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市場出現新變化 攬才用工成爲必答題

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隨着我國國內勞動力供給從“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轉變,加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等因素,勞動力市場隨之出現一些新情況、新特點,包括人口流動趨勢變化、求職就業觀念的變化。攬才用工,正成爲企業乃至地方政府部門的一道必答題

近期發佈的多份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隨着人力資源市場供求逐步回暖,用工需求和勞動力供給均呈上升趨勢。據記者瞭解,年後勞動力市場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人員比較緊缺。”談到正在開展的人才招聘,總部位於福建泉州的南安市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集團人才監督部經理鄧利楠表示,年後項目開工,公司用工存在一定缺口,特別是急需補招核心技能工、領軍研發技術人才。

“由於‘穩崗留工’‘就地過年’等政策的落實,2021年春招市場展現出提前開啓的新特徵,並且招聘崗位仍在蓄力釋放。”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指出。智聯招聘調研顯示,今年以來工業生產增長加快,尤其是裝備製造業和高科技製造業增勢顯著。春節後5周大型設備/機電設備/重工業、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人才需求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19.2%、25.8%。

拉勾數據研究院負責人邱雲峰分析,從需求端來看,年後各大企業面臨熟練員工大幅流動,用人需求比較緊急,對人才質量要求也更高。

隨着我國國內勞動力供給從“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轉變,加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等因素,勞動力市場也隨之出現一些新情況、新特點。

人口流動趨勢在變。由於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攀升,內地勞動力比較優勢顯現,勞動力由過去的“孔雀東南飛”也漸變爲隨產業返鄉迴流,部分區域流動人口減少明顯。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速了這種趨勢。

“隨着東部地區產業加快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中西部縣域經濟發展增長強勁,產生大量就業機會。這讓很多勞動者不必跋山涉水,就能實現就地就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員馮文猛說。

求職就業觀念也在變。隨着社會經濟發展,近年來服務業產值比重和就業比重都在不斷提升,新生代勞動力就業觀念也發生變化。從勞動力需求角度觀察,與製造業相比,外賣、快遞等服務行業對年輕人吸引力更強。

餓了麼發佈的《2020年“00後”藍騎士洞察報告》顯示,近一年來,新註冊“00後”藍騎士數量同比增長近2倍,相較“80後”“90後”,他們更青睞靈活自由的工作,更認可工作崗位給自己帶來心智上的成長。

攬才用工,正成爲企業乃至地方政府部門的一道必答題。今年春節後,廣東省中山人社局專門組織工作組,先後走訪了26家省外技工院校、職業院校,探討開展鎮校校校校企合作

“中山每年全市職業院校畢業生約1萬人,但離企業需求還有距離。”中山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着製造業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近年來中山企業對技工的需求量日益增長,市內的技工培養能力已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走出去”和“引進來”是破解技工人才供需矛盾的一個重要舉措。

今年以來,多地陸續實施人才工作新舉措,打出人才“內培外引”組合拳。按照倍增計劃,中山市將從2021年起實施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計劃,具體目標爲每年新增技能人才9.5萬人,至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95萬人,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員總量40%以上;重慶市人社局簽署《“智能+技能”高新技能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計劃面向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培養“雙能”型高新技能人才1萬名;徐州市日前發佈的《徐州市“555”引才工程實施方案》新增專門人才政策,對企業引進的技能類專門人才發放各類補貼,對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給予獎勵……

要化解用工缺口,僅靠企業一方努力難以奏效,還需打好“組合拳”。

——打造適應新生代勞動力的就業環境。馮文猛表示,新生代擇業行爲呈現明顯的“去製造業化”“服務化”等新趨勢,較好的經濟環境讓其在工作中更加註重個人感受。爲此,企業需要真正以人爲本,在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職業培訓、打通職業晉升發展通道等軟實力方面下功夫

——強化服務,建立勞動力供需監測預警平臺。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表示,在破解中小微企業招工難問題上,要加強人才需求預測等基礎性工作,在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上超前佈局、動態調整,對中小微企業組團打包如HR聯盟等形式招聘進行鼓勵和宣傳。

——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在馮文猛看來,隨着中西部地區成爲新的生產供應鏈所在地,可考慮通過建設區域協作平臺,形成跨領域、跨區域協同支持的生產方式,在改造企業內部的同時改造產業整體佈局,爲企業長期發展提供更全面的人力資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