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瑟寡人/臺灣民族性 塑造低薪低利潤商業環境

民族性上的差異,常常對於商業模式影響更甚宏觀經濟環境個人經濟條件。(示意圖/取自Pixabay)

蕭瑟寡人/《費德智庫》共同創辦人暨專欄作家。沒事看書充飢、有閒寫文聊聊時事。現專注於教育科技社會企業、科技創業與創業輔導。

大家是否依稀記得訂桌服務?當時,線上訂桌服務在臺灣並沒有延燒開來,原因很簡單:因爲大家習慣不同。

美國,人的習慣是決定要去哪裡吃飯後,預定通常都會出席。最糟的情況就是沒按時出現,預定地席次被讓給別人。但是,在臺灣情況就不太一樣了。臺灣有很多人習慣會在不知道要去哪裡吃飯的情況下先預訂很多家餐廳,然後當天只去其中一家。因此在最理想的狀況中,大部分預定的人都不會出現。

這一點點的文化差異,卻直接影響一商業模式的成敗:因爲出席率實在太低,無論是這服務的收費和其產生資料的價值,都被大打折扣。

其他的案例,如以前大家電話或是網路購物常常會用貨到付款服務。這個在臺灣行得通的線上購物模式,到了一些像是菲律賓這樣的國家卻也是一敗塗地。

雖然說過去的臺灣跟菲律賓一樣都是以現金消費爲主,菲律賓人消費的習慣卻又比臺灣人更無顧忌,時常會把錢花個精光、甚至超支。因此,時常貨到了,人卻不願意付帳,直接把貨退回。被退回的包裹賣方還得支付運費,若大家常無故退貨,那生意根本不用做了。

由此可見,民族性上的差異,常常對於商業模式的影響更甚宏觀經濟環境和個人經濟條件。生長在臺灣,自然有很多先入爲主的觀念,在拓展其他國家市場時是不適用的。

顧客貪小便宜

臺灣的人文和商業文化有甚麼最明顯的特色?不用說,就是價格導向思維吧?所謂價格導向思維,換句話說就是「貪小便宜」。

過去聽國外一位臺灣朋友說了個笑話:一位猶太人開了家麪包店,他的猶太朋友看到了想說麪包店會需要麪粉,因此開了家麪粉廠。而另外一位朋友看到了兩人的事業,也開了家農場種麥提供麪包廠原料。隨後,有人養牛、生產奶油,有人種番茄,於是一羣猶太人創造了自己的商業生態圈,大家都因而致富了。

同一期間,一位臺灣人開了一家麪包店,而他的朋友看了以後想說麪包店看起來很好賺於是也開了一家麪包店,而且麪包還比第一家便宜五毛錢。另外一位見了兩人的事業,就開了第三家麪包店、推出了新口味的麪包,然後價格又便宜了五毛錢。隨後,有人推出了再便宜五毛錢的芝麻口味麪包,有人推出了又便宜了五毛錢的花生口味麪包,有人推出了形狀像是生殖器而且又便宜了五毛錢的麪包。最後,因爲價格下殺到只剩下原物料成本,大家都沒利潤了而紛紛關店

雖說是笑話,但這形容的情況之確切,還真的讓人笑不出來。這種現象,也是爲什麼臺灣會從葡式蛋塔珍奶、火鍋,一直到現在的夾娃娃機店,重複着一窩蜂削價競爭的現象一再重演。在臺灣,跟人家做差不多的東西(甚至差人家一點點)卻比人家便宜的生意聽起來很誘人,但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被這種模式吸引。

大家是否有發現,臺灣的電腦和手機品牌殞落的過程是不是很類似?基本上就是技術不如人、專利不如人、設計感不如人,最後開始降價,開始開發低價市場,最後把自己的利潤全部下殺到零。世界上唯一能夠在這種惡劣商業模式中存活的,就只有中國的企業,因爲其背後的資金來源不受資本市場牽制。

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消費文化並不是價格導向。以瑞士、日本爲例,這兩國的消費文化就是以品質導向,即使一般大衆消費品上,在設計感和質感上都會有一定的堅持。而有些文化如美國、德國、英國,就是以效率產品多元性導向,這些文化的人願意花更多的錢來節省時間,也願意在某種條件下犧牲部分品質或設計感去換取效率。而當然有些文化如許多拉丁語系國家如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則常常以主觀體驗和美感爲導向,人不見得追求物質的精美,但是卻對於美感設計、氣氛、配色等有很嚴格的要求。

以上粗略的分類,重點在於這些國家的消費文化,對於價格和利潤都有個停損點。到了某種程度,品質再差的產品就不會有人買了,而利潤再低的產品就不會有人做了。

如果臺灣人去別的市場做生意卻沒有辦法達到別人對於品質、效率或是設計感的堅持,當然會每況愈下。相反地,在臺灣如果很多人認爲鼎泰豐炒飯加醬油多收五十塊、或是鬍鬚張魯肉飯賣得比小吃攤貴不合理的話,基本上很多品質和價值導向的商業模式,在臺灣市場都很難成功。

習慣低薪加班 無法跟上世界的腳步

這基本上是價格導向思維的附加產物。因爲消費大衆對於價格太過於敏感,而原物料價格的調整空間又有限,最後當然就是從人力資源上開刀。

這也衍生出臺灣人習以爲常的「時間不當成本」的文化。大家習慣低薪又要加班,大家也習慣常常用爆肝去換取薄利。

這種思維連在臺灣的科技業都看得到:有很多創業家習慣用大批的實習和低價人力超時工作來換取微薄的收益,可是這種模式基本上是無法量化的。

世界上已開發國家除了臺灣以外,幾乎沒有國家的企業可以公然阻礙工會行動、恐嚇加入工會的員工。因此,出了臺灣到更成熟的市場做生意,勢必要習慣員工的時間纔是公司最昂貴的成本。

相對地,許多用來節省時間的科技和產品,在臺灣市場的採購意願通常都很低。

漏洞就鑽

沒有榮譽制度這點,通常都是在國外待久的朋友回國後纔會有感覺,因爲這事在臺灣司空見慣,長期住在臺灣(和中國)都不會有感覺。

所謂無榮譽制度,意思就是臺灣民族本性中,基本上是沒有「信任」作爲基石的。這點何以見得?從臺灣人的商業習慣就可以看出。在臺灣生意上籤合約,只要錢和貨還沒到之前,都不算數。而臺灣買東西,大部分時間都不能退貨(或是退貨程序根本麻煩到爆)。其他更瑣碎的如進場不買票之類的行爲,更是多到不勝枚舉。

但是很多國家如德國、瑞士、美國等,火車站沒有欄杆、車上也可能完全沒有剪票員,整個制度就是靠榮譽制度運行。這種對於人不太防範的作法,在臺灣人眼裡看來是非常奇怪的,過去就有臺灣留學生在歐洲搭火車不買票被抓。

因爲有漏洞而鑽漏洞,臺灣人認爲是小事情,在國外被抓還會埋怨外國人不通情理。但是,今天要換個角度想,嘗試去了解其他國家文化中的榮譽制度。比方說,在美國做生意有個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大家很講究榮譽制度,在商場上基本上口頭答應跟籤紙本合約的社會意涵是一樣的。在美國,若對方信任你,只要你口頭上保證,對方錢就匯過來了。

試想,在講究榮譽制度的社會中,若碰到不誠實的人,大家自然是會很嚴厲的批判。所以說,出國的時候,臺灣人常常看到歐美國家還在用磁條卡、甚至是沒有電子功能的通行證,都認爲對方太落後。其實不是人家落後,而是人家社會中根本不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如果用一張紙卡,大家就會乖乖付錢,那幹麼沒事去裝RFID或是晶片?

相反地,今天很多可能被盜用的QR Code、條碼系統,更不用談磁條和紙卡系統,在國外可以用,在臺灣卻不見得能用,因爲太多人有小聰明會去省那點小錢而去盜用別人的帳號。

國人缺乏保護隱私概念

臺灣,跟中國一樣,是一個沒有隱私權資安觀念的國家。爲什麼?因爲我們戒嚴、軍政太久,還沒有覺醒。這問題,在很多專制政體的國家都出現過。

怎麼看出臺灣人沒有隱私權和資安觀念?從臺灣人用個公共Wifi都要打身分證字號、去辦個手機門號都要檢驗雙證件就可以看得出來。因爲過去的臺灣社會太多商業和社會資源被公家和裙帶資本體系把持住,而又因爲戒嚴時期甚麼都要實名制,大家早就習慣把個人的身分證字號和其他敏感個人資料通通交出去。這也意味着在臺灣市場防範和偵測個資盜用行爲的難度又提高了。

特殊且低利潤商業環境 阻礙走入其他市場

有時在看待市場,並非經濟環境有了,就可以直接將商業模式移植。因爲每個國家之間的人文風情或說民族性不同,對於消費品質和商業行爲的要求也不同。

綜觀而言,臺灣人對於價格的敏感度、對於時間成本的漠視和對於資安的無感,造就了一個非常特殊且低利潤的商業環境。這些特性只會造就更糟糕的商業環境,更極端的例子就是中國。

臺灣就像是個輕微版的中國。因此,當臺灣創業家長期在這商業環境中打滾,常常想出的商業模式,也都無形中接受了這些假設。故此,臺灣創業家若真想要走入其他市場,首要之務就是了解該地人民的價值觀與臺灣人有何不同之處。

熱門點閱》►「夾娃娃機」店氾濫,但這產業真的可以長久經營嗎?►借鏡歐足聯經驗 Louis Lancaster國足總教練首選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