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或令全球旅遊業減少1.74億個崗位 2022年才反彈?

(原標題疫情或令全球旅遊業減少1.74億個崗位,2022年才能反彈?)

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壓境歐美,使得旅遊業的恢復更加無望。

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日前發佈預測,如果防疫禁令一直持續,今年全球旅遊業將減少1.74億個工作崗位

這個天文數字已經是下修後的結果了,在今年6月,該理事會曾預測,今年旅遊業將減少1.97億個工作崗位。預測好轉的原因在於,中國國內旅遊業的強勁復甦和其他個別國家旅遊業的恢復。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旅遊學系副教授雲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旅遊業是基於人員流動的行業,在疫情之後,流動性遭遇凍結,是各行各業中受疫情影響最爲顯著的行業之一,並且還有傳導效應,對於所在地區連帶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不堪重負

在疫情暴發之後,世界各國陸續實施了旅行禁令,限制跨境航班,關閉了人員聚集的酒店等,這都對旅遊業造成了莫大的打擊。

世界旅遊業理事會預測,長期的旅行限制可能會導致該行業今年對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減少4.7萬億美元,同比減少53%。

根據二十國集團(G20)旅遊部長會議在10月7日發佈的會議公報顯示,旅遊業在2019年貢獻了全球GDP的10.3%,直接或間接創造了3.3億個就業機會。旅遊業中女性勞動力的比例也遠高於全球經濟平均值,但由於疫情的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旅遊業較去年同期將出現60%~80%的衰退。

世界旅遊業理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格瓦拉(Gloria Guevara)表示:“等待的時間越長,旅遊業的困境也將陷得更深,並且將面臨着全面崩潰。”

7月和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在往年是旅遊業的高峰時期。而根據最新的世界旅遊組織“世界旅遊晴雨表”的數據,國際遊客在7月和8月分別下降了81%和79%,與2019年同期相比,截至8月的遊客數量下降了7億人次,這意味着國際旅遊出口直接收入損失了7300億美元。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波羅利卡什維利(Zurab Pololikashvili)警告稱:“這種前所未有的下降正在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後果,並使數百萬個就業機會和企業面臨風險,這強調了以及時和協調的方式安全重啓旅遊業的迫切需要。”

有好有壞

疫情經過大半年之後,全世界各地的旅行禁令已經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放緩。遊客除在健康方面有所擔憂外,大多數國家要求遊客在入境後進行隔離,這也成爲了旅行減少的重要原因。

G20旅遊部長會議在公報中強調,G20將繼續支持旅遊產業的創新舉措,並推動各國儘快採取全面措施,在保障國際旅行者的健康和安全的同時簡化國際旅行的程序。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今年前8個月,世界所有地區的入境人數都大幅下降。亞太地區是首個受新冠影響的地區,遊客數量下降了79%,其次是非洲和中東,下降幅度均爲69%。

隨着各國邊境逐漸重新開放,歐洲在7月和8月的降幅相對較小,分別爲-72%和-69%。然而,現在看來,這種復甦明顯是短暫的。

由於第二波疫情的來襲,歐洲大部分國家紛紛開始實施新一輪疫情防控措施,開啓第二輪封鎖

英國將從11月5日起在英格蘭地區實行四個星期的全面封鎖措施。而法國在10月31日起就已採取了新一輪封鎖措施,關閉酒吧餐廳,禁止民衆跨區域旅行,除生活和工作必須外,儘量留在家中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不難理解,第二波疫情無疑會對歐洲的旅遊業帶來“第二波衝擊”,旅遊業雪上加霜。

而在亞太,疫情恢復趨向於穩定。新加坡從11月6日起將放鬆對中國大陸訪客的入境旅行限制。中國大陸訪客入境時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就無需隔離。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0月30日迴應稱,我們歡迎各國根據疫情的形勢變化,採取適當的措施處理出入境問題。

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小組預測,2021年國際旅遊業將出現反彈,屆時反彈將主要發生在2021年第三季度。然而,約20%的專家認爲,反彈可能要到2022年纔會出現。專家們還指出,各國之間缺乏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以及經濟環境惡化是旅遊或旅行復蘇的重要障礙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孫雲龍表示,國際旅遊市場能否恢復,除了政策方面的推動外,和遊客的出行願望很有關係,“國際旅行者信心的恢復是一個漫長的構建過程,而這在短期內並不會太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