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4.0不增反減 旅行業羣起反彈

因應疫情政府紓困4.0方案上路,惟旅行業者認爲政府完全漠視旅行社困境、不接地氣,紓困方案不增反減,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舉辦線上記者會理事長許禓代業界發聲指出,呼籲政府按宣示「從優、從寬、從速」補助原則辦理,「別讓旅行社消失」。

許禓哲表示,政院大剌剌地通過了8400億的紓困專案,但是此次紓困反而比疫情大爆發前更少,旅行業者紛紛向品保協表達嚴重不滿,期望政府能聽到業者的心聲

許禓哲呼籲,政府紓困應按政府先前所宣示「從優、從寬、從速」補助原則辦理,此次觀光紓困方案中顯然與行政院指示的原則背道而馳,營運補助應該比照經濟部方案一次性營運補助全職員工數每人1萬,因疫情無法出團損失團體規模每團補助1萬元至5萬元不等,薪資補助應該提高。以歐美先進國家爲例,疫情爆發期間各國對於合乎受創嚴重產業資格企業,皆有相關新資補助政策荷蘭爲補助90%,法國爲84%,英國爲80%,加拿大爲75%。而輔導轉型產業數位升級相關議題也應該列入未來後疫情時期的工作項目之中。

紓困4.0針對旅行業薪資及營運補貼經費6.94億元,每名員工補貼4萬元。國內旅遊團停止出團,補助總經費約1.54億元,以團費5%計算,每團最高可補助1萬元。品保協會發言人李奇嶽指出,紓困4.0方案與去年相比落差實在太大,去年紓困方案分爲營運、薪資、因疫情無法出團損失三方面。去年營運補助每家旅行社有30萬元營運補助金,薪資補助4成,每人最高2萬元,以及因疫情無法出團損失。而此次方案三個月四萬元的ㄧ次性營運及薪資補助,相當於每人每月補助爲13,333元,反而是不增反減。

另外國內旅遊團停止出團以團費5%計算,每團最高可補助1萬元。李奇嶽表示,旅行團有大有小,尤其以承接公務機關學校團體的旅行活動,動輒數百人一團,因停止出團衍生的損失更爲驚人,故政府應依旅行團規模大小有級距分別。此外,補助要點中申請文件需提供旅客訂金交付退費證明,但李奇嶽指出,公務機關或大型企業團體標案,旅行社沒有任何預收款項,甚至要繳付押標金,無法提供訂金證明,希望以標案合約代替訂金收付證明。

許禓哲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境封閉,旅行業無限期禁止出接境外旅行團團所幸還可以經營一些國內旅行業務,以維持一些基本營運。2021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全國進入三級警戒,5月15日起連僅有的一條小小的生命線國內旅遊也全面停止,觀光旅遊業陷入空前危機,疫情爆發後行政單位經過半個月的政策研議,閉門造車,不接地氣的行政院紓困方案終於出爐,但旅行業者羣起反彈,抗議聲電話接到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