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一個美國人在臺灣 郭文泰在夢境裡探索現實
河牀劇團與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合作的作品《夢與陰影》,融合新馬戲的肢體和河牀的劇場美學。(徐宇昕攝,國家兩廳院提供)
《夢與陰影》爲河牀劇團與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合作的作品,透過演員的肢體,傳達超現實的感覺。(徐宇昕攝,國家兩廳院提供)
河牀劇團導演郭文泰所執導的VR作品《遺留》,纔剛獲得盧森堡城市電影節沉浸式競賽最佳體驗大獎,回國後,這週末他與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合作的作品《夢與陰影》也即將登場。(季志翔攝)
河牀劇團導演郭文泰認爲,劇場創造的是鏡子,觀衆能從中看見自己。(徐宇昕攝,國家兩廳院提供)
河牀劇團導演郭文泰所執導的VR作品《遺留》,纔剛獲得盧森堡城市電影節沉浸式競賽最佳體驗大獎,回國後,這週末他與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合作的作品《夢與陰影》也即將登場,郭文泰表示,期許透過FOCA新馬戲的肢體,加上河牀的美學,能有不同的轉化和呈現。
關於作品名稱「夢與陰影」,郭文泰表示,有光就會有陰影,「陰影是事物存在的痕跡,也是存在的證明書,不存在就不會有陰影,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會留下痕跡,就像蝴蝶效應一樣。」
郭文泰來自美國,1970年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母親則是一名懷抱音樂夢想的女子,對於藝術的渴求與嚮往,也深深影響着他。他表示,小時候第一次上臺演出是在聖誕節時於教會表演,當時他飾演一名帥哥,「我穿着皮衣外套,在舞臺上扮演另外一個人,那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因爲這次的演戲機會,我在高中階段也參加很多不同舞臺劇和話劇的演出。」
演戲和表演,開啓了郭文泰的新世界,他表示,有些劇本令他感覺離日常生活遙遠,「我不懂爲什麼要演這個角色、說這個故事,高三的時候,我開始寫劇本,試着解決當下面對生活的困難,從演員到寫劇本,最後好像不滿足,於是最後我成爲一名導演。」
和亞洲的連結,也影響了郭文泰的人生。郭文泰表示,他以前在家裡每週六早上,會和父親一起看功夫電影,「不過我那時對臺灣、中國、東方文化都不瞭解,但我牆壁上有李小龍海報,也有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作品海報,別的高中生可能會貼球隊、啦啦隊海報,但我就是貼這兩張。」
郭文泰表示,他的高中同學也有東方人,他從同學的思考和生活習慣,感受東西文化的不同,到了大學,正好室友來自中國,「我本來想學日語、西班牙語爲第二外語,他積極鼓勵我學中文,後來我到北京大學,也第一次看見京劇演出,那和美國學的西方戲劇很不一樣,我很喜歡京劇的結構完整度,還有對演員紮實的訓練。」
1992年,郭文泰因申請到獎學金而來臺,順利考上文化大學戲劇系,和京劇名角李寶春學習,行當爲老生。他表示,當時臺灣小劇場蓬勃發展,如:臨界點劇象錄劇團、優劇場等,他也和劇場界多位演員成爲朋友,「我原本只想待9個月,但大家已經變成朋友,還有面對創作的方式和模式,都很有想法,我原本回去美國,還沒決定要不要回來,後來還是決定回來做研究寫論文,也因爲當時敦南誠品有一些演出機會,必須要有劇團纔可以參加,所以成立了河牀。這幾個選擇,成爲我的人生。」
郭文泰在1998年成立河牀劇團,實驗獨特的戲劇美學,如:「開房間計劃」系列作,觀衆在非典型劇場空間,像是旅館房間欣賞演出,每場僅限一名觀衆,在10多坪大小的空間裡面,近距離體驗特別的戲劇美學。
郭文泰表示,舞臺劇大多有直接表現的內容,能讓一百個觀衆欣賞同一部作品時,會在同一時間哭、笑,「但我覺得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生活背景,應該有百種不同的反應。我希望觀衆看戲時,我能創造一個時間和空間,讓觀衆透過作品,看見自己。」
郭文泰表示,他有次在美國看一個表演,「表演者把鳥的翅膀放在魚身上,或是在麪包上放了頭髮,烤的時候可以聞到頭髮的焦味,看的時候我開始思考,這是什麼?如果我可以享受這樣的畫面和美,還有當下的感覺,就像是透過這個演出,看見我自己。好像我在看戲的時候,像在看鏡子;我們看鏡子不是爲了看木頭的框,而是爲了看見自己。」
郭文泰表示,他的作品想帶觀衆看見自身的投射和人生故事,「重點不是我要說什麼,而是創造那個鏡子。」
疫情間,河牀劇團登了國家戲劇院舞臺,也鑽研VR作品,嘗試不同的戲劇表演方式,這次《夢與陰影》則是和FOCA合作,郭文泰表示,他按照FOCA演員的不同可能性做安排,「我想透過這羣表演者的魔術,傳達這次作品超現實的感覺。」
郭文泰舉例,演員手上都有自己擅長的物件,「例如:擅長丟棒子的演員有自己習慣的模式,如何把熟悉的事情變成不熟悉,包括丟和接的方式,轉化成不同的意義,呈現不一樣的生命力。」此外,郭文泰表示,演員本身也是物件的代表,同時也是臺上移動的小舞臺。
選擇以夢境爲題材,郭文泰表示,他近年對夢境很有興趣,他有個叔父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從一天睡7到8小時,睡眠時間慢慢變長,變成一天睡23小時,「當在夢境裡的時間佔了百分之九十時,那麼夢境是不是變成現實?而夢和現實的界線又是什麼,這引發我思考。」河牀劇團與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將於4月7日至9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