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中國大陸,催人老

相親示意圖(達志影像)

那天微信豆瓣兩岸羣有一位小可愛一句無心的話,「能做到公司管理層大多是中年吧?30歲了左右」,另一位九零年(已滿30歲)的臺灣羣友發了個哭喪的表情,30歲,中年了?

「30歲中年了,雖然你可以自認是寶寶」。大陸羣友解惑。

數日後有羣友分享一則新聞,「某31歲的大齡女青年……」我第一時間炸鍋,青年就青年,大齡?31歲叫大齡,40歲不就是殭屍了?

對不起啊,我可還是臺北女孩」!

說是這麼說啦,但過了三十歲我才發現,二十幾歲時自己在北京生活,最怕碰到臺灣朋友莫名丟來一句「不要被北京統戰了」、「不要那麼親中啦」。但過了三十歲,最怕碰上的,是滴滴師傅計程車司機)的熱烈問候。

■計程車司機都很年輕

「你住這兒啊?房子買這是吧?」

「租的。」

「喔跟老公一起租這裡啊?也是啦北京房這麼貴,在老家買一買就好。」

「自己住。」(嘴角的笑容開始抽動。)

「你還單身啊。」(師傅從後照鏡打量一下)。「對啦,現在九零後可能都結婚晚。」

「我1989的。不是九零後。」

「啊我是91的!你還比我大啊!」師傅非常實誠地讚歎。

不知道是不是女生一個人坐車、加上個性多話的關係,我被問過很多次「跟老公住啊」、「這裡小孩上學也挺方便」、「什麼你還沒結婚啊」。很可氣的是,問這些話的師傅大多比我小。

別誤會,這篇不是臺北「大齡剩女」的焦慮碎碎念,只是在表達北京這座城市的奇妙之處。我常跟臺灣朋友說,大陸一線城市單身男女的生活方式與臺北不會有什麼差異,北京據說還是中國大陸單身比例最高的地方。

但是啊,北京有比臺北還強烈的年齡束縛:你幾歲了、你該表現出怎樣的情緒管理、你的生活質量你的工作應該如何。

■我們都這個年紀了

你該像個得體的「社會中年人」。結婚的、單身的,或多或少,在特定時候內心會有一句話提醒你,「你都幾歲了」。

以前聽到小我幾歲的閨蜜說,自己中年了,都開始脫髮了,我只想一巴掌拍在她腦門上,什麼中年?你才畢業沒幾年吧!近兩年聽到28歲的閨蜜說被家裡催婚的壓力、「中年找工作」的茫然時,不但心有慼慼焉,還會隨口附和「對啊,我們都這個年紀了。」

只有在跟臺北同事開會時,會稍稍鬆一口氣。在北京辦公室,除了剛進公司的九五後小年輕之外,誰不是中年人?但在臺北同事口中,「我們年輕人」從二十二歲到三十多歲,這羣早就過了30歲的傢伙毫不愧歉地說自己是年輕人──動不動「我們年輕人」怎麼想。

只有在跟這羣人開視訊會議時,我纔會鬆口氣,對嘛,我明明就不是中年人!

2012年那會兒,我算是班上最幼稚的。我同學有不少都比我小,1991的、1990的,那時候知識分子們還在微博上頻繁發聲,龍應臺的名聲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同寢室的同學把萬曆十五年、許知遠劉瑜什麼的書放成一排,我時不時抽兩本看。(在那時候感覺,許知遠就挺「博大精深」的,畢竟我在到北京之前的青春歲月,都是靠九把刀度過。)

在同學眼中我是一個傻的臺灣人。我很喜歡去書報攤買《花火》雜誌(我室友:那是我初中看的),或是窩在宿舍看鄉村愛情故事,或是追着他們問挺傻缺的事情,但凡發現兩岸差異都讓我挺開心的。

研二那年還是這樣,大家忙着在大企業實習,我在小公司找了個超級閒的閒職,在公司寫豆瓣文章。

那時提起臺灣年輕人,大家都只會想到小確幸一詞。

我跟同學和公司同事科普過小確幸的來源,22K、年輕人自嘲「魯蛇」(人生輸家),賺錢、顧好自己、去日本玩玩就是一種幸福。不用想買房、不用想着生娃,管好自己就不錯了。那時講了老半天同學的結論大概就是,年輕人享樂主義啦、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啦云云。

哼,有一天你們的年輕人也會這樣的。

我很積極地融入大陸,但我有時難免會劃分出「你們大陸人怎樣怎樣」的距離感,研二那一年最有感的,是同學在討論「爲了爸媽」該考的公務員,「爲了孩子」該有的戶口,「爲了結婚」該買的房子,而我只想着出國來一趟自己一個人的畢業旅行。、

■深夜在路上哭了

「感覺你這兩年一直這樣,想玩什麼玩什麼,喳喳呼呼的,五道口各種跟男人約會,挺開心,沒有長大的感覺。感覺你畢業後應該也會這樣。」同學曾經這樣說。

「你們都在討論當公務員、北京戶口、買房結婚,好無聊啊。」我很沒禮貌地這樣回答。

畢業後有不少同學家裡立刻買了房,沒過多久就結婚,老讀者都知道畢業後那一年我過的兵荒馬亂。有次深夜走回家,點開朋友圈,看見某一位同學在剛買的新家拍了一張闔家團圓的全家福。有人買房、有人結婚、有人快要生娃了,而我還在各種換工作。

大家都長大了,我在幹嘛啊!我站在深夜的路上少見地爲自己的「年輕任性不懂事」哭了。

後來我找到了這份媒體的工作,做得還可以。我恢復本色,繼續得瑟。某次受了委屈,在公司樓梯間大哭,自此公司比較有資歷的女同事再也不教訓我了。

哭真管用啊?年輕真好!我又這樣繼續沒心沒肺地活了幾年。

年齡於我如浮雲,我們臺灣人嘛,沒有戶口問題,也買不起房,我對婚姻更一直是可有可無的態度。儘量賺錢、儘量旅遊、看遍各城市風光。

年齡相近的大陸同事許多已婚,有些同事30歲初卻感覺像是臺灣40多歲人,反觀30多歲的臺灣同事個個像是大學生,成天跟我一起喳喳呼呼,討論無意義的八卦瑣事。

大陸同事們大多穩重,情緒管理得當,老成、可靠,大我一兩歲的主管跟我說「什麼年紀做什麼事」(跟我爹一樣)──我給他們的總結是,不露情緒、暗自勞心、老得賊快。

我不斷勉勵自己,雖然你現在很大陸,但唯獨這點不可以!你一直要是個年輕的臺北女孩!不可以被影響!

滿屏都是九零後

2021年後的某個假日。

咖啡店吃早餐,隔壁的女生拿着手機一通高分貝的亂罵,罵完之後摔手機,然後跌回沙發上哭,一聽就知道跟男友吵架。

很坦然地承認,那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人感覺也三十了吧,怎麼還這樣,這是我們這年紀女人該有的分手方式嗎」。

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跟北京市區的三十歲單身女性一樣,類似的穿着打扮,面對年輕同事時類似的「得體合宜」。

從什麼時候開始習慣「我們都這年紀了」?

可能是某次搭地鐵,聽到一個趾高氣昂的小年輕打電話時諷刺對方,「您都30歲人了,怎麼還這樣做事」;可能是看到B站或公衆號,滿屏都是九零後/九五年網紅、企業家。

更可能是潛移默化地被催着、被推着,在北京也辛苦過、也看過太多年輕人冬夜被趕出出租屋的新聞,做新聞這幾年聽到最多次的一句評論是「都不容易」。

都不容易,進公司之初就常聽人家這麼說,老氣橫秋的,但自己現在最常說的也是這句。都不容易,這句話貫徹了一線城市的成年人的交友與相戀觀。

都不容易,誰也沒義務讓你高興,情緒你得自己化解;都不容易,你不是皇帝我也不是楊貴妃,都是凡人,誰也別過度依賴誰或給對方增加壓力。

■你還能拚嗎?

那日跟好友討論職業發展,快30歲的她坦白地說「我們都這年紀了,也在企業算中層,大家都有交情,裁員不會優先裁到你。萬一你去其他公司,裁員時很可能不會對你手下留情。」我點頭,心有慼慼。

後來跟某臺灣網友微信聊天時,無意間聊到這一段,對方打斷我,「等等你才31歲?

「對啊,再過一兩年,可能更離不開現在的舒適圈了,更不敢去外面闖闖,更怕被人拒絕,更怕被年輕的主管質疑『你還能拚嗎』。」我感嘆。

這位臺灣同胞罵了一句「靠」,「我都35歲了!我還想着辭掉工作去金門什麼都不做、待一段時間!你才幾歲啊!」

也是吼!!!

那個曾經成天喳呼、嘲笑30歲同事像小老頭的臺灣傻蛋呢?

我發現自己在「得體的北京30歲女人該有的樣子」以及「那個臺北小傻蛋」中切換。那個任性的臺北女孩,時不時還會冒出來。

你又沒有成家立業的壓力,你在怕什麼呢?

要不然換份工作去廣州吧?待個兩年,再去另一個城市!體會大陸各城市、刺激寫作靈感,這不是你想做的事情嗎?

■31歲維什麼穩

你現在是不是維穩心態的中年公務員了?你還這麼年輕啊!31歲維什麼穩!

很有趣的是,在我終於逐漸「成爲合格的北京中年人」之後,找我出去吃飯的男生都是九零後,最小的還有1999年的,我跟這批人聊天時非常投契

之前的一場活動,我跟兩個大陸小年輕掰扯了臺灣網上曾經紅極一時的「厭世語錄」。比如:

「你一直這麼努力,一定不知道耍廢多舒服吧。」

「你現在沒有錢,請別擔心,你未來還是沒有錢的。」

「只要堅持,就會有好事發生──在別人身上。」

從臺灣的小確幸,到近年兩岸網路上都有的厭世、喪文化、佛系青年、反雞湯的「靠北經濟」,我們三人聊得熱絡,他們也把佛系、隨便啊、「幹嘛買房」、「反正就是這樣啊」掛嘴上──嗯,跟我們這代臺灣人一樣。

■九零年的那位大姊

我感覺他們看我的眼神閃閃發亮、充滿興趣,原來這些年我走錯路線了,我的市場在小鮮肉……

正當我掛起微笑、充滿幻想時,其中一位小年輕脫口而出,我們公司九零年的那個大姊……

九零年的那個大姊。

九零年的那個大姊。

九零年的那個大姊!

微笑僵了一下,內心波濤洶涌。

我剛纔想什麼呢!

然後釋懷了,拍拍他的肩膀,等等喝奶茶嗎?大姊買給你吧。

郭雪筠/臺北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