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美博弈有兩條界限 是不會打翻的

(原標題:王湘穗:進入交錯動盪期的中美關係)

【演講/ 王湘穗】

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也非常感謝今天在座的朋友們。我發言的題目是“進入交錯動盪期的中美關係”。

就像剛纔沈逸老師說的那樣,從現在開始,中國美國之間的力量對比越來越接近。在進入2020年後,世界變得非常亂,標誌之一就是中美關係也進入了一種螺旋式的下降,以至於很多研究中美關係的人、國際上很關切中美關係的人都不知道中美關係會如何發展,會掉到什麼地方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惡化的這種情況,有多種不同解釋,有的人說是這種原因,有的人說是那種原因,有的批評中國,當然也有批評美國的。

我有一個比較簡單的結論:如今的中美關係惡化是多種因素長期互動的結果,包括了地緣經濟的利益爭奪、世界格局的變化、模式之爭、文明衝突。另外,中美之間實際上還有種族鬥爭問題

這一點原來是不被大家所認知的。但是今年,美國國務院的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一位黑人女性,在一次演講會上說,與上世紀末的美蘇爭霸這種西方文明與同一人種間的內鬥不同,中美間的爭鬥是真正的兩個文明和兩個人種間的爭鬥。意思是中國人是黃種人,而他們自己是白種人,儘管她一點也不白。

可見,美國內部有一種非常深的種族情緒,這也成爲了中美關係惡化的原因。中美關係的惡化絕不是外交部哪個發言人寫了一個推特,或者我們胡主編進行了批評導致的,而是許多原因長期積累的結果。這種情況我們必須看清楚。可以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也不贊同“陷阱說”。我覺得這個概念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是非。它認爲老大在被老二追趕的時候感到不舒服,因此打壓老二是正常的。實際上這是不對的。真正的矛盾在於,中國人民要維護自身的發展權利,而美國出於霸權和資本最大化的積累,不允許中國發展。所以,美國是有霸權主義和霸凌主義的,這是中美鬥爭的實質。中美之間的矛盾不是“春秋無義戰”,我們必須看到這一點。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美的此消彼長髮展的變化非常快。比如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去年我們的GDP是美國的68%,今年大概會達到73%。這種比較是按照GDP來計算的,也有研究會拿購買力評價指數進行比較。我認爲最好的指標是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做的一個研究。

裡面不光有經濟、文化、科技,還有軍事力量,而且軍事力量中把核彈頭的數量也算了進去,再進行一個加權評估。結果是,在2025年之前,中國的綜合國力會超過美國。在我們這邊爆發疫情之後,他們很快就對報告做了調整,把中國的指標向下畫了一條虛線,認爲要超越美國變得困難了。

但是美國疫情發生之後,他們又把美國的箭頭往下畫了,認爲這一次疫情對於美國整體國勢的影響非常大。我們以前說打仗會有戰勝國戰敗國,戰勝國獲得了未來的世界發言權,戰敗國只能被動接受這種結果。在這次抗疫鬥爭中,也會有勝疫國和敗疫國。我們是勝疫國,而美國現在還在泥坑裡面出不來,我覺得它很可能變成一個敗疫國,這樣的話中美的此消彼長會發生得更快。

從現在2020年開始算,也許10年,也許15年,我們兩輛車會進行交錯。美國原來是一頭老牛拉着車往前走,我們的車要超過去,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讓一下,一種是把車頭給拐過來。在特朗普時期,我們多次看到它把車頭拐過來,要堵住我們前進的步伐。美國在拜登時期會怎麼樣?我們還需要觀察。

在這個容易發生碰撞的交錯期,中國的綜合實力會超過美國,儘管這是“增量”的超過。美國作爲一個有百年積澱的富家子弟,它還是有很多實力,或者“存量”的。

但是拜登要面對的問題很多,首先就是美國的分裂,然後是失控的疫情,還有馬上就要面對的蕭條的經濟。不過,拜登認爲中國不是戰略對手或者敵人,而是競爭對手。他對於中國會採取遏制爲主的戰略,這是他的團隊前一段時間多次發文章指出的一點。他們認爲,中國由於有擴張型的經濟政策,和“不夠檢點”的國家行爲,導致美國的接觸戰略失敗。之後,他們就要以遏制爲主。

他們所說的遏制是7分、8分的遏制,更少地進行合作,會進行有選擇的脫鉤,要建立國家同盟來對付中國。可以說是全方位、多領域的,但此時的大國競爭也是有管理的,可預測的。

在跟美國,包括特朗普政府競爭的時候,我們都會發現有競爭的邊界。在進行國家間競爭的時候,跟和別人下棋很像,一般來講會對別人喜歡走什麼套路進行常規分析。在國家層面,我們也要分析對方會不會打破規則?會不會把棋盤給掀翻?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和美國之間的博弈有兩條界限,是不會打翻的。

第一條,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常規戰爭。現場可能有很多軍事發燒友,我簡單講一下,美國軍方認爲,中國1500公里到2000公里左右的拒止線對美國針對中國的軍事打擊構成了實質威脅。爲什麼?因爲美國的軍事力量在由海向陸推進的時候,航母編隊的作戰半徑是500公里。如果你能夠在2000公里外讓它進不來,它基本上就沒有威脅了。

中國不想侵略美國,美國也沒有能力來侵略中國。美國軍方也表過態:過去沒有來侵略中國的想法(這要打個問號),以後也不會有。

第二條,不會發生核衝突。之前,胡主編髮布的一篇關於核武的文章引起了大量關注。在面對非常險惡的競爭時,我們把邊界給搞清楚是必要的。我發現“是不是應該把我們的二次打擊能力增強一點”這個問題引起了各種各樣的討論,後來有一個核專家出來說:“請大家放心,我們一直在認真地做事,中國的二次打擊能力是可靠的、可信的。”這就是胡主編那篇文章“釣”出來的答覆。這麼一來,我們就很放心了。

在鬥爭邊界之外,我覺得我們跟美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臺灣。我覺得這在下一階段可能會成爲一個重要焦點。拜登曾經當過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是《臺灣關係法》的發起人之一,所以他對臺灣有一種情結,但是也有邊界,就是如果臺灣自己宣佈獨立,捱打他們就不管了。

所以美國政客,包括拜登的態度是可以利用臺灣,但不能夠被臺灣所利用。可是對於我們來講,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一個歷史遺蹟,也是冷戰的遺蹟。而且中國立過《反國家分裂法》,在三種情況下,國家是能夠對發生國家分裂的地方動武的。所以,對於“臺獨”,我們是有國內的法律進行管理的。

臺灣當局的問題是什麼?我覺得他們喜歡來挑逗,在邊緣上激怒大陸。我們講點中國式的狠話,他們還不太明白。古人曾經講過,如果是布衣之怒,就是以頭搶地。如果是匹夫,這實際上是士,是可以用劍的,就要血濺五步。如果是大王之怒,就會流血漂櫓。我現在要告訴臺灣當局,你千萬不要惹14億人民發怒,大陸的人民如果發起怒來,就會地動山搖,是雷霆之怒

雷霆之怒可以體現在幾種模式裡。第一種就是摧毀臺灣賴以保衛自己的軍事體系。臺灣離大陸很近,有些地方只有200公里,在現代遠程火箭炮的炮口之下。當時金門炮戰的時候,兩邊距離十幾公里,用155加農榴彈炮來回打。現在的實力對比完全不同了。大陸完全可以摧毀掉臺灣的機場、港口、軍營等所有的軍事設施和軍事體系。

臺灣當局最近進口了“死神”無人機,就是之前用來殺害蘇萊曼尼的那種。我覺得他們是在給自己的死刑書上簽字。爲什麼?這是在搞恐怖主義,要對首腦進行打擊。臺灣當局把它引進,就意味着我們對於“臺獨”政治勢力利益集團要進行打擊。最近,我們說要對“臺獨”分子終身追責,有點像渡江之前公佈戰犯名單一樣,是一種政治上的威懾和打擊。這是第二種場景

第三種“人民之怒,地動山搖”的模式是對於經濟基礎進行打擊。圖片上這個人是克拉克,是美國在科索沃戰爭時期的盟軍司令。他對於南聯盟的經濟設施進行了大量摧毀,包括變電站。美國軍人,包括他們現在的參聯會副主席,都很緊張,說:“我告訴你們大陸怎麼去打臺灣,根本不需要萬船齊發去登陸。臺灣一共有24個變電站,你們把它們打掉了,臺灣就投降了。我們那時候在南聯盟就這麼幹的。他們無法坐電梯,馬桶也臭了,他們就幹不了了,你們就這麼幹。”

所以我覺得美國人挺壞的。那麼,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美國會不會干預?我認爲是可能的,但是最大的可能性會是情報干預。我看了最近他們轟炸機的路線,應該是在測試他們的一些方案,但是我覺得他們的方案是寄託於以往的一些場景的,跟現在的一些設想肯定不同,因此美國的干預是無效的。

我在美國訪問的時候,到過卡託研究所。那時候他們出了一個報告,叫“美國不因爲臺灣流血”。他們把這份報告送給了我,後來還把它變成一本書,因爲他們要到美國國會去參加聽證會。美國國會對他們的理由是很認可的,因此我覺得“臺獨”分子不要有幻想。

王湘穗先生現場照

前不久有一個調查,說70%的美國人很支持臺灣。這個消息傳到了臺灣以後,有個記者去問臺灣防衛部門的負責人怎麼看。他哈哈一笑,覺得這些事情聽聽就好了,美國人是不可能幫他們的。這就是他們的認知。最近臺灣也有一個情報部門的官員說:“如果大陸打我們,我就投降。”他也因此被調查了。

從這個角度看,臺灣問題會對中美關係有影響,但不足以有決定性的效果。而且美國的NGO已經講了,如果美國干預臺灣問題,就是美國的“蘇伊士時刻”,意味着整個帝國的塌方,因爲它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現在來看,美國和中國之間三尺之冰已成,非一日能化。我們對於拜登政府上任可以抱有審慎的樂觀態度,因爲他認爲中國不是敵人,願意跟中國搞好關係,我覺得這是好的。但是他由於受到特朗普反華遺產、自己的國力、以及兩黨共識的影響,空間不會特別大。

因此,我們必須牢記習主席給拜登祝賀時的兩句話:中美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後面我再加兩句:避免滑向冷戰和熱戰,爭取競爭式的共處。1960年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見毛澤東,問他對國際局勢看法的時候,毛澤東就說:“現在的局勢,我看不是熱戰破裂,也不是和平共處,而是第三種:冷戰共處。”我覺得現在的中美關係與之類似。走向熱戰大家是不願意的,完全沒有矛盾和競爭也是不可能的。怎麼辦?就在競爭中共處、共生、共同發展。我就說這麼多,謝謝。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