗抹在偶像上和信徒身上以示神聖。另外,每天還要用新鮮的牛奶爲神像沐浴。而神廟中的燈盞,燃用的也是由牛油提煉特製而成的奶油。家庭主婦用幹牛糞和牛糞灰來打掃,使他們家裡的地面和爐竈得到儀式性的清潔。

不僅僅是母牛,公牛神話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溼婆的坐騎就是一頭公牛,它被尊稱爲聖牛難迪(Nandi),溼婆經常騎着它巡遊天庭。在遍及印度各地的溼婆廟前必有公牛雕像,已顯示這裡的威嚴。雕像有石頭的、有銅的,有一般本色的,有繪成彩色的,一律是雄健魁偉,栩栩如生。雕像上還常常掛滿花環,分享到主神般的尊榮。

印度教徒普遍對牛懷有一種敬仰心理,爲了表示對牛的敬意,除了在向大神祈禱時,將神牛列於宗教場所並加以朝拜外,印度還有專門爲牛祈福的節日。印度每年舉行一次盛大的敬牛節——“波高”,以表示對牛的珍愛和崇拜。

節日期間,人們用樹葉和鮮花紮成的花環繞在牛的脖子上,並把牛角按個人喜好塗成五顏六色,還在牛角上掛上很多椰果甜餅,然後手持裝有各種顏色的聖水的瓶子,圍繞着牛走三圈,邊直走邊將聖水灑向牛身,並像牛俯伏膜拜四次。

接下來由當地的老者或者僧侶牽着牛走過大街小巷,“聖牛”因不習慣牛角上的重物而不斷地甩頭,掛在牛角上的果品、糕點隨之落地,人們便蜂擁而上,競相揀拾,期盼帶來好運。更虔誠的人則跪在過往的牛羣所揚起的塵土中,用剛排出的牛糞塗抹自己的額頭。牛四散後,人們還要打鼓唸經送行。村莊裡的醫生甚至還收集牛蹄印下的塵土,用於治療疾病

印度農民家中大都養牛,他們待牛如同家人一樣。有錢人把牛廄建得和人住的房子一樣,蓋不起牛廄的人家就讓牛和家人住在一間房裡,有的人家因房小,寧可人睡露天,也要讓牛進屋安眠。早晨起來,主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爲牛梳洗,然後爲牛準備一份包括有面包和水,而主人一家則食用比較簡單的早餐。

印度大部分地區不允許屠宰老牛,而販運老牛又屬違法,這就造成了牛的數量只增不減。目前,印度有大牲畜5億頭,約一半是老牛。有人說,“如果印度不吃掉老牛,老牛將吃掉印度”,這話不無道理。那些生病的、年老體弱的牛,往往被主人拋棄放生。於是,大量可憐的迷途牛,在城市鄉村四處流浪。它們阻礙交通、傳播疾病、製造垃圾、污染環境、破壞市容。如何合理處置老牛,成了印度政府的一件頭疼事。

但是在印度人眼裡,牛的糞便是最純潔的,是清污去穢的上品。看到新鮮的牛糞便,就會馬上跑過去用右手將牛糞抹平,神情虔誠極了。抹成“牛糞餅”是爲了快速曬乾,曬乾的“牛糞餅”是印度農村的主要燃料。印度人認爲,燒牛糞的煙火可以消除一切污穢。有些人乾脆趁熱將牛糞均勻地塗抹在自家房屋的四壁,據說這樣可以祛邪鎮魔。有的印度人爲了延年益壽,竟然每天飲牛尿,或在身上塗抹牛糞。印度前總理德賽訪美時,在電視上解釋自己年逾80還精神矍鑠,就是因爲每天飲牛尿,並認定牛尿是世界一切飲料中最富營養的。

在印度,許多人都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也許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喬布斯在去了印度之後,回到美國也成了一名嚴格的素食主義者,素食主義者連雞蛋也不能食用,可是人體又需要補充蛋白質,牛奶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偉人甘地曾這樣說:“母牛爲什麼被選爲聖化的對象,我心裡十分清楚。母牛在印度是最好的伴侶。她是富足的賜予者,她不僅給我們牛奶,還使整個農業成爲可能。”在印度,人們對牛的感情和甘地差不了多少,現在最大的一家牛奶公司的名字就叫“母親奶製品公司”。

有資料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印度教徒是吃牛肉的,後來發現牛最具有奉獻精神,於是便不僅不再食用牛肉,而且對牛敬若神明吠陀時期的印度教典籍明確規定,禁止殺牛和禁食牛肉。印度學者認爲,之所以厚待牛,主要是因爲吠陀時期的遊牧民,以及後來幾代遊牧民的生活嚴重依賴牛。不僅能爲人類提供牛奶,還能充當耕田和運輸的勞動力,即使是牛的糞便,也能當作生活燃料。久而久之,印度便形成“聖牛”文化。

在印度國大黨舉行的全民選舉中,將母牛和牛犢印在宣傳單上作爲印度國家的標誌,那些不識字的民衆只需要畫叉,即表示選中國大黨。牛已經成爲這個國家的一種象徵。在印度的落後地區,一名女子的價值往往連頭牛都不如,沒有人虐待牛,不尊重牛的生命,但是很多童婚的女子遭到夫家的虐待,屢屢致死。這雖然是印度的一大弊病,但從側面也反映出牛在印度的特殊地位。很多人在提起印度的時候都不免會提及印度社會裡“人讓牛”的獨特景觀,牛在相當程度上已成爲印度的代名詞。

印度教義禁止殺牛,食牛肉,這種禁忌已經深入人心。當有人批評飼養那些已喪失產牛和生育能力的老母牛的習俗時,印度人會回答說:“當母親老了時你願意把她送到屠夫那裡去嗎?”不僅印度教如此規定,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法律輔助文件,表明政府不主張殺生的立場。而禁止屠宰奶牛則是印度憲法的明文規定。只養不殺的做法使得印度不僅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牛,大約一億八千萬頭牛(包括五千萬水牛),而且還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生病的、絕產的、無奶的、衰老的和殘弱的牛。

現代印度雖然早已政教分離,但很多宗教信仰仍然貫穿於日常生活中。印度人對牛的熱愛,如同遠古時代原始人的圖騰崇拜一樣,印度教的牛就是印度人的圖騰,是古代圖騰崇拜在現代的延續。圖騰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特點之一,動物崇拜又是圖騰崇拜的一種,而隨着人類歷史的發展,動物崇拜逐漸退出了現代宗教範疇,但是,印度教卻是一個例外,它將牛偶像化,“牛崇拜”與“牛保護”成爲它的核心教義,印度教徒無一例外承認在他們心目中牛是聖物。

“保護牛是印度教送給全世界的禮物,只要印度教徒保護牛,印度教就將永遠流傳下去。”但究竟誰應該承擔起保護神牛的責任,如果把這個責任全民化,那麼,極少數人就存在着鑽空子的機會,在這方面,世俗的經濟規則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無論如何,讓神牛流落街頭不僅對宗教不恭,而且也對法律不敬。

在印度,牛已被神話到極限,有些事更是聞所未聞。2014年4月,印度麥德亞邦斥資10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10萬元)爲兩頭牛舉辦盛大的婚禮,邀請超過5000名賓客前來觀禮,旨在企盼該邦好運連連,莊稼獲得豐收,免受自然災害。

2013年11月,一名印度男子經過祖母的同意後,迎娶了一頭棕色的“奶牛新娘”。然而,2010年6月,在一個非印度本土的印度教社區裡,18歲的巴厘島少年諾古哈•艾利特(Ngurah Alit)在承認和一頭母牛發生“一夜情”後,被迫迎娶該母牛。最終,因其不純潔的婚前性行爲,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