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臺灣、大陸大學哪家強?

武漢的「南方小清華」華中科技大學有530公頃,以「森林大學」著稱。(取自華中科技大學官網)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還真有。

除了前面加上的「國立」二字,校徽和北京的清華那叫完全一致,連圓圈中的都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畢竟確實是從大陸遷過來的~)

就讀於素有「南方小清華」之稱的華中科技大學,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清大」與「南方小清華」有什麼區別?或者說,大陸大學和臺灣大學又有什麼不同?

01 環境

臺灣的國立清華大學(以下簡稱「清大」)的佔地面積,在臺灣已經算大了,有整整120公頃。

這是清大的「大草坪」,真的是一片大草坪。很多學生會在這裡躺着看星星。

「你要來清大玩?好像沒有什麼可玩的誒。要不去大草坪拍照!」

這裡已經是標誌性景點,除了畢業生會在這裡拍合影之外,很多校外人士到達清大,也會在這裡拍攝遊客照。

不過很可惜的是,清大校園內其他的區域不太會作爲「景點」或者標誌性打卡地,即使各個館做得很漂亮。

雖然大草坪真的很大,但武漢的「南方小清華」華科,有530公頃誒。

雖然咱沒有「大草坪」,但咱是以「森林大學」著稱的。

18萬棵樹木滿眼綠蔭,校園綠化覆蓋達72%怎麼說?!

華中科技大學校園一角,醉晚亭。(取自華中科技大學官網)

除了森林,還有湖。

後面依着喻家山,閒來還能走走綠道、爬爬山鍛鍊身體(甚至在封校時偷偷溜出校)。

02 教學

最重要的,當然還是課程相關啦~

臺灣和大陸開設的科系會比較類似(全球可能都比較類似),但上課方式各有不同。

在華科,我們開設有集中的兩棟綜合類主教學樓——東九和西十二,大部分時候,上完一門課後,直接在教學樓內換個教室,就能繼續上課。

東九教學樓的容量巨大,在建成時稱是「亞洲最大的教學樓」。

是的,東九門口還有湖。

華科也有獨立的各院系樓棟,但除了實驗課,大部分課程都不會在院樓進行。

而在清大,集中的教學樓並不出現,替代的則是各系所的「館」,如物理館、人文社科館等等。

清大的物理館,即使是「理科腦袋」,設計感、藝術性都很強。其他科系的每一個館,設計上都別有韻味,非常有趣。

上非本院系的課程時,則需要同學們自己搭乘校巴、騎Ubike(臺灣的共享單車)等等進行系所的轉換。

具體上課如何,我沒能成功體驗。

因爲臺灣是實打實只上16周的課!!!

最後的17、18周是期末周,沒有排課,大家都在努力準備結課。而我正好在學期的第17周纔來到臺灣……

03 圖書館

最能體現學校氛圍的,其實是圖書館。各個學校的圖書館其實都超大、很氣派。

看圖書館外形,華科實在輸太多了。

不過不管在哪,大家的學習氛圍都是很濃的~

目前,華科圖書館並沒有對外開放。

而臺灣校園都是對外開放的,圖書館也一樣。外來訪客可以通過證件抵押的方式換取進入圖書館的權限卡片,自由出入大學的圖書館。

另外,在臺大走訪時,我覺得很棒的一點是有單獨設立討論區。

在圖書館的負一層,討論區可以自由談話、研討。

對我這種天天愁小組作業去哪裡開會討論的新聞學生來說,設立的這種討論區實在是太棒了!印象裡,新聞學院學生會每年向上提案時,都會談到討論室、24小時自習室的需求,但至今這些需求仍沒有被滿足。每次想要找地方討論,最後都只能去食堂佔位,非常可惜。

04 娛樂

不管是臺灣還是大陸,大學都是有很多社團的。但,你有見過大學校園內的攀巖場嗎?

清大操場旁的攀巖場,我是真真的看傻眼,完全驚呆。

雖說「登山社」這種社團還算常見,但大家都是自備設備,去學校外專門的攀巖場訓練。

但在校內直接提供設施,是第一次見。畢竟這種運動比較危險,容易出安全問題,能理解大部分校方不太願意承擔風險。

所以清大也要求學生先申請許可才能使用。據說攀巖場也主要是攀巖社在使用,其他學生也不太會操作。

這是臺大的運動場,除了操場外,旁邊還有基本的足球、籃球、排球場,還有在大陸不常見、但被臺灣人稱爲「國球」的棒球場。

臺大的操場臨近馬路,方便了很多普通市民在此鍛鍊。

雖說華科沒有棒球場,目前也沒有開放操場給社會人士;但咱們有一批網球場,還聽說疫情前整所學校也都是開放的。

希望大陸高校也能早日離開疫情的陰霾,恢復曾經的生機呀。(AveryMorgan/現居武漢)

(本文來源:「一家兩岸」公衆號)