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天 新希望系列五:王冠璽》新中天的華麗轉身與嚴酷挑戰

裝OVO電視一開就能看中天新聞52頻道。(OVO提供/黃慧雯臺北傳真)

中天頻道被NCC關臺,衆人沸沸揚揚;筆者從個人角度觀察此事,感覺中天若能把握好轉型契機,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科技不斷進步,媒體行業的競爭型態亦隨之發生重大轉變;全球有線電視的收視羣,長期以來,有減無增。當前所有依附於第四臺的頻道,不僅面臨着被「後浪觀衆拋棄的現實;退休多年的長輩們,也不斷的升級爲主動選擇式的收視羣;銀髮族發line或是朋友圈的頻率,早已堪與年輕人匹敵。有鑑於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敬供中天領導層參考:

一、主流媒體與社羣媒體融合爲一:媒體原有所謂的主流媒體(傳統媒體)與社羣媒體兩大類;但隨着自媒體的數量與質量急遽升高,主流媒體與社羣媒體的界限正在不斷消融。在網路世界中,誰有流量,誰就能帶貨,誰就能發揮影響力。最著名的社羣媒體使用者,肯定是美國總統川普,開啓了twitter治國、twitter吵架、twitter上訪,甚至是與twitter平臺互懟的五花八門使用社羣媒體模式;如今關切美國政治新聞的第一資訊來源,已經不是什麼主流媒體,而是緊盯着川普的twitter帳號「Donald J. Trump」。

2020年11月美國大選的新聞熱度至今未褪,CNN、ABC、NBC等電視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甚是遠在歐洲的BBC等世界級主流媒體,外加社羣媒體的龍頭大哥Facebook、Twitter等在內,聯手封殺或竭力詆譭川普;但是川普藉着網路的特性與社羣媒體的開放性本質,將其「Never Give Up」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即便大選失利,仍然收穫7400萬選票,並且成了鞏固與凝聚美國某一階級利益與意識形態的掌門人。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出,當今的資訊傳遞已經進入了自由搏擊時代,連「守門員」都有可能不講武德,或是拉偏架;但是網路世界中不乏打不死的頂級小強,誰是真正贏家,真的很難說。

二、中天的華麗轉身與嚴酷挑戰:在傳統的第四臺頻道里,一個單一頻道一天能提供的節目最多就是24小時;但是一個一天只能提供24小時節目的網路平臺,不必勞NCC大駕,不是發展不起來,就是很快陣亡。在網路世界裡,觀衆的收視方式與主動性均與第四臺頻道大爲不同。如今每天泡在網路上超過8個小時以上的人,遍佈了所有年齡層;這不僅僅是出於娛樂或是交流所需,網路已經完全嵌入了絕大多數人的日常工作;在這樣的情形下,有多少人還能有時間坐在客廳的沙發裡看電視?

對於中天來說,立刻要考慮的問題是大幅升級現有的app與網頁功能,目的在於承載一天至少有240小時,乃至於2400小時,甚至是24000小時的精彩節目。很顯然的,中天將不能完全依賴自己製作節目,必須將平臺開放,將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海內外自媒體們(包括:政治、社會、娛樂、各種專業知識提供者),整合至中天平臺;讓自媒體們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在中天平臺上發光發熱。

筆者近日訂閱Netflix,用戶體驗甚好。Netflix不僅自己製作各式電影與電視劇,也讓其他製作公司的優質影視產品放在其平臺上販售;由於介面設計精良,其收視客戶已遍及全球。Netflix在當下這一秒鐘所提供給觀衆的收視選擇,很可能就超越了臺灣第四臺所有頻道一年總計播送的影視節目總量。

英語世界的成功範例已經有了,中天如果決策佈局正確,完全有可能成爲全球華人匯流平臺的大王;第一階段轉型的市場自應對準臺灣市場,但是從現在開始,就應當積極佈局全球華人市場,並將部分優質節目英語(字幕)化,期以攻佔更多區域。這些看似龐雜的影視工程,以當前AI的能力,在技術上已經完全不是問題,成本也較數年前爲低,而且日後還會繼續降低。

三、兩岸交流與東西匯通:近日我驚訝的發現臺灣上中學的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用語,也包括了諸如:「塑料姐妹」、「乾飯王」、「凡爾賽」等用語,這些創新詞彙均從對岸流通而來。試問有那個臺灣的年輕人是通過第四臺頻道掌握這些用語的?我估計可能一個也沒有。當前兩岸當局層面雖然「說不到一塊兒」,但是在年輕人的世界裡,除了政治以外,能夠互通事情多了去了。大陸發明了:「渣男」、「渣女」等創新詞彙,臺灣人完全繼受;臺灣習用多年的「機車」(筆者自信「機車」的形容詞屬性,乃筆者於上一世紀80年代,剛上中學時所創造),也爲大陸同胞欣然接受。

第四臺頻道節目的製作與播放模式,有很大的侷限性。5G時代已經來臨,中天正可藉此契機,拋棄第四臺的窠臼,提前進入媒體的真正藍海。筆者估計,現今臺灣第四臺所有頻道的市值加起來,也敵不過抖音,更不用說You Tube。中天可以說是在最合適的時候,遭逢此難,完全有可能因禍而得福。

兩岸和平,中西匯通,非常重要。誠所謂:「中立弘德,天人合一」;中天能做與該做的事情還很多,任重而道遠,筆者僅以此寄予無限祝福

浙江大學兩岸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