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研報引發"血案"?A股"不死鳥"栽了 一天跌去1000億

(原標題:一則研報引發"血案"?A股"不死鳥"栽了,一天跌去1000億!炒作泡沫化信用危機也引發另一層擔憂)

A股“不死鳥”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

11月13日,一直強勢的白酒股全線殺跌,多股出現跌停,整個板塊市值蒸發近1000億元,白酒指數暴跌近6%。

分析人士認爲,前面走勢一直強勁的白酒板塊今天之所以出現調整,導火索或是一份研報。今天早上,中金公司突然發佈一則研報稱,目前部分小酒企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或對業績增長有較大透支,資金推動上漲,需警惕短期情緒回落後帶來的衝擊

其實,白酒的殺跌可能還隱含了另外一層邏輯。那就是近期的信用債危機。永煤債違約,AAA信用債信仰碎了一地,這也引發了部分城投債暴跌。分析人士認爲,信用債信仰崩塌之後,地方政府後面的融資會變得困難。這時候會把壓力甩給盈利水平較好的企業(比如之前的茅臺)。而在地方企業裡面,白酒、菸草等公司最賺錢。消費稅改革可能由此走向臺前。去年曾進行了消費稅改革,並考慮將這一稅種將穩步下放至地方,但相關配套細則目前並未面世

白酒暴跌,市值蒸發千億

天底下沒有隻漲不跌的資產,白酒也不例外。實際上,當一個行業成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總是會受到一些天然的限制。當資金都撲向一個地方的時候,通常也會出現一些有形或無形之手的干預。

受外圍不振和內地信用債危機影響,A股全天走勢較弱。滬指盤中一度殺跌近50點,但盤面上抵抗的力量不時涌現,截至收盤僅以下跌約28點收報,創業板則以紅盤收報。但從盤面來看,賺錢效應較差,漲幅超9%個股不足40只。

板塊上,銀行、保險全天走弱拖累滬指,昨日出現大漲的白酒板塊今天驚現跌停潮。白酒指數狂跌5.62%,整個板塊有5只個股出現跌停,板塊市值蒸發1000億元。

從資金層面來看,今日成交量雖然有所放大,但最近四個交易日,成交量已經連續萎縮。而從北上資金來看,也是連續四個交易日淨賣出,今天再度淨賣近50億元。

一份研報

今天早上,中金公司發佈了一份研報。該研報指出,目前部分小酒企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或對業績增長有較大透支,資金推動上漲,我們認爲需警惕短期情緒回落後帶來的衝擊。

中金公司認爲,近期白酒板塊表現較佳,上漲行情已由前期的一二線龍頭公司,逐步擴散至三四線酒企及黃酒葡萄酒等板塊。優異的基本面表現以及全球低利率環境是今年白酒行情的核心驅動因素:

基本面角度,高端白酒在疫情影響下,全年仍維持了量價齊升趨勢,表現超預期;次高端上半年受影響較大,但三季度後基本恢復兩位數增長(夢之藍同比+10%以上,青花同比+30%以上;次高端國緣同比+35%以上;古8以上產品同比+20%以上),預計次高端明年整體增長彈性更大。而市場層面,今年疫情後全球釋放流動性,帶動權益市場整體估值擡升,目前白酒板塊估值中樞處於歷史較高水平。

最近小酒企上漲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是年初以來,市場關注度主要集中於高端和次高端龍頭公司,對小酒企預期均較低,而三季度三四線酒企業績環比普遍有明顯改善,三季報收入利潤基本恢復至兩位數增長,業績兌現引發市場關注;而三季報之後到明年4月份之前都是業績真空期,加上明年上半年低基數帶來的潛在業績彈性,因此獲得資金青睞和炒作。二是近期市場風格擾動,部分資金流入歷史上一直具備“防禦功能”的白酒板塊,助推板塊情緒,目前行情已由白酒龍頭,擴散至三四線小酒企及黃酒、葡萄酒等其他酒類板塊。三是酒鬼酒疫情後表現較爲優異,成爲今年白酒“小黑馬”;金徽酒獲得復星集團收購,使得白酒行業以及優質酒企獲得資本青睞,是價值挖掘的過程,樹立了板塊標杆。從資金選擇的維度,部分投資者開始尋找一些具備酒鬼酒、金徽酒黑馬潛質的標的。

不過,中金公司認爲,從基本面維度看,白酒過去5年大牛市的核心邏輯沒有發生變化,未來仍然是價位升級和品牌集中的過程,高端、次高端以及光瓶酒龍頭會繼續提升市場份額,並獲得可持續的、確定性的增長。

估值不恐高,高端、次高端龍頭估值尚未泡沫化。按照他們的盈利預測,目前一二線白酒龍頭公司2021年平均PE估值在40倍水平,對應業績增速20-30%左右,龍頭估值尚未泡沫化。一是測算一二線龍頭公司未來4-5年左右仍然具備收入/利潤翻倍增長的潛力,確定性強;二是對比了海內外優質賽道的龍頭公司,包括奢侈品、調味品、耐用消費品等,目前估值均較貴,從白酒未來幾年複合增速看,估值層面仍有相對優勢。

一層憂慮

另外一層憂慮則是近期的信用債危機。永煤債違約,AAA級信用債信仰碎了一地,這也引發了部分城投債暴跌。今天不少信用債仍處於大跌當中。

分析人士認爲,信用債信仰崩塌之後,可以預期,地方政府後面的融資會變得困難。這時候,他們會把壓力甩給盈利水平較好的企業(比如之前的茅臺)。而在地方企業裡面,白酒、菸草等公司效益最好。那麼,地方政府會如何甩壓力呢?答案可能藏在消費稅裡。

在營改增完成後,原來營業稅收入劃歸到中央,儘管增值稅按照五五分成,但從各地實際情況看,地方財政在持續減少,且由於營業稅的取消,地方沒有了主體稅種,短期內財政收入難以恢復。於是,2019年10月9日,新一輪消費稅改革方案出臺。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明確提出兩項改革措施:一是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至批發或零售環節;二是消費稅穩步下劃至地方(其中存量部分覈准基數仍歸中央,增量部分歸屬地方)。

從規模上看,2018年國內消費稅實現收入1.06萬億元,佔全部稅收比重接近7%。若考慮到進口環節的消費稅,消費稅佔全部稅收的比例更大,成爲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稅之後的第四大稅種。如此大的規模,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是一筆大錢,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緩解財政壓力。

消費稅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煙、酒、成品油、高端消費品或資源消耗型產品。目前共對15類商品徵收消費稅,其中,煙、油、車、酒4類商品貢獻近99%的國內消費稅,此次改革先對高檔手錶、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再結合消費稅立法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實施改革試點。

不過,自去年下發文件之後,消費稅改革配套措施並未見出臺。但隨着地方融資難和部分信用債違約的出現,可以預期,地方稅制改革應該也會加快步伐,而消費稅則是首當其衝的一個項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