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丨越野跑變成“奪命跑” 甘肅白銀馬拉松存在哪些漏洞?

5月22日,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開始的時候,沒人能想到,這竟然會成爲一場無人能抵達終點的賽事比賽前未能引起警惕的大風、補給點設置專業救援力量……除了天氣,這場百公里越野賽,還有哪些漏洞

5月24日播出的《新聞1+1》,白巖鬆連線戶外賽事裁判員符海溫州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易劍東,共同關注:越野跑,如何變成“奪命跑”?

白天的時間對於運動員極爲寶貴

戶外賽事裁判員 符海:白天的運動時間對於運動員來說是極爲寶貴的,這場賽事設計從早上9點鐘開跑,白天的時間已經過去近3小時了。黃河石林又是屬於高原、高寒,高沙化的“三高”的場地,白天的時間就顯得愈發的珍貴。如果賽事設計以運動員爲第一位,從早上6點鐘開跑,那運動員就能多3個小時的白天時間。而且如果是從早上6點來起跑,可能這場賽事的情況也會發生變化,甚至會提前觸動預警機制,很多後續工作也會比較好展開,所以起跑時間應該是越早越好。

安全保障至少有四類人員 賽事流程應按“最差”情況設計

戶外賽事裁判員 符海:這起事故,天氣肯定是誘發原因,但賽事流程上各方面的設計漏洞也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舉一個例,比如在安全保障上,最起碼要有四種人員:

醫療人員,要對參賽人員進行強制醫療檢查,比如監測心率,如果不符合要求甚至可以強制退賽

醫跑人員,就是一邊跑一邊對賽道上的人員進行救助的醫療人員。

救援隊,就是專門爲這場賽事配置的救援隊人員。

收尾人員:對跑到最後情況較差的參賽選手進行收尾的人員。

一場賽事的組織,賽道上最起碼要有這四種救護人員,這還不算站點上的保障人員。其實賽事中,不管設置多少人員,最主要的是要把整個賽事的流程設計好,如果我們永遠按照最差的情況來準備,就不會害怕遇到突發情況。

補給站不夠!本次賽事cp2-cp4補給站間距超10公里

戶外賽事裁判員 符海:如果按照平均5到8公里設計一個的補給站來計算,那這場賽事的補給站設置是不夠的。即使全部下坡路線,補給站的間隔距離也不能超過10公里,而如果有爬坡情況,補給站更是不能超過8公里,這是行規。我研究過這場戶外越野賽的路線,從cp2-cp4,無論怎麼計算都是超過十幾公里的。即使是在最惡劣的環境下,比如cp3是一個頂峰,也不能直接回避掉cp3,而是應該在cp3附近適合設置補給站的地方設置補給,但絕不能直接越過cp3不設置補給站,這樣很有可能會造成賽事事故,這是我們設置比賽賽點的一個基本常識。

戶外越野賽,應配備應急信號保障車或其他通訊保障設備

戶外賽事裁判員 符海:正常情況下,不管是移動、聯通還是電信,這些運營商的信號不可能覆蓋所有地方,但舉辦賽事時,其實可以進行應急保障的申請。比如說申請應急信號保障車,甚至是申請便攜式可背上山坡的應急保障設備,這樣能最大程度保障選手的GPS信號儘可能順暢回傳,爲賽事建立基本的通信保障。要達到這樣的保障其實並不難,一般向當地通信部門進行申請就可以完成,這也是戶外越野賽要做的一項基本工作。

大型賽事要建立“熔斷機制”,誰來叫停?

戶外賽事裁判員 符海:因爲戶外越野賽已經屬於極限運動,按照賽事組織要求,需要有安全監督和技術代表,一般由當地戶外越野賽方面的權威人士或經驗豐富者擔任,他可以直接觸發預警機制,對比賽進行叫停。他可以不用直接插手賽事的管理,但他可以根據天氣原因,比如這一次的突然降溫,直接告知總裁判長,這場賽事需要叫停了。

溫州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北京體育大學博導 易劍東:賽事熔斷應該由賽事總監或賽事總負責人或競賽總裁判長來進行。因爲在賽事過程中,各個點位的工作人員、各個補給點、各個打卡點的工作人員,他直接聯繫的就是賽事總監,賽事總監可以通過通訊系統跟他們單個、逐一全部取得聯繫,所以能最快、最專業地叫停賽事的應該是賽事的總負責人。

專業人士眼裡漏洞百出的越野賽,已經舉辦第四屆

強制裝備要求、補給點設置、救援備案……在專業人士眼裡這場越野賽在諸多方面都存在漏洞,而實際上這已經是該賽事舉辦的第四屆,而且在2018年首屆舉辦時,還曾獲得過相關獎項……

賽事審批下放之後誰來監管負責?

溫州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 易劍東:這些年馬拉松賽事和越野跑賽事增量都很大,甚至越野跑賽事增量更多。自從2014年以後,商業性羣衆性賽事取消審批,把主要責任分成三塊:

①地方政府負主要責任,誰主辦誰負責,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來負責,涉及到交通、安保、醫療、衛生等各個環節。

協會負責技術指導,尤其是全國性協會依然帶有技術指導方面的要求,比如今年5月,中國田協發佈了中國越野跑運動賽事組織標準,非常明確、非常精細。

③賽事運營公司本身必須承擔賽事組織全過程的技術服務,比如它甚至需要提交應急預案、風險評估報告,以及突發事件的救援體系等等,實際上任何責任都已經很明晰了,關鍵看是否能落實到位。

反思及警醒

溫州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北京體育大學博導 易劍東:按照國際標準,世界上規模較大的戶外越野賽事其實也就不到20年的歷史。我國從增量上看確實不算大。美國現在每年都有幾萬場路跑和越野賽事,我們的數量其實差得很大。這次事故,我推測公安對賽前預案救援方案等各方面的審覈考察方面,乃至於賽事執行總監對賽事的專業性考覈方面都存在問題。今後無論是城市政府的監管責任、協會的技術標準服務,乃至於賽事具體的執行,包括跑者自己的科學評估以及敬畏精神,全方位都要進行反思。我不希望這次成爲戶外越野賽事被全面叫停的轉折點,而應該成爲賽事更好的舉辦、服務於城市地方政府、拓展地方品牌;服務於賽事公司、更好提高能力;服務於跑者、更好通過賽事實現自身健康快樂的轉折點,而不是從此陷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