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正常巡邏作戰都不容易”,印軍過冬艱難

(原標題:“想要正常巡邏作戰都不容易”,印媒哀嘆“拉達克”印軍過冬艱難)

環球時報記者 周嘉西】在持續的中印邊境對峙中,印度向該地區部署了數萬大軍以示強。但隨着冬季的來臨,印軍部隊正面臨着惡劣自然環境帶來的空前挑戰。《印度快報》網站29日詳細描述了位於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當前是如何艱難地維繫生存、巡邏、作戰等基本任務。

自然環境對印軍尤爲不利

“歷史上,拿破崙入侵俄羅斯、希特勒入侵蘇聯時,都被當地的寒冷天氣打敗。今天在中印邊境對峙的軍隊也面臨着同樣可怕的敵人”。報道描述稱,更糟糕的是,“拉達克”可不是俄羅斯平原,這裡的山峰高達1.8萬英尺(約合5486米),印軍在當地部署超過10萬大軍,“這在軍事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曾任印度陸軍14軍軍長帕努中將表示,在冬季的邊境對峙中,印度受自然條件影響,先天處於不利態勢。“與印度一側相比,中方的地形就像屋頂一樣平坦,山脈相距較遠,山谷更加寬闊。因此中國人不用克服太多的山口,更容易修路。而大山的阻隔使印度人不得不想辦法鑽隧道,爲避免工程過於龐大,印軍也無法修築寬闊道路”。另一個殘酷現實是,喜馬拉雅山擋住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使印度一側的降雪量大增,而“中國人就不會遇到積雪阻塞通道或長時間隧道被堵的考驗”。

對於“拉達克”地區而言,冬季的首個挑戰是嚴寒,當地目前的最高溫度僅3攝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0攝氏度至零下15攝氏度。進入12月和1月,溫度會進一步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到零下40攝氏度。伴隨而來的還有高寒山地的大風,意味着僅靠帳篷無法禦寒。極度嚴寒“會導致類似燒傷效果的凍傷”,“在這裡用手直接觸摸金屬是危險行爲,可能會被凍住。”

印度官方出版的《1962年中印衝突史》對該地區的戰史紀錄是,“在拉達克,士兵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生存,其次纔是與敵人作戰。奇特的地理環境對戰鬥及其結果有着重大影響。”“由於天氣原因導致的傷亡人數,和戰時的傷亡人數幾乎相等。”曾負責印陸軍14軍後勤工作辛格少將承認,“士兵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天氣,包括極端寒冷和高速風;其次是稀薄的大氣;第三個纔是敵人”。

印軍邊境生存不容樂觀

報道稱,由於中印第八輪軍長級會談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下一輪談判也沒有任何消息,約5萬名印軍不得不依靠長途運輸保障供應。“印軍冬季在拉達克地區部署這麼多的部隊,還是史上首次”。儘管印軍投入運輸機和直升機空投物資,但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帕努中將表示,“想象一下,空投物資從指定的空投區域投下,散落在幾百米甚至幾公里範圍內。對於那些可能要花上一整天時間才能得到幾公斤必需品的士兵來說,這成了一場噩夢。”

由於以前從未部署過如此規模的部隊,“拉達克”地區正在新建的許多前沿哨所沒有任何軍事基礎設施。印度陸軍爲“拉達克”的後方部隊提供了一些新建的取暖設施,但前線士兵顯然享受不到。由於道路設施不完善,只有幾個地方有道路直達山頂,匿名印軍官員表示,“即使搶佔一個新的山脊”,印軍也不得不依靠人力搬運建造哨所的材料。

印軍消息人士披露,“拉達克”的印軍每天都有非戰鬥減員情況發生,許多人因寒冷引發疾病被迫後送治療。辛格透露,10年前“拉達克”地區的自然減員率就高達20%。儘管印度官方稱,當地非致命性傷亡“並不令人震驚”,但也承認印度無法生產適合“拉達克”地區的防寒服裝,不得不花高價進口。

“想要正常巡邏作戰不容易”

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印軍顯然不能只滿足於生存,他們還得參與巡邏乃至作戰。一名印軍軍官稱,在高海拔地區巡邏,士兵需要攜帶20-45公斤的武器和裝備。如果攜帶有機槍,意味着負重增加了20公斤,需要多名士兵協助搬運。除了武器裝備,士兵自身必備的攜行裝具還包括頭盔、防寒靴、高原防寒服、內衣褲、多層夾克、防寒面罩護目鏡睡袋牀墊、洗漱用品襪子水瓶,以及至少24小時的應急、高熱量熟食口糧。因爲“如果被敵人火力壓制,士兵必須依靠自己在戰場上活下去。”

帕努中將表示,高原低氧環境意味着部隊效率降低了近30%-50%,在平原上一天就能完成的工作,在高原“需要五到七天”。任何一次小規模行動,都可能花費6-10個小時。“在現實中,印軍士兵可能無法在哨所待太長時間。他們必須巡邏、建立掩體和進行防禦,還要躲避敵人的空襲和炮火,最終不得不在地面的凍土和積雪中掙扎,直接承受極度寒冷的後果。”

有中國專家表示,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解放軍同樣面臨高原嚴寒環境的考驗,但依託於現代化的後勤保障體系,解放軍無論是在高原駐守還是巡邏,都比印軍情況好得多。據央視軍事頻道11月初報道,新型可拆裝式自供能保溫方艙亮相高原部隊,這種新型營房既有軍用帳篷的靈活性,又兼顧了固定營房的舒適和安全性。它僅依靠人力就可以安裝完成,宿舍、食堂、集成盥洗室、微電網以及供暖設備一應俱全。同時解放軍新近列裝多種防寒作戰設備,其中包括適用於海拔5000米以上、零下40攝氏度的高原高寒環境單兵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