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眷村的親人~我們眷村的故事

我們眷村故事影片 照片來源:家家提供

我們的眷村”銀聯一村”於民國45年建成,是一個二百戶人家的村子,我們在那裡生活了50餘年;然而村子終究是拆掉了,面對鐵皮圍籬,窺探裡面的破瓦殘壁心中滿是悲痛及沉重的失落。因此編制這段影片,來懷念追憶這屬於我們的眷村故事,並藉此感恩國家與我們父母恩情。影片分爲三段,前言、懷舊老照片、眷村現況

這是多麼奇妙的一段緣分,一羣來自大陸不同省份官兵,帶着他們的家眷逃離戰火摧殘的家鄉,一路顛沛流離跟隨國民政府撤守臺灣,然後輾轉被分配臺中竹仔坑山腳下一個小村落銀聯一村,從此在這裡安家落戶、開枝散葉。「銀聯一村」顧名思義,乃由銀行界出資興建。

其中一位李榮炎在他出版的「浮生札記 」中提到,初到臺灣的衆多官兵眷屬居無定所,生活失據,當時的蔣總統夫人蔣宋美齡女士呼籲銀行界貿易界影劇界等真同出資。從北到南,由西而東,找尋適當地點興建大大小小的眷村來容納大量來臺眷屬,解決他們的家庭生活及孩子們就學問題。

銀聯一村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下在民國45年興建完成。銀聯一村建村至今年,那曾是作者父母困頓時的安家之所,曾經是他們玩耍遊戲,打鬧哭笑的地方,對他們而言,屋子雖小,卻是他們躲避風雨一個溫暖的窩,老爺車再舊再破,卻也慢慢地載着他們走出小小世界,完成自己的夢想套用李榮炎的話,我們這些同住了半世紀的老鄰居仿如親人,雖四處分散各奔前程,但回首往日漫漫歲月,不勝依依,低迴難已。

然而銀聯一村終究是拆掉了,面對鐵皮圍籬,窺探裡面的殘壁,對堅持到最後才撤離的人來詋心中滿是悲痛,對更早搬離開的人而言,又何嘗不是沈重的失落。

它是專屬於他們的原鄉,因爲它,他們擁有親人般的朋友,擁有共同的話題和生活經驗。也因爲它,他們會不辭辛勞由各地到此相聚,互道思念關懷,這是多麼難得的幸福,每每想到此,心中滿是感激與富足。

銀聯一村消失了,已然走入歷史,就讓他們放下不捨與感傷,懷抱一顆感恩與惜福的心面對未來,再爲自己創造一番美好的回憶,也爲大家制造更精彩的相聚機會。

這部影片運用文字和照片,再加上些許懷舊的聲音,串出對銀聯一村深深記憶

眷村故事是一甲子光陰縮影,承載了許多人的成長記憶與生命經驗,眷村有它獨特的文化,因爲它彙集了中國大陸各個不同省份的人、語言風俗習慣、穿着和飲食。更因臺灣族羣包容性,許多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更從此開始,也是專屬於臺灣的多樣性風貌

爲了保留眷村故事,婦聯會推出「2019第一屆微電影徵選活動」,以「想我眷村的親人」爲主題,藉由影片拍攝以及故事串聯,詮釋眷村風貌,抒發親長鄰居因思鄉而保存下來的習俗物事,並回顧戰亂造成的乖離失落以及歡喜重生。在參賽者運鏡構思之下,重現眷村情懷活化眷村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