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每天吃紅肉 會造成早死風險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牛肉爆出添加瘦肉精,讓臺灣很多人聞牛色變,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還發現,每天吃紅肉,恐怕會造成早死風險臺北榮民醫院去年11月亦曾表示,大腸癌與與飲食習慣有關,研究證實,經燒烤過的紅肉食物易釋放致癌物環胺,呼籲民衆應改變飲食習慣,50歲以上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

根據哈佛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處理過的,像是醃製過的熱狗或是兩片培根,早死風險會提高20%。如果每天吃一塊沒有處理過的紅肉,像是牛排,早死的風險也將提升13%

這項研究是取樣3萬7698名男性和8萬3644名女性,經過22年以上的研究所得到的結果,研究人員呼籲,民衆應該多吃魚類雞肉來降低早死風險。

根據癌症登記統計顯示,臺灣大腸癌發生人數在95年首次超越肝癌,成爲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增至1萬248人,近幾年來發生率持續上升;死亡人數從84年2469人,96年已增至4470人,標準化死亡率上升17%。

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大腸癌與吃有絕對關係,研究證實,經燒烤過的紅肉食物易釋放致癌物具環胺,「所以紅肉最好少吃,或儘量以水煮烹調。」

王輝明表示,常吃紅肉與燒烤且有家族史的40歲以上民衆,需固定到醫院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至3成大腸癌死亡率。但是,50至69歲以上民衆,一定每2年篩檢1次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