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股票與基金投資4月重拾升勢 看好股市長期趨勢

截至4月末,險資股票基金投資餘額達28989億元,佔險資運用餘額的12.8%

本報記者 蘇向杲

近日,銀保監會披露了保險業今年4月份經營情況,險資權益配置再現重大信號。《證券日報》記者對比發現,險資對股票與基金的配置餘額在經歷了1月份至3月份的連續環比下滑之後,4月份重拾升勢,環比增長300億元。

截至4月末,險資股票與基金投資餘額達28989億元,佔險資運用餘額的12.8%,佔比較3月末提升0.06個百分點,儘管提升幅度不大,但釋放出對股票市場的積極信號。

下半年股票市場的走勢如何?多家頭部險資機構認爲,下半年仍存結構性機會。業內專家認爲,險資在下半年股票市場乃至更長時間跨度上仍存結構性機會,股票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未來若市場快速下跌,會抓住關鍵機會積極配置。

股票與基金配置佔比止跌

自去年四季度A股急漲後,今年一季度,險資開始逐月兌現浮盈,並降低股票與基金的配置佔比。今年1月末、2月末、3月末,險資對股票與基金的配置餘額佔比環比依次減少0.31個百分點、0.56個百分點、0.99個百分點。

險資降低股票與基金配置佔比源於其對估值泡沫化的擔憂。去年年末,貴州茅臺、五糧液、寧德時代等一批A股核心資產大漲,今年年初再次急速上漲。這引發了險資機構對估值泡沫化的擔憂,並開始兌現部分浮盈,以平滑收益曲線。

原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於春玲表示,過往一年,當固定收益資產貢獻收益空間不斷縮窄時,市場參與者普遍將目光轉移到權益市場,在向權益資產要收益的同時,也推升了權益資產的估值屢創新高。國內權益市場的“掐尖效應”更加明顯,高估值板塊屢創新高,部分板塊不排除投資者因缺乏安全感向確定性擁擠交易的可能性,因此,對資產局部過熱後的大幅波動和系統性風險不可不防。

中國人壽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前不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A股長期向好趨勢不變,但指數經過了過去兩年的上漲,出現了局部估值過高的情形,我們在去年年底已經預見到了,並做了相應安排。”

人保資產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於立勇此前也表示,去年年底市場普遍比較悲觀,覺得連漲了兩年,今年可能風險會大一點,甚至跌幅比較大。

基於此,一些險資機構今年一季度降低了權益投資在整體資產配置中的倉位,這體現在險資配置餘額的逐月變化中。當然,險資兌現浮盈也提高了投資收益。尤其是,一季度部分險企得益於權益投資收益大幅增長,在承保端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淨利出現大幅增長。

《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一季度險資投資股票與基金收益分別爲686.56億元、358.7億元,合計1045億元,投資收益率分別爲3.73%、3.26%。這兩項資產的投資收益率均高於其他大類資產。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一季度實現總投資收益651.12億元,同比增長43.3%。新華保險一季度投資收益爲195.58億元,同比增長57.8%。中國人保一季度利潤表項目下的投資收益179.95億元,同比增長36.7%。

在兌現浮盈後,一季度險資股票與基金配置餘額佔比逐月下滑。不過4月份,這兩項投資佔比再次提升,雖然提升幅度不大,但顯示出險資不再收縮這兩項投資,這對市場是個積極信號。

下半年權益市場有結構性機會

4月份股票與基金配置餘額佔比止跌,是否代表險資看好今年三季度乃至下半年的配置機會?對此,多位險資人士認爲,今年險資配置股票市場的難度加大,但仍存在結構性機會。

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戰略專委會、研究專委會聯合召開了2021年上半年保險資金運用形勢分析會,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中國太保首席投資官鄧斌太平資管財務負責人曹琦等10多位行業大咖均發表了對今年權益市場的看法。

就今年權益資產的配置挑戰,太平資管財務負責人曹琦認爲,國務院要求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政府槓桿率有所降低,這意味着前兩年相對寬鬆的金融和信用條件將出現調整,這將削弱權益市場價值,導致投資者對優質資產的爭奪更爲激烈,行業另類投資量價兩端依舊承壓。下半年需要重點關注估值層面全球流動性的變化,業績層面成本推動對基本面的影響,下階段的保險資產配置仍要密切跟蹤宏觀及市場情況,把控好權益資產的整體敞口,降低市值及回撤風險,加大優質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力度

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認爲,上半年經濟運行開局良好,但是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牢固。資本市場存在多重隱憂:去年很多股票估值大幅度提升,未來一段時間盈利增長難以支撐估值;流動性影響,邊際上的改變對股市將產生較大影響等。

儘管配置難度加大,但仍存機構性機會。中國太保首席投資官鄧斌認爲,二季度,我國PMI持續擴張,消費、出口、投資三架馬車拉動經濟增長強勁,全年經濟仍然看好。資本市場方面,權益市場考慮盈利增長,當前股票市場整體估值的風險不算太大,結構性分化,一些資產還是有比較強的吸引力,上行結構性空間顯現。

此外,中國太保集團總裁傅帆近期指出,2021年,宏觀經濟有望實現較快增長,權益性資產存在結構性機會。

人保資產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於立勇近期表示,今年股票市場的投資風險是需要警惕的,但是大熊市還是沒有條件,一是經濟形勢本身還不錯;二是預估貨幣政策的調整會循序漸進。

股票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上述與會專家普遍認爲,險資機構要堅信股票市場長期向好趨勢,積極配置股票市場:一是保險資管機構需要保持耐心,既不着急配置資產,也不過分悲觀。二是堅持保險資金戰略性配置,在配置上尋找一些替代性優勢產品。三是當市場出現快速下跌時還要抓住關鍵機會,積極進行配置。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泰康資產CEO段國聖認爲,險資運用環境將出現深刻變化,包括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碳中和”是高質量發展約束條件、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週期弱化、利率長期趨勢趨於下行、結構化行情和極致估值分化或爲常態等。在此背景下,重視權益類資產戰略配置價值以應對低利率環境挑戰將是險資配置的特徵之一。固定收益類資產難以滿足國內保險資金資產負債管理要求,必須加強權益類投資。在股權投資時代,保險資金髮揮長期資金優勢,助力經濟高質量增長大有可爲。

加大股票等權益資產配置力度也是險資增加投資收益的重要途徑。曹德雲表示,人口結構的變化、低利率背景下保險資金需要增加權益投資、另類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保險資金內在的激勵機制也存在技術上如何估值、如何經營考覈等問題。險資如果想穩定收益,需要把長錢的優勢發揮好,克服重重障礙,通過行業研究一套適合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的估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