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農壇,浪漫的另一個定義
六百年的時光有多長?在浩渺蒼穹中,六百年時光匆匆流過,卻在人類大地上烙印下深刻的一筆。先農壇便是這六百年的見證,它彷彿是歲月通道的入口,遠處看燈火幽微,不時流露出各種色彩的柔和光焰,那裡面藏匿着的是六百年的虔誠祈願,是打開藝術與文明之門的不朽寶藏。
本站傳媒專訪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副館長張敏,聽她講述先農壇在日月流轉中,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感受一個建築背後吐露的厚重與浪漫。
浪漫的另一種定義
人們對於浪漫的定義,一定是顧盼生姿,充滿幻想,自由又詩意的。而先農壇彷彿是浪漫定義的另一面,它更沉默溫文。它安靜地佇立在西城區東經路21號,北京中軸線的南端,和名聞天下,瑰麗端莊的天壇遙相呼應。
在張敏的眼中,先農壇的性格更沉靜:“從本源功用上講,先農壇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親耕祭祀典禮的地方,它最突出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就體現在中國傳統的農業文明和農耕文化。因爲農業文明一貫的穩定性,先農壇的文化和表徵也更內斂。”
(圖爲先農壇慶成宮)
從這一點來看,先農壇背後的這一價值從未改變。作爲一個鮮明地標性建築,它代表着中國延續千年的農耕文明。在農民“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的辛苦勞作中,農耕代表的是“腳踏實地”的低調沉默;而與之相對應的天壇,則更要有“仰望星空”的恣肆想象。在這樣的對比下,原本低調的先農壇更顯踏實沉靜。
(圖爲觀耕臺)
不要小覷了這份內斂和溫和,先農壇溫默安靜的背後,卻代表着明清六百年的農耕文化傳承。其地位之高、價值之顯、意義之重依然可以從其建築規制的完整大氣中,體會一二。
在先農壇的背後隱藏着過往盛世和中華民族宏大的精神世界,它看似沉默,實則內心激情澎湃;看似沉靜,實則歷經滄桑鉅變;看似低調,實則有擘畫天下的雄心氣魄。
這裡的一畝三分地,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將中國古代的建築營造、農耕文明和對神農氏的信仰落下真身,描繪成故事。這些先人留下跨越時空的華美思緒,推動着我們不斷追古溯今,在認知中傳承,在傳承裡保護和發揚。
反差感、驚喜感、崇高感和跨越時空的交錯感,這背後的文化精神,或許就是先農壇帶給我們另一種浪漫的定義。
“文化不滅,文明永生”
遙想六百年前,先農壇建築剛剛建成。作爲祭祀建築的代表,其恢宏大氣,規制嚴謹,是明清時期典型的皇家建築代表,然而歷經歲月更迭動盪,先農壇的一部分被劃分破壞,喪失了原有的完整性。爲了復原其完整的建築格局,如今,先農壇的騰退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張敏說起目前北京中軸線申遺整體計劃規劃和先農壇騰退工作進度時,語氣裡透露着期待和信心:“目前先農壇騰退與規劃的具體任務拆解都有明確的時間期限和要求,我們在努力進行文物騰退。總的來說,後續的文物保護工作,時間表清晰,目標明確,進度有條不紊。”
六百年的建築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逐漸恢復曾經的原貌和風姿。在保護建築藝術本身的背後,同時是如今人們對歷史文化傳承的鄭重相待。
(圖爲宰牲亭)
張敏介紹說:“今天對文物保護的理解,不是簡單粗放的恢復,而是在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用更加易於現代人接受的方式,貼近生活、符合時代特點地去表達它背後傳統文化的精髓。”
除去先農壇建築羣本身,北京古代建築建築博物館也坐落於先農壇內,博物館內安置着被譽爲“稀世國寶”的“北京隆福寺藻井”。其中天宮樓閣藻井尤爲震撼,天宮樓閣藻井,正中的天宮圖上畫有1427顆星意爲九重天,星象僅靠手工描繪,但準確度性極高,足見古人技藝高超。
先農壇自身神奇的土木結構和金龍和璽彩繪的華麗藝術表達效果,將以先農壇爲代表的中國祭祀營造背後典雅精緻的藝術、獨具一格的建築構造展現的淋漓盡致。
華夏營造的精神、技術和制度蘊含五千年的強大生命力,在那個時代噴薄而出,又在這個時代被髮揚光大,完整傳承。先農壇建築羣的古樸大氣與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中的展品藻井璀璨綺麗交相輝映,我們能在這些留存的文物中,生動地感受到中華文明生命的脈動,感受建築技藝傳承帶給我們的溫熱感,這也最終促使着我們延續文明的火種,營造今天的奇蹟。
這裡,還有一羣保存浪漫的人
在這個代表浪漫另一種定義的古建築背後,一定有一羣極度浪漫的人。他們創造、營建、保護、傳承、發揚。其實,保存浪漫的人同樣浪漫。
營建先農壇的祖先一定是一羣極度浪漫的人。他們擁有瑰麗燦爛的想象力,才能將對麥浪千重的嚮往,豐衣足食的祈願都融入在一座座建築中。他們用信仰和專注,營造了一座座建築。
保護傳承的人同樣浪漫,他們不斷試圖用時代特色不斷賦予這份古老文明更新鮮生動的色彩。張敏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作爲文物守護人,他們一直在爲古建築的保護和傳承不懈努力。
同時,數字文旅的日漸興起,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成爲了文物保護的新趨勢和潮流。本站傳媒爲此做出了大膽創新,6月5日芒種,本站傳媒協同本站雷火、伏羲實驗室打造《文脈中軸——AI樂中軸》系列內容。活動採用業內領先的AI音樂技術,用音樂的形式,向公衆展示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文化之美。
對此,張敏也表達了期待:“後疫情時代,網上博物館成爲新趨勢,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也做出了很多嘗試,包括網絡線上直播、雲遊等等。數字化文旅是一個新方向,我們可以用先進的技術,與文化挖掘、文物修復、保護等多方面充分融合,讓博物館文化熱起來。”
同時張敏也期待着技術、內容和文化珠聯璧合,打造1+1>2的最佳效果:“實際上,我們的博物館只是針對基本陳列做出數字化處理,最終由點到面編織成網。未來,我們期待也希望本站傳媒能在技術進步、內容挖掘這一塊,爲我們提供支撐。”
歲月斗轉星移,時光的墨點凝聚在這座建築羣裡。未來,大家仍將前仆後繼不斷保護和傳承先農壇以及其背後的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和精神。
本站傳媒也將在後續爲數字化文旅的推動不斷努力,《AI樂中軸》系列將會用更多元的曲風演繹中軸線沿線的古建築文化,以數字化推動文化傳承,助力珍貴文化遺產在創新中獲得新的生命力和內涵。
如今,我們將六百年的歲月永存成歌,走進先農壇,瞭解先農壇,用心去體會和觸碰張敏口中沉穩安靜的先農壇;同時,也和本站傳媒一起,傾聽古老又年輕的先農壇歌聲,感受600年血脈傳承,感受古老與年輕的心靈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