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影視文創的現實困境

陳去非

韓國偶像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在亞洲再度掀起熱潮,不止中港臺華人社會,連日本和東南亞都被這波「韓流」給「覆蓋」(cover)了,淪爲韓國流行文化殖民地(消費國)。

熱潮當然會引起一些話題,其中不免有「韓國能,臺灣爲什麼不能?」

臺灣的《流星花園》據說是亞洲偶像劇的「起源」,在那之前,臺灣拍攝的《包青天》電視劇曾經風靡港臺和東南亞華人社會。這些光榮的史蹟,足見臺灣人並非向來就是短視兼弱智,但是這二十年來,臺灣有哪部連續劇電影,真的走出臺灣島上到國際舞臺,並且創造票房佳績發光發熱?別跟我李安的《少年pi》,主角不是、故事不是,那不是真正的臺灣電影。

臺灣爲什麼拍不出國際級的電影和可以走得出島嶼的電視連續劇?原因自然很多,我們不妨一個個提出來檢討:

(一)先天不足:市場小,不利的大環境

相較於周邊日韓和中國,臺灣幅員小,人口屬於小型區域,消費市場規模小,廣告收益有限,投入大筆資金拍攝電影或製作連續劇,如果單憑內需市場(島內),則賠本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影視產品必須尋求外銷市場挹注,回收投資成本。

部份政府應該出面和周邊國家,先就影視產品平形輸出入進行協商,再協助業者建立海外行銷通路,尤其是託播代理商和播映平臺,讓國產的影視產品能夠走出本島向海外輸出。

(二)後天失調:

(1)開放電視頻道,市場過度競爭

以臺灣的人口數而言,政府開放頻道後,無論電視臺和播映頻道數量,均出現超飽和現象,使得影視傳播業形成「完全競爭市場」。政府的用意是尊市場自由競爭體制,讓業者「人人有飯吃」,但現況卻是「僧多粥少,人人有飯吃,個個吃不飽」,有限的消費市場和廣告收益,被過多的影視公司和播映頻道給稀釋了。

這部份應由政府出面主導,一方面輔導業者進行合併,以減少業者數量,提升資產和技術質量;一方面建立退場機制,對經營不善(不具競爭力)的業者加以淘汰活輔導轉型。

(2)電視臺播外來劇,壓縮本國戲劇

要求電視臺業者以一定比率製播戲劇, 由NCC加以考覈,對於未達標準之業者,施以行政處罰(罰鍰和撤照等);黃金時段不得播映外來(寒大陸地區)戲劇;並對外來戲劇給以嚴格的進口配額管制。

(3)提升製作團隊專業能力,與國際主流思潮接軌

輪流調訓影視業製作人、導演、編劇製作人員,由國內影視科系代訓文化部並提供配額給優良製作人員,前往好萊烏等地攻讀學位或接受短期訓練,讓從業人員能汲取新知識和技術,與國際影視主流思潮接軌。

(4)政府出面擔保,協助業者融資

對於優秀製作團隊拍攝具有國際票房題材的影視作品,文化部除提供業者拍片輔導金及票房獎勵金,應考慮協調銀行等金融業,給予業者拍片低利融資,事後再由票房收入取回一定比例金額,作爲國產影視作品發展基金。

(5)修定稅法,鼓勵民間企業積極參與投資國產影視作品拍攝,給予扣抵或減免營業稅款。

有人說:「臺灣的影視產品走不出國門,是因爲缺乏具有國際觀的製作人、導演和編劇」,本人認爲這種觀點顯然「見樹不見林」。我們所面臨的困境包括:

缺乏政府有計劃的扶植和企業界投注資金,臺灣電視臺主管短視近利,只想撿現成,進口便宜的外來劇來播出,穩賺廣告費,不敢冒風險自制拍電視劇;臺灣電影電視製作人和導演找不到拍攝資金,有資金的企業主對影視文創產業不感興趣,忽視其文化價值。

我得過全臺灣獎額最高的劇本獎,作品有八田與一《水色》,鹿窟事件《鹿窟的春天》 ,臺籍日本兵《活着回來》、400年前荷蘭船醫西拉雅公主的異族戀情《安平追想曲》,寫科技生化人《替身》和吸血鬼《天堂旅館》,這些具有文化價值和票房潛力的作品,還有留英美電影碩士出任導演掌鏡和年輕充滿活力和新觀念的製作團隊,and so what? 同樣還在鴨子划水,爲了找到投資金主四處碰壁。

臺灣電影目前還停留在新石器時代:《艋舺》、《大尾鱸鰻》和《陣頭》等主流電影,通篇充斥三字經穢語和黑社會等暴力低俗劇情,韓國人把黑道殺手拍成感人的《雛菊》,兩者間差距恐怕不只一百光年吧?

在可預見的未來,臺灣電影依然看不到光明的前景,仍舊擺脫不了「二低一粗」的魔咒:(1)低成本(2)低俗媚俗(3)粗製濫造,如果我們自己缺乏自省能力,不思徹底地脫胎換骨,那麼就繼續淪爲日韓大陸等外來劇的「殖民地」,當人家的店小二吧?

●作者陳去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碩士,着有長篇小說、電影劇本、電視連續劇本十數種,曾獲2010年《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長篇首獎,爲臺灣島內最高金額獎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