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攪局 裕隆鴻海設合資公司 延至第2季
裕隆與鴻海合資合攻電動車市場,可望延續過往華創車電研發能量,爲納智捷續命。圖爲納智捷最新車款URX(本報資料照片)
裕隆結盟鴻海,雙方斥資155.76億元搶進全球電動車市場,原本預計農曆年後進入設立合資公司的實質磋商,不過好事多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法人透露,鴻海眼前要先處理復工問題,合資公司設立應會延至第2季,但無礙2022年投產首款新車時程。
裕隆、鴻海董事會7日通過,由鴻海以現金出資79.44億元、佔股51%,裕隆以開放平臺資產作價出資76.32億元、佔股49%,共同成立資本額155.76億元的合資公司,進軍電動車市。
據透露,這樁合作案談了許久,過年期間更是「熱線不斷」,不然不可能在7日董事會通過,裕隆以華創車電人才、累積的研發成果、車載平臺等現成資源,與鴻海共同爲汽車產業打造全新的IDM(整合元件製造)營運模式。
由於鴻海纔在農曆年前,宣佈與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FCA(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投入電動車生產,又再與裕隆設合資公司,是否等同於間接牽線FCA與裕隆集團,裕隆、鴻海對於各界臆測,均未做說明。
法人指出,根據鴻海行事風格,這些合作案及時程都算好了,依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法說會上的說法,要在2022年爲FCA投產首款電動新車,以此回推,其實沒有太多時間,與裕隆集團結盟本就是規畫之內的事。
法人表示,鴻海、裕隆應是在過年期間火速磋商,希望年後簽約、隨即進入公司實質申設,但眼前看來,鴻海全公司重心放在大陸廠能否復工,現階段大陣仗舉行公司成立,外界焦點也會擺在復工進度,反而失焦,預估公司成立會因此延至第2季。
車廠主管認爲,即便合資公司設立可能因鴻海延遲復工慢幾個月,但華創研發處於「現在進行式」,公司早成立、晚成立的影響不大,華創仍按照既有步伐前進,等着後續與鴻海整合即可,2022年可望如期投產。
車廠主管坦言,汽車業高度封閉的產業特性,零組件驗證時間長、產品生命週期長,與3C產品不同,讓向來持科技業思維的鴻海吃足苦頭,更飽受不得其門而入之苦,如今有了裕隆,可少走冤枉路,這筆錢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