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分析供需短缺職業推進勞動力要素循環

●觀點

短缺職業的存在,是我國人力資源市場結構不均衡的反映。本文使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佈的102個定點監測城市的招聘求職短缺職業排名相關數據加以分析,並以此爲依據提出推進勞動力要素循環的建議,助力打造雙循環發展格局

近年來,勞動力市場供需日益呈現出總量矛盾和結構性失衡並存的局面,及時跟蹤勞動力市場變化特點並分析其背後產生原因,對我國的就業、教育、培訓等政策制定具有很大的現實參考意義。觀察這些變化,可以從總量、行業區域等多個層面展開,而從職業的角度看則更具針對性,精準性也更高。

供需短缺職業的基本情況和變化特點

自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公佈招聘求職短缺職業排名前100的職業數據,截至今年10月,該數據已經公佈了5個季度,職業名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版)》進行分類。

在公佈的5個季度榜單中,從短缺前100名職業類型的平均值看,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有16個職業,第四大類(社會生產服務生活服務人員)有39個職業,第六大類(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有40個職業。在短缺人口規模上,2020年第一季度的缺口人數爲85.0萬,比上一季度增加9.6萬,增長14.46%。隨着國內疫情的好轉,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第二季度的缺口人數爲74.6萬人,下降12.2%,市場供求關係得到明顯緩解。

綜合2019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5個季度的數據來看,供需短缺職業的變化有以下特點。

第一,不同季度供需短缺職業構成變化較大。從分季度的統計結果看,與上一個季度相比,每個季度均有新的職業進入排行或者排名出現變化。榜單的變化意味着我國勞動力市場不同季節用工需求的波動,5個季度的總體求人倍率分別爲2.41、2.32、2.62、2.01和2.67,這與總體供求波動的統計變化一致。

第二,供需短缺的職業主要分佈在第四大類(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第六大類(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和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從平均佔比來看,第四大類(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佔比爲55.50%,第六大類(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佔比爲29.44%,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佔比爲10.87%。

第三,排名前10的短缺職業類別較爲穩定,排名後10的職業類別在5個季度間變化較大。在2020年第三季度分別是營銷員保潔員餐廳服務員保安員商品營業員家政服務員、客戶服務管理員、房地產經紀人、快遞員和車工等10個職業。其中,營銷員、快遞員、餐廳服務員、保安員、保潔員、商品營業員和車工等7個職業一直穩居前10。

準確理解供需短缺職業成因

短缺職業的存在,是我國人力資源市場結構不均衡的直接反映,理解這種不均衡性的成因並找到解決之策,是推進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形成雙循環格局的重要一環。短缺職業的形成,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3個。

一是人口結構變化。當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和佔總人口比例呈下降之勢,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提升。人口結構的這種變化在勞動力市場的一個直接表現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職業供需關係緊張。從發佈的5個季度短缺職業看,多數集中在第四大類(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和第六大類(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在這些職業中,青壯年勞動力佔優勢。

二是短期衝擊的影響。短期衝擊有可能對勞動力市場產生長遠和週期性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暴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深受影響,在勞動力市場上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以集聚性、接觸性、勞動密集型爲主的服務業經營活動所受影響首當其衝,因此,第四大類(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的短缺職業數量下降。相反,第六大類(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在第一季度數量相對上升,這同樣與疫情有關,因爲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其主要所在的加工製造業等先於或者快於服務業復工。

三是科技進步。科技進步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至少有兩個方面:第一,對具有一定技術和專業知識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對勞動力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這可能是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在今年短缺職業數量上升的原因;二是技術進步所引起的商業模式創新和工作方式創新,比如,當前以各類任務外包、共享爲特徵的零工經濟、共享經濟所衍生的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也導致一些新職業也開始“上榜”,這與當前平臺經濟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

“拉”“推”結合促進勞動力要素循環

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爲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的發展主題。短缺職業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我國勞動力市場發展不均衡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在職業層面爲打通勞動力要素流動堵點、助力要素循環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一是以供需短缺職業種類構成、區域分佈等爲導向,打造多個吸納就業的中心,形成勞動力要素循環的“拉力”。分析供給短缺的原因,既是人口結構變化等導致的供給不足所致,也是行業或區域發展勢頭較好所產生的勞動力需求旺盛所致。前者需要包括人口政策、基礎教育等在內的一攬子政策配合加以解決;後者則恰好反映了潛在的新增長點所在,是雙循環體系中拉動勞動力在空間、行業優化配置的“拉力”所在。比如,國家實施了包括京津冀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等戰略,形成多個區域發展的中心,這些區域對勞動力需求的規模、結構各具特色。隨着鄉村振興、扶貧攻堅等重大戰略佈局的實施,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需求日益旺盛。比如,在2019年第四季度,西部地區產生供需短缺職業的城市數量最多,爲429個。

二是提高技能培訓等各類人力資本提升的精準度,培育勞動力要素循環的“推力”。根據各類短缺職業的程度,將技能培訓、能力提升的各項培訓資源向短缺行業和領域傾斜,在各類技能培訓補貼中,也要考慮供需緊缺程度這個因素。同時,發揮短缺目錄風向標作用,建立短缺目錄和市場現行崗位的對應目錄,引導各類培訓機構開發相關培訓課程和培訓項目,鼓勵勞動者積極參與相關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活動,切實提升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增強勞動力流動的“推力”。

三是提升勞動力市場監測的科學化水平。上述內容主要根據全國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填報數據統計,而整個勞動力市場的工作搜尋方式日益多元。爲此,需要發揮各類服務主體特別是招聘機構的作用,擴大供需監測的覆蓋範圍,適當增加薪酬等監測內容,這樣纔有助於掌握整個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匹配和短缺情況,短缺職業的區域分佈、種類構成等,這是擬定職業技能培訓、人力資源公共服務等相關政策的基礎之一,也是引導勞動力有序流動的風向標之一。

(作者爲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人力資源市場與流動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