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嗎?這次陳凱歌來了:一顆糖引發的戰爭

國慶檔的電影裡,《志願軍:存亡之戰》無疑是最大贏家。

電影除了贏得高票房外,還帶火了片尾的一顆糖。

在影片最後,當營地打剩一個人時,朱一龍飾演的主角李想,拿出一張糖紙舔了一下。

這張糖紙裡,曾包裹着那顆,他自己捨不得吃,後來給了妹妹吃的糖。

可是,在硝煙瀰漫的戰場,已是兵盡彈絕的時刻,主角拿出一張糖紙舔,不禁讓人有點出戲。

還記得陳凱歌2005年時執導的大片《無極》嗎?當時有人評論是“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而那時的饅頭,就像這時的糖紙。把大場面和小事物關聯起來,不免讓宏偉戰爭縮小了格局。

其實除了這顆糖,電影裡還有一些需要斟酌的地方,以下從幾個方面講講:

電影的主題

《志願軍》第二部主要講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五次戰役裡的志願軍存亡戰:鐵原阻擊戰,我軍以2.5萬兵力,對抗敵人的5萬大軍,奮戰10多天後成功守住鐵原,粉碎了敵軍的大計。

《志願軍》系列是抗美援朝的戰爭大片,難免要和同題材的《長津湖》對比一下。

《長津湖》裡貫穿電影主線的是,“鋼鐵七連”的愛國情和兄弟情。而《志願軍》第二部裡,貫穿始終的是,李默尹和兒子李想、女兒李曉,那一家三口的溫情。

本來從“家庭情”上升到“家國情”,以小見大的手法也沒錯。

這顆糖從彭德懷總司令的手裡,遞到參謀長李默尹的手裡,然後傳給了他的兒子李想,最後給到了女兒李曉。

也許導演想表達的是,星星之火的傳遞,也是一家人的溫馨暖意。

但問題是,用一顆糖來穿插這個主線,在電影裡的幾個片段,它都出現得不合時宜。

例如:彭德懷跟李默尹,討論完戰爭事宜後,突然拿出一顆糖來;敵軍突襲而來,炮火烽煙四起,李默尹突然交顆糖給兒子;全軍整裝待發,準備打仗了,李想突然喂糖給妹妹吃。

這顆糖與整個戰爭有點格格不入,導演鋪墊的情感主線,讓人有種生硬安插的煽情感覺。

而《長津湖》裡的愛國情就不一樣了,志願軍在風雪交加的嚴寒環境下,與美軍的王牌部隊激戰。

那些凍成冰雕,炸成火人,粉身碎骨的戰士,觀衆都看到了,愛國無需說出來。

而兄弟情與戰友情,是保護隊友與配合戰鬥,是犧牲自己與成全大局。有時想哭都來不及,何來溫馨動人的家庭相聚,戰爭的殘酷和戰士的熱血,足以感動觀衆,無需刻意煽情。

但這也不能怪陳凱歌,對比一下《長津湖》的導演名單,除了陳凱歌,還有擅長拍動作片的林超賢,和擅長拍武俠片的徐克。

而《志願軍》系列的導演和編劇,都是陳凱歌自己。

少了林超賢和徐克的幫助,《志願軍》會少了點戰鬥動作的細節,也少了點宏偉大氣的俠義。

這個從票房也可以驗證,《長津湖》的票房接近58億,而《志願軍》的票房大概10多億。不過我覺得《志願軍》第二部,還是拍得比第一部好,文章後面我會再講到。

電影的人物

關於主角李想、李曉和李默尹,剛纔講主題時已說過,就不再重複了。

不過有個點值得一提,雖然主線情感有點生硬,但朱一龍的精湛演技還是很感人。

當全營只剩下李想一個人時,他插好飄揚的紅旗,將餘下的炸彈都綁在身上,等着敵軍來到同歸於盡。

這時他跟總部說了人生最後一句話:“我們回不來了,你們繼續前進。”

朱一龍那短短一句話的演繹,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在場的觀衆無不動容。

對比起來,片中的另一個男角色——孫醒,就相形失色了,然而他的戲份可能比李想的還多。

鬆骨峰一戰幾乎全軍覆沒,但孫醒卻能倖存下來。他在受傷失憶狀態下,連續擊殺敵軍狙擊手,還來到63軍當起副連長。

隨後炸燬坦克,突襲水庫,屢立奇功,幾乎達到神化狀態。

如果這是一部漫威電影裡的英雄片,那是沒問題。但這是一部史實戰爭片,其他角色都如此真實,你整一個超級無敵英雄出來,會不會覺得太突兀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個孫醒的飾演者,就是陳凱歌導演的親兒子——陳飛宇。

想想也是,70多歲高齡的陳凱歌拍電影,是要開始爲兒子鋪後路了,還要選抗美援朝這種千古傳誦的愛國題材,不怕兒子以後沒人記起,陳凱歌這盤棋下得真高啊。

相對於孫醒這個神化的角色,反而其他小人物會更接地氣。

有個小戰士向武器專家吳本正反映,手雷超10米就扔不準,不過他們克服了。

可手雷殺傷範圍20米,怎麼克服?直到看見小戰士犧牲才明白,原來是抵近攻擊,用生命來換距離!

還有李曉用廣播向美軍喊話時,唱了《河邊對口曲》裡的“張老三”。

這首歌年代挺久遠,恕我年輕很難共鳴。

但當戰士們衝向敵軍,每個人大聲喊出自己家鄉時,我還是挺感動的。

戰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爲的就是保住戰場後方自己的家園,這纔是家國情懷的表現。

電影的細節

彭德懷總司令曾說,這場鐵原戰役,每個人要像釘子一樣,狠狠地釘在自己的陣地上。

而這個釘子戰術,不是依靠63軍裡的一個營,就能完成得到的。

查詢一下史實,當時63軍的軍長傅崇碧,手下189師的師長蔡長元提出,讓志願軍們搭建幾百個小陣地,每個陣地可能就20來人,但足以能讓志願軍死守鐵原10多天之久。

因爲當時的美軍統帥李奇微,他有個性格特點,每次打一場仗,都要將這裡的陣地全部拔除,纔會繼續推進。

而蔡長元就是抓住了他這個性格特點。

我們雖然不可以打敗你們,但讓你們一個個拔除幾百個小陣地,也足夠你們打10幾天。

正是這些志願軍們視死如歸的釘子戰術,才得以換來最後決定性的勝利。

因此這場勝仗絕對不是一個營的功勞,也不是一兩個英雄就可以做到的。

而陳凱歌導演的個人英雄主義,卻在電影裡的情節中不斷出現。

鐵原戰的最後關頭,志願軍們接到任務,要利用水庫的水涌出,來重創敵人的坦克軍。

其實只要直接炸掉水庫就好了,可是陳大導演,非要讓志願軍們徒手去擰水庫的閘門。

目的很簡單,就是爲了讓鬆骨峰戰役裡,貪生怕死的楊傳玉,這次用肉身抵住門,去擋敵人的子彈,以完成他個人的心理救贖——終於能爲戰爭而犧牲了。

但這個是戰爭大片,應該尊重一下歷史。查詢史實可知,真實鐵原戰中,也是炸燬水庫的。

話說回來,《志願軍:存亡之戰》畢竟票房破了10億,是國慶檔期票房排名最高的電影,網上也有很多好評,我個人也覺得拍得比《志願軍》第一部好。

第一部《志願軍:雄兵出擊》從抗美援朝的起因經過說起,跨度太大難以把控。電影較多的筆墨都放在文戲上,而核心的戰爭武戲被削弱了。

不過幸好最後那場鬆骨峰戰役,還是把那種驚天動地,戰火連天的悲壯熱血給拍出來了。

難怪有觀衆看完說,直接就拍鬆骨峰戰役好了,電影前面的鋪墊都不用看。

結果陳凱歌真這麼做了,第二部他主要聚焦鐵原戰,爲這種有錯就改點贊。

第一部他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但第二部跳過了第二三四次戰役,直接拍第五次中的“鐵原阻擊戰”,也許是《長津湖》已經拍了中間珠玉在前,也許是鐵原戰實在意義太大。

如果鐵原失守,將會導致志願軍在戰略上的全盤失敗,因此稱爲“存亡之戰”也不爲過。也正是這場戰爭的勝利,才讓敵軍明白了中國人難以打敗,只有談判才能結束戰爭。

不同於第一部宏觀的敘事手法,第二部更多的是微觀的人物刻畫。

它以一個家庭的父子兄妹切入,表達了濃烈的家園情懷,和細膩的個人情感。但可能因一些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導致愛國情與戰友情表達不足。

但總體來說,它還是瑕不掩瑜的。

以上闡述的幾個方面,不是爲了譁衆取寵,或吹毛求疵,只是出於個人對電影大片的喜愛,才希望抗美援朝能拍得出彩。

真心期待,陳凱歌的《志願軍》三部曲,下一部更精彩!

看完《志願軍》系列其實挺感動的,尤其在國慶節日裡,我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這些英雄們用犧牲換來的。

無論什麼時候,我都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圖|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