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輩文化,韓國人的處世之道

環球時報韓國特約記者 林龍優】有一次,筆者跟幾位韓國朋友吃飯,一位前輩突然說有事不能來,朋友們開玩笑地問“是不是怕買單”。長期生活在韓國的人都知道,聚餐由前輩付賬是理所當然的事,後輩不需要客氣。經常看韓劇,你也會對韓國前後輩文化印象:後輩對前輩畢恭畢敬,前輩對後輩照顧有加。但韓國前後輩之間的關係,不僅是互相照顧的友好型關係,更是上下關係,後輩必須服從前輩,壓力不小。

韓國酒桌上規矩多。

在外一定要聽前輩的

韓國是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國家儒家文化講究上下尊卑、長幼有序。在家裡要聽長輩的話,在校園工作單位就得聽前輩的話。深入瞭解韓國人的生活,你會發現前後輩關係無處不在,在學校公司軍隊甚至是娛樂圈都普遍存在。

那麼,如何來定義前後輩呢?雖然韓國人喜歡一見面就問年齡,但韓國的前後輩的定義其實跟年齡沒有直接關係。在學校,先入學的是前輩,後入學的是後輩;在公司,先進公司的是前輩,後進公司的是後輩。所以即使有時候後輩的年齡比前輩要大,但也得客客氣氣地稱呼對方爲前輩。

後輩打招呼必須鞠躬

韓國的職場一般都是年齡大的先上位,爲了方便管理。如果年紀小的後輩管着一羣前輩的話,前輩們的玻璃心恐怕會碎一地

作爲後輩,首先要對前輩表示“尊敬”。韓國社會對在什麼場合跟什麼人說什麼話有一套嚴格的規矩,韓國人是很重視面子的,對自己的長輩或者地位比較高的人,不熟悉的人都需要用敬語。很多人調侃韓國人說話一句一個“思密達”,其實那是“敬語”的一種表達方式。當然,跟前輩熟了以後,前輩會說“爲了大家說話方便一點,不用說敬語了”。這就表示前輩想跟後輩拋開禮俗,拉近距離,打開心扉。不過這樣的“特權”只有前輩才能使用。一位中國朋友曾跟筆者抱怨說,剛去公司的時候爲了拉近關係特意跟韓國同事們說“平語”,而不是“敬語”,沒想到讓對方反感,結果英語回覆他。

另外,跟前輩打招呼是不能招手的,需要鞠躬。這一點筆者被韓國同事糾正過很多次,以前在國內跟前輩招手打招呼這個習慣一直改不過來。後來等自己變成別人的前輩,看到後輩們齊刷刷地向自己鞠躬的時候,頗有在黑幫電影裡演大姐大感覺

前輩後輩各有壓力

對前輩,除了“尊敬”,還要“服從”。在後輩的眼裡,前輩猶如“甲方”。前輩吩咐的事情都要辦得妥妥的,不能推脫,不能頂撞。如果跟前輩發生了矛盾,大部分人都會站在前輩那邊,因爲前輩應該受到尊重。後輩跟前輩一起幹活還得有眼力見兒,能察言觀色,這樣才能得到前輩更多的關照。

表面上前輩好像是自帶光環的甲方,但前輩也有甲方的煩惱。作爲被尊重的前輩,當然有照顧後輩的義務,要承擔更多的工作,承受更多的壓力。

聚餐的時候,一般都是年紀最大的前輩買單,後輩連一句“我來付吧”都不需要說,久而久之前輩們就會故意不去聚餐。有趣的是,有一次聚餐吃烤肉,筆者驚訝地發現居然是前輩在烤肉。一般這種烤肉、剪肉、招呼酒水的粗活都是後輩做的。這位前輩笑着解釋說:“因爲這是韓牛啊,這麼貴的韓牛被後輩烤壞怎麼辦?”他補充說,要是豬肉的話就可以放心讓後輩去烤了。

韓國的前後輩文化因強調尊重獲得讚譽,也因強調服從受到不少質疑。特別是引起年輕人的不滿。韓語裡有一個詞爲“前輩甲方行爲”或“前輩刁難行爲”。據調查,在大學裡60%的新生曾被前輩“欺凌”,如被強迫喝酒,甚至被體罰等。在職場上也一樣,今年,一名韓國鐵人三項國家隊成員就因爲長時間受隊內欺凌而自殺,年僅23歲。年輕運動員的輕生引起韓國人的憤怒,有多達5萬名民衆青瓦臺網站發起請願要求政府重視。但輿論認爲,韓國前後輩文化根深蒂固,很難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