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人民愛美國?大陸朋友未看清

上一代臺灣人對美國,與這代臺灣年輕人對美國的態度,其實有所不同。圖爲美國民衆爲在機場恐攻案中殉職的美軍獻上哀悼。(圖/美聯社)

現在人們常言「臺灣親美」,但「親美」一詞大有學問。上一代臺灣人對美國,與這代臺灣年輕人對美國的態度,其實有所不同。

上一代臺灣人,是真的「看見美國」的一羣人。

我在大陸碰過的臺灣上一代精英們,出生於六零年代,受過良好教育,有些是學者、有些是媒體人、有些是臺商臺幹,他們在提起中國大陸時,有鄉愁情懷、有大華人視角、有對未來中西衝突之憂慮、更有對大陸未來的關心及擔憂。

對了,精英一詞非常主觀,本文用這一詞,是爲方便,不爲別的。本篇僅是憑着個人觀感,憑着些許記憶隨筆而記,沒有太多理論,僅有我從中感受到的真實感慨。

1 故土情與美國精神

臺灣藍綠兩黨的大陸政策,基本都是基於「對岸經濟影響力不可小覷」的前提。民進黨人過去曾說「都不懂大陸,怎麼制定大陸政策」。

「大陸影響力太大,臺灣必須認識」,不論是臺灣政治人物還是商人都是在這前提下走向對岸。這是功利,但並非沒有鄉愁。

我到大陸初期,最討厭別人問「你老家哪裡的」,因爲實在被問太多次了!

「媽媽福建,爸爸河南啦」(不耐煩地回答)。

「回沒回去過?」

「沒。」

「爲什麼不回去,有空回去看一下啊...」

被大陸同學、朋友、老師這樣問還不算什麼,偏偏也老被稍有年紀的臺灣人問。一開始以爲臺灣人習慣用「我老家在哪」與大陸人套近乎。

某次與一位臺灣前輩單獨喝咖啡,他一派自然地說「我福建的」,才明白這不單是酒桌用語。

又一次與一位感覺言談比較「綠」的前輩吃飯,他興沖沖地跟我談以前在美國讀書時跟大陸室友過年一起嘗試做年糕的經驗。在宿舍偷偷攪糯米、蒸熟「其實那時在美國的臺灣學生多,很多臺灣人都一起住,我正好就碰到一個江南地區的,我老家也南方的……」

後來他說了什麼其實我沒怎麼記住,只記得自己當下的想法:您不是偏綠嗎?還老鄉咧!

吐槽歸吐槽,我心底明白那一代人省籍情結雖在,但他們經歷過太多歷史事件,明白「本省人」與「外省人」都有各自的不容易。

臺灣老精英們與大陸上一代知識分子有些類似,目睹美國實力的同時掛在嘴上更多的,是對西方政治的信念。

從美國金錢援助臺灣的五六零年代,到後來的經濟崛起、亞洲四小龍,臺灣就是這樣子起來的。西方給臺灣的影響不只是價值觀,而是「這一條發展路徑是對的」,這一想法長時間烙印在這些臺灣精英心中。

「這一條發展路徑是對的」,同時「進步」與「落後」的界線又是那麼明確。那時的臺灣人很明確,這就是進步、那就是落後。

但這一些,又在北京奧運與金融海嘯之後,漸漸地、漸漸地,被慢慢敲碎。

2 當定律被打破

過去在臺灣,我們常常說歐美成功的經驗,然後再看亞洲四小龍的發展道路,我們看到了一些相似、自認從中找到了一條「定律」,但我們只看到那些相似、忽略每個地方都有不同。

當事情出乎預料時,就開始緊張了,想懂又老是讀不懂對岸。

於是,我們又花了好幾年去接受,過去所認知的這個定律不是定律。這是我觀察臺灣上一代知識分子或學者,常有的感受。

在臺灣迫切想借由兩岸貿易來複蘇金融海嘯的重創的那些年,兩岸蜜月期的那幾年,臺灣社會在「大陸經濟是不是真的這麼強」與「中國大陸到底可不可怕」的討論聲中度過。

至於身在大陸的這些臺灣精英呢?我與一些人聊天的感覺是,他們很早就意識到了,那條「定律」不是定律。

有人很快地接受這個現實,有人看見了、但仍在糾結與困惑。

3 「親美」且「親中」的上一代人

我在大陸碰到的臺灣上一代人,是臺灣經濟起飛的得益者,是時代起落的目睹者。他們許多人又「親美」又「親中」。

一類人,曾經認爲「這條路就是正確的,中國應該會走這條路」,後來發現並不如此,他們或許因爲從商、或許因爲在大陸碰到的人,他們很快意識到大陸社會、輿情發生的變化,也快速地接受這個變化。

他們對美國的一些做法大力批評,但他們記憶中仍有「那時的美國」。他們言談很與大陸親近,但他們聊起以前的美國經驗、曾經臺灣的黨外運動,也仍會神采飛揚。

另一類人,曾經認爲「這條路就是正確的,中國應該會走這條路」,後來發現並不如此。他們明白,但有時內心的小糾結會冒出來。

他們偶爾會很可愛地自我打臉。比如對於中美之爭,曾有位見多識廣的媒體前輩跟我脫口說了句,「(中國大陸)畢竟背離了主流世界那條路」,「主流世界的定義,是西方啊」我笑說。

他頓了頓,又搖頭自我否定。「不對,其實話也不能這樣說啦!」

也是同樣這位前輩,在臺灣年輕人動輒抗中、反中的當下,同樣抨擊「簡直就是小綠衛兵」。

在大陸的臺灣上一代人,有人故土情濃厚,動輒我老家福建、我老家浙江的;有人淡薄,只因活在這片土地、或是認爲「這不符合民主素養」,纔看不慣盲目反中的現象。

但他們都有共同點。

曾經認爲這纔是先進的、應該是這樣的,在中國崛起後或因自己的體悟、或因現實利益,或快或慢地,明白了過去所熟悉的那套「歷史規律」不過是曾經的自以爲是。

他們成長的環境,是全然的西方主導;他們三十多歲後才認識正逐漸崛起的中國大陸。

又在那之後的十多年,他們纔開始面對「中國發展不同於他們的經驗法則」這個現實。

什麼是「先進」、什麼是「進步」、中國與西方未來又會如何,他們打破過去的想法,重新辯證地看待。

「沒料到這把年紀了,要開始重新認識世界。」曾有一位臺灣學者笑着對我說。

至於年輕的臺灣人呢?

我大概在二十歲之後真正開始面對中國大陸。大學畢業後數年,同齡人在大陸工作或頻繁跑大陸的,不在少數。許多人因爲三十歲了、成家立業,很自然地將經濟或現實考量放在「意識形態」前面。

而比我更年輕的一代臺灣人,則是從小看着」中國崛起「長大。他們「親美」,是因爲看到對岸,早已不再如臺灣上一代一般,單純地「看着美國」。(郭雪筠/臺北女孩)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