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濟世 萬家糧足

袁隆平在查看水稻生長情況。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傳來,人們特地摘來青翠禾苗,放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門前的空地上,寄託無盡的哀思。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醫生護士,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今年4月初,91歲的袁隆平院士轉入湘雅醫院治療。醫護人員介紹,即使是住院了,袁隆平院士還在時時刻刻關心試驗田裡的稻子長得好不好,“問我們天氣怎麼樣,外面氣溫多少度”。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說的一句話。他也用一生,爲這句話寫下了註腳。他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科學家,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他衝破傳統學術觀點束縛,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雜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接連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2020年,又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

袁隆平院士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20餘項國內國際大獎

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譽滿全球的大師,一直以來堅持親自帶博士,堅持定期組織課題組研討和會議,堅持親自給研究員、普通學生等講解最新的前沿科技。直到今年年初,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開展科研工作。如今,在他的身後,幾代年輕的科學家,已經逐漸擔當起振興中國種業的重擔。

在位於長沙馬坡嶺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很多新來的研究生第一次見到袁隆平院士都是在稻田。“袁老師經常說,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師李建武說,“下田,是他對年輕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輩子的追求。”

2009年春,本科即將畢業的李建武正在海南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實習,恰好趕上袁隆平院士來查看稻田。在田間,一塊長勢出衆的稻田吸引了袁隆平院士的注意,他立即問身邊人這塊田是誰種的,大家便把李建武推了出來。正是因爲“下田”的本領高強本科畢業的李建武從很多博士、碩士中脫穎而出,被破格招錄爲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這永遠激勵着我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李建武說。

“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顆編號8117的‘袁隆平星’。我們將繼承您的遺志,完成您未竟的事業夜空中最亮的星,將指引我們前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雜交水稻》雜誌副主編胡忠孝說,自己出生於湖南郴州莽山山區的農村,是袁隆平院士的精神激勵着他選擇了農學, 激勵着他一直向着雜交水稻的前沿探索。“袁老師有一個著名的禾下乘涼夢,那是我父輩夢想,也是我的夢想。”胡忠孝說,“中國的農民養活着14億人口,我們有責任爲農民多做點事,做袁老夢想的踐行者。”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發文明志:全體幹部職工將化悲痛爲力量,繼承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業,繼續追逐“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拼搏,開拓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