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隧逃生慌亂門未關煙進導坑 未來採強制關閉

▲雪隧火燒車,逃命用導坑竟竄進黑煙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國道5號雪山隧道7日下午發生嚴重火燒車事故,避難用的導坑竟然也竄入黑煙,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說,因逃生慌亂門未關,纔會有煙飄進導坑,將檢討採取強制關閉,以保障逃生安全。雪山隧道8日上午6點25分恢復雙向通車,臺北往宜蘭南下車道速限也從90降爲80公里。

高速公路局北區工程處長許鉦漳說,用路人是從橫坑進入導坑,橫坑的門一般開啓後會自動關閉,但考量維修需要,門開到底會暫時卡住,昨天因逃生現場部分用路人一時慌亂,橫坑門卡住後未關閉,才讓煙飄入導坑。未來高公局會檢討橫坑門的設計,考慮採取任何情況下,開啓後都會自動關閉,保障逃生安全。

高工局解釋,少了一個關門動作,隧道里的濃煙纔會被吸進壓力較大的導坑裡延誤逃生,但試問緊急事件發生時逃命都來不及了,誰會記得要關門;不只如此,從事發當時照片看來,隧道內也是濃煙密佈,難道雪山隧道的排煙系統沒有及時發揮功效

高公局表示,隧道內的通風口都是正常運作,7日火燒車在下午1時27分發生,2時08分時高工局將隧道內排風從逃生模式改成排煙模式,在37分鐘內就排煙成功。

根據雪隧的設計,除南北雙向兩條主線外,中間還有一條與主線平行,做爲維修及逃生用的導坑,由主線旁的橫坑進入,橫坑也就是所謂的聯絡道;雪隧內共有28處人行橫坑,每隔350公尺有一處,另有8處車行橫坑,每1400公尺有一處。

橫坑具氣密及正壓,可阻隔主線空氣

雪隧若有緊急事故,用路人可經直接推開橫坑的門進入,因橫坑具氣密及正壓,可阻隔主線空氣,用路人也可經由橫坑進入對向車道或導坑逃生。

雪山隧道昨天下午1點多發生火燒車意外,一度雙向封閉,爲了疏散車潮,昨天晚上7點多,北上車道已經開放外側,工程人員經過連夜清理和善後,今天上午6點25分雙向通車。

但南下發生意外的路段,因爲照明設備不足,路段昏暗,因此南下速限也從90降爲80公里。許鉦漳表示,因爲照明不足的問題,所以速限要降低10公里。雪山隧道北上車道仍維持90公里。

▼雪隧每隔350公尺設有一個人行逃生出口連接導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