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子公司投私募 合作尚處起步階段

(原標題銀行理財公司投私募 合作尚處起步階段

隨着理財子公司淨值產品發行推進,日前,部分私募基金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合作落地,引起業內關注。

據《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銀行在權益投資經驗投研能力方面都相對欠缺,因此,在佈局權益投資方面,主要通過與公募、私募基金合作佈局權益市場。但是,目前雙方的合作尚在起步階段,還有很多問題待解決。

“私募與理財子公司的合作有助於實現雙方優勢互補。”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多數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私募業務仍處於早期瞭解、摸索、觀望階段,主要因爲理財子公司本身對於權益資產的佈局潛力尚未完全釋放,而且部分私募機構投資不透明、公司治理不成熟,也會影響理財子公司合作意願

私募准入標準要求高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第三十二條明確指出,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選擇符合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擔任理財投資合作機構。這意味着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既可以通過投顧模式實現與銀行公私募理財的合作,也可以通過直接的委託投資模式接受銀行私募理財資金

據記者瞭解,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開始與私募基金合作。目前與理財子公司合作的私募機構多爲私募頭部,而且對私募的准入資質要求較高。但是,這種合作案例還在少數,仍處於起步階段。

股份制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理財子公司的准入資質要求高,在規模,成立時間,管理人經驗,過往三到五年的業績都有要求”。

另一家理財子公司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會更注重合作方綜合能力,傾向於業績長期穩定增值的機構,公司內部會有一系列的篩選過程,主要包括投研團隊、投資業績、內部管理以及風控投研體系等。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已與多傢俬募基金達成合作,主要有代銷、FOF兩種方式。“公司代銷的私募基金主要有股票型陽光私募(做多)和私募對衝,同時也會直接投資多個私募的FOF產品,投資團隊從市場的私募產品中選擇幾隻或十幾只,作爲投資標的直接買入”。

《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銀行理財子公司對FOF產品設立與合作方有着較高的准入門檻,一般主要重點關注資產管理規模以及投資策略

“我們內部會先設立一個白名單,只有在白名單裡的私募機構,才能開展FOF產品合作。”一家國內大型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但產品不是隨時都會有。

此外,私募機構與銀行理財子公司雙方在投資顧問、企業投融資項目開發、資產託管及外包服務領域也有巨大合作空間

在明明看來,私募與理財子公司的合作有助於實現雙方優勢互補。理財子公司具有強大的資金實力,但權益投資文化、團隊建設、市場積累都比較弱,因而在佈局權益投資方面,需要通過FOF/MOM等方式佈局,和市場上最優秀的機構合作。而優秀的私募機構則在特定的資產及策略領域,持續打磨提升自身在行業、個券及交易上的投資研究和實施能力。對於私募來說,理財子公司可以帶來可觀的資金並且提高自身的影響力

權益類資產佔比較低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已有21家理財子公司獲批成立、19家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從理財產品情況來看,目前,理財子公司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絕大多數爲固收類混合類以及權益類產品較少。其中,混合類產品中涉及權益類投資產品的比例也較少,即使配置,也大多通過基金或者直投來參與。

據中國理財網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17日,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售理財產品爲75只,存續理財產品爲2328只。具體到權益類產品來看,目前沒有在售產品,存續產品共有5只。不過,部分理財子公司的混合類理財產品亦配有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介於20%-70%區間。存續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混合類產品爲528只,在售20只。綜合來看,存續的和在售產品中涉及權益類投資產品佔比僅爲20%左右。

可見,相對於券商、基金、保險資管機構,國內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投資經驗、研發能力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銀行理財子公司短期出現權益產品爆發式增長或擴張難度較大。因此,加強與私募合作顯得尤爲重要。但是,目前雙方的合作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雙發合作難點主要體現在監管、合規性以及私募基金的歷史業績、人員配備、管理規模上,和公募基金還有一些差距,所以在風險控制上也比較嚴格,那麼,銀行理財子公司要相應地做好風險控制,特別是對私募基金的准入資格嚴格把關,從源頭上來控制風險。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雙方合作尚在起步階段,主要因爲理財子公司本身對於權益資產的佈局潛力尚未完全釋放,而且部分也會選擇與公募合作,因此整體金額不大;而且部分私募機構投資不透明、公司治理不成熟,也會影響理財子公司合作意願。大多數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私募業務仍處於早期瞭解、摸索、觀望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