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看時代困境 《消失的愛》反思臺灣

陳文茜於病中書寫近10萬字的《消失的愛》。(時報出版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在戰爭頻傳,隨時可能又爆發區域戰爭的年代,資深媒體人、作家陳文茜在病後直書對當代全球角力的觀察,在今年生日完成近10萬字的《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討論時代的困境,也思考臺灣應該在大國衝突中看到什麼。

陳文茜自言《消失的愛》是自己2019年病倒後,發願寫作的5本書籍中最重要的一本,躺在醫院或牀上的日子,若精神尚可即撰寫此書。她觀察在金融風暴後的世界變化如雪崩降臨,仇恨一一崛起,而歐美在全球化中已不是必然的贏家,美國爲了自救正在重構二戰後所有的世界秩序。

「當美國只希望看到自己的領先,拜登及川普只看到自己的支持度之際,我們應該看到什麼?」陳文茜文中也指出臺灣危機是狼來了,還是真實的危機?答案還無人能下結論,但「臺灣危機」已然讓臺積電承諾擴廠,臺灣曾被過度仰賴的科技生產必須從此分散,「臺灣的晶片輝煌時代即將邁入尾聲」。

陳文茜感慨人們在歷史中卑微如昆蟲,無能對抗命運,只能不敢置信地接受任何不幸的結論。正如2021年烏克蘭向北約遞交申請加入時,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將是一場改變俄烏,甚至影響全球能源政策、氣候暖化、世界通膨的戰爭。

充滿血腥的以巴悲劇,在陳文茜看來更是「恨的故事」且長遠到1000年前便開始,而美國的態度,則是「身爲國際領導者,重大的道德墮落」。陳文茜也指出,以色列復仇的瘋狂轟炸後,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抵達以色列,「目的是決定巴勒斯坦人的未來」。而這句話應對臺灣人而言同樣熟悉。「巴勒斯坦人的未來,不是由巴勒斯坦人決定,而是由以色列、美國及若干阿拉伯國家交易決定」。

陳文茜《消失的愛》新書分享會將在21日下午於松煙誠品電影院舉行,由陳文茜與雲朗集團總經理盛治仁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