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組合資源,支持鄉村全面高質量發展金融科技

作者:阿里雲研究院高級戰略總監 任妍

近期山東菏澤曹縣引起社交媒體的關注,被熱炒爲“躋身”一線城市之列。曹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魯豫兩省八縣交界處,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下轄22個鄉鎮人口約170萬。十多年前,曹縣以勞務輸出爲主,有十多個貧困村,現在,則已成爲“漢服之都”和“木藝之都”。全縣有漢服上下游企業2000多家,原創漢服加工企業600多家,原創漢服銷售全國市場的1/3,預計2021年銷售額可達百億;木雕藝術成爲非物質文化遺產,全縣木材加工企業2500多家,棺材產品滿足日本市場90%的需求。這個巨大的變化得益於當地政府的引導和支持,通過宣傳培訓支持產業發展,打造淘寶村,引入上下游企業,先後吸引7000多人返鄉,隨着產業發展引入金融服務,通過金融科技疏通金融服務“三農”的最後一公里,提供免擔保、無抵押、無人工干預的信用貸款服務,村民們可按日計息,隨借隨還,自2018年底啓動普惠金融項目以來,至2021年6月4日,網商銀行已向全縣涉農人口授信75.93億,可服務人數33.3萬人,累計放款金額約69.77億元。

曹縣的發展是從脫貧到鄉村振興的一個典型案例。唯有產業發展,人才迴流,金融服務整合各類資源提供覆蓋全產業鏈的支持,這樣的振興纔是全面高質量和可持續的。

然而,長期以來,農村金融服務都面臨難度大、風險高、收益低的問題。以2021年5月公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爲例,全國有5.09億人口居住在農村,分佈在全國3萬多個鄉鎮,約50萬個行政村裡。在如此廣袤、分散的農村地區提供金融服務,按照傳統模式,難以兼顧成本可控、服務可得和產品豐富。唯有藉助科技手段,降低服務成本,讓各類數據匯聚融合,才能讓村民和金融服務彼此看到和相互信任。

早在2011年,人民銀行就開始通過銀行卡開展科技助農工作,在福建、甘肅等地開展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標準化試點,2014年起,引導金融機構全面深化支付服務環境,在無銀行網點的村、屯設置助農服務點,開通跨行支付、鼓勵特色服務,推廣非現金支付和手機支付,實現財政補貼通過銀行卡直接發放。逐步建立起農村金融支付的基礎設施。

2020年以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被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202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實施,標誌着依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時代的到來。“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成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2021年4月,人民銀行會同7部委在9省市啓動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鼓勵各地區發揮金融科技的驅動作用,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渠道融合,激發數據要素在農業產業鏈的倍增作用,促進金融與民生服務的互通。5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覈評估辦法》,藉助考覈評估進一步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金融服務。

實踐中,金融科技供給側可以從產業振興、科技振興和人才振興三個維度支持鄉村振興。

一是發揮平臺優勢推動數字農業蓬勃發展。數字農業是依託信息技術將農業生產、銷售各環節的信息作爲生產要素,實現種植、培育和銷售過程的全程數字化管控,相應的,產業的數字化發展也需要金融的數字化與之匹配。在農業生產環節,傳統模式下農民沒有抵押物,種植情況只能靠人看,貸前評估和貸後風控成本高、週期長,網商銀行運用圖像識別和遙感技術實現對農業種植情況實時監控,可識別水稻、玉米、花生、大豆、菸草等農作物的種植區域和生產情況,識別準確率超過93%,已在全國約1/3的縣域開展監測信貸評估;同時,對於遭遇災害的區域,也可以快速識別受災情況,支持定向扶持和減免利息。

網商銀行衛星遙感技術精準測算種植面積

農產品銷售環節,以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爲代表的商業銀行和以阿里巴巴爲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等機構依託平臺優勢,爲山東壽光的蔬菜、貴州的獼猴桃、江西贛州的臍橙、浙江龍泉的高山蔬菜等多個地區提供交易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引入物流支持,創新小微信貸,有效激活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從產業規劃、數字化種植、電商服務、無紙化信貸、品牌營銷等方面推動當地農業的數字化升級。

二是運用新技術爲農村金融服務降本增效。農村地區普遍缺乏信用信息(即白戶),其房產和農林等未確權,種植和養殖真實性評估難度大,資產評估難,普惠金融服務面臨諸多挑戰。以泰隆銀行爲代表的區域性銀行發揮深耕本地的優勢,依託移動金融網點拓展客戶經理服務半徑,讓用戶“一次都不用跑”,就可以享受在線或上門的金融服務,藉助大數據等技術構建數字化信貸工廠模式,全面深度瞭解農戶家庭、生產經營和資產狀況等多元化的數據,將新客戶新貸款3天,續貸3小時的“老三三制”審批週期縮短爲3小時、3分鐘的“新三三制”。各金融機構可以引入釘釘等靈活的工具,建立移動授信和風控標準化流程,從基礎建檔開始,通過積累村民信用數據形成有本地特色的授信模型,進行整村授信,在保障合規和風控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能,並通過知識庫的累計,幫助客戶經理應對空心村等各種複雜情況,探索技術與人的有機結合,切實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以中原銀行爲例,通過發展金融科技強化了金融服務能力,將金融服務和金融工具推廣到各鄉鎮和農村,實現村村有網點,戶戶有授信,農戶可在本村使用社區服務點的POS機和智能機具便捷的辦理新開銀行卡和小額支付等多種業務,並可使用手機銀行快速辦理各類業務。

三是推動能力建設打造數字化軟實力。隨着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化,農業生產和生活數字化進程加快,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加大,而近年來,鄉村人口呈下降趨勢,2021年人口統計農村人口數量比2020年減少1.64億,因此,各地區採取多種措施提升數字化能力:一方面開展信息技術專業領域的培訓,提升農村本地人口的綜合能力,比如雲南省大姚縣組織400多名村民參加阿里數字鄉村系列培訓,200名學員通過了考試,並評選出30名優秀主播,新型人才使用手機這種新農具,藉助直播等新媒體,有效推動大姚縣農產品的銷售。另一方面,注重引入外部人才或外出務工人才迴流,棗莊銀行等部分農商行、農信社積極引入市場經驗豐富的高端複合型型人才,旨在帶動本行的數字化轉型與發展,提升金融服務供給水平。此外,部分金融機構依託信息技術建設在線智能服務平臺,形成對人力提供金融服務的有力補充,比如重慶農商行建設智能化的方言銀行,爲客戶提供語音導航、語音填單、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多種服務。

下一步,隨着全面鄉村振興的推進和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工作開展,更多豐富的創新和實踐將逐步涌現,並着重在如下方向發力:

一是夯實基礎,構建基於雲和大數據技術的基礎設施,助力農村金融普惠化。農業生產的數字化和農村金融服務都將對算力和數據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依託物聯網技術部署傳感器,結合AI機器人和邊緣計算對農作物生長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如監測二氧化碳濃度、空氣溫溼度等,可充分發揮IoT端與雲的優勢實現高效的多級聯動的計算處理;配合數字化的農業生產,金融服務可以與生產銷售中的多種場景對接,對於金融服務的多樣性、及時性和可得性也提出更高要求,爲合理控制IT成本,保障信息安全,基於金融行業雲的金融服務將成爲中小金融機構的迫切需求。

二是數據共享,構建融合金融信息與農業生產信息的“金融地圖”。電子地圖極大改變了我們出行的方式,同樣的,金融機構要幫助到經營主體也需要專業導航。地方金融監管機構可促進各金融機構進行合規的數據共享,匯聚本地農業經營主體(比如經營魚塘、豬圈等主體)的物理位置、經營內容、經營情況(如收支流水)、以及其他生產經營相關信息(如與供銷社的交易信息),形成農業經營主體的生動畫像,遵循信息保護要求,按照一定規則面向金融機構開放,幫助金融機構全面及時的瞭解授信主體,主動提供金融服務;同時,也可以將金融服務網點、主要產品信息等進行標註,面向農業經營主體開放,幫助農戶快速找到金融資源。此外,基於此類地圖,地方政府也可以較爲及時準確的瞭解到本地農業生產實際情況,可以實現多方共贏。

三是整合資源,構建多方互促共贏的數字化生態鏈。各省市基於區域優勢確定適宜的發展方向,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遊、健康養生、文化創意,以及生物技術等,往往需要金融服務提供方超越基礎的資金融通定位,成爲各類資源的整合者和多元化服務的組織者,比如金融服務網點的一點多用實現惠民利企,以及聯合當地政府機構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等分散化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對分散的自然資源進行規模化收儲、整合、修復和優化,建立支持相關產業發展的專業化運營機制,爲農戶增加資本性收入和經營收入。此類涉及多方參與,跨產業協同的場景,更需要金融科技賦能,成爲多方信息的彙集者,交易平臺的建設運營者,跨機構信任的保障者,以及生產經營的決策支持者。

參考文獻:

1.大衆網:菏澤曹縣藉助科技金融力量 疏通金融服務“三農”最後“一公里”

2.柳曉明、張紫潔:《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而路徑選擇》

3.趙敏:《縣域金融機構在金融助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4.崔莉、厲新建、程哲:《自然資源資本化實現機制研究---以南平市“生態銀行”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